□ 张红丽
(河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传递的载体、信息传递的速度、信息传递的总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一代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和途径越来越多,学习习惯和方法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更习惯于图像刺激,不习惯长篇阅读;持续性注意力较差,选择性注意力较强;更喜欢并尝试新鲜事物。因此,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而依靠任课教师的课程设计、依托教材、重在知识传授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契合时代的发展。当前,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实践。
195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提出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罗杰斯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和珍视学生,与学生产生感情和思想上的共鸣;同时,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反应,深入了解到学生的需求,提供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热烈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明确的预期,自发产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全情投入,课后甚至毕业之后的学习持续进行,进而对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1 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无处不在的信息和智能化技术充斥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生活方式。面对剧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不断的学习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迁。所以,学习是一项终生的事业,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基本原则。“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灵活的教学形式,创造和谐的交流平台和氛围,让课程走进学生心里,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进而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素养、提升学生能力。
2.2.2 教师成为课堂设计者和组织者
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输出技巧,教师是权威,学生是服从者和接受者,但是“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的设计、组织和驾驭,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力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全心投入课堂。教师成为课堂总设计师,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精心设置科学的课程执行大纲,组织合理的教学形式,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参与,构建奔放的课堂活力,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
2.2.3 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多向沟通的平台
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课程教学的设计应当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参与,让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沟通、探索的平台,让师生在彼此敞开、信任的基础上达成观点的交流和意见的交互。教师由讲授变为点拨和引导,由知识的提供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利用案例或者资料引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不但巩固了旧知识,而且在此过程中实现了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多向沟通,形成合力,使得学生的团队意识、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河南工业大学《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系统而全面讲解采购与供应管理基础、采购与供应管理流程与组织、供应市场研究与采购需求分析、采购计划及预算管理、采购模式与方法、供应商选择与管理、供应商价格分析与采购成本控制、采购绩效管理、采购谈判与采购合同等内容。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如下:
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先进的采购与供应管理理念;
②使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采购模式与方法,能根据不同环境做出科学的采购决策;
③使学生掌握供应商管理的过程和技巧,并能科学的进行供应商评价和关系管理;
④使学生掌握供应商价格分析与采购成本控制技术,能进行简单的价格和成本分析;
⑤使学生了解采购谈判的概念、特点、程序,熟悉并能够灵活运用采购谈判过程中的基本策略和技巧。
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读书分享、翻转课堂、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持续、广泛地参与课程学习,使得学生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同时得以提升。
3.2.1 实践性强
《采购与供应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方面,很多的理论、经验和智慧来源于实践;另一方面,这些理论、经验和智慧又要在实践中应用、调整并升华。比如,需求分析的方法、市场研究的思路、成本控制的技巧、采购管理的策略、谈判方案的制定等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所以,该课程的教学不仅有理论的灌输,更要有案例的分析,情景的模拟,不同观点的交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真正正的学到能够指导其未来从业实践的理论、经验和技巧。
3.2.2 知识点多,课程体系分散
除了基础理论知识之外,《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内容还包括采购组织、采购计划和预算、采购模式、采购价格与成本分析、采购绩效管理、采购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谈判、政府采购、全球采购等。课程体系比较庞杂、分散,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可以作为一个大的专题甚至一门课程去讲,然而,由于课时所限,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必须进行取舍,既能够将核心内容讲透,又能够将该课程、该职业所涵盖的内容尽可能都涉及到。
3.2.3 行业亟需专业化采购管理人才
当前,我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的新阶段。但是企业经营成本和持续的创新能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采购作为连接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核心环节及关键职能,担负着成本节约和价值创造的重要职能,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采购、网络采购等环境的变化,具有供应链采购、项目采购、绿色采购等理念的专业化采购人才已成为企业重点争夺对象。职业化采购人才,相较于传统采购从业人员,除了满足企业需求,维持企业生产、销售等运营之外,更着眼于企业供应链的构建、供应商体系的建立、企业风险的控制、资金的优化、对市场的快速反应等。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决定企业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的关键要素。
河南工业大学《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面向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物流管理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文理兼收,且因为生源充足,可以优中选优,因此,该专业生源质量较高。而且本门课程开设在物流管理专业的第三个学期,学生已经开设《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物流学概论》等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心存期待。所以,该批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充足,学习愿望强烈。这就为下一步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降低成本、构建供应链体系、控制经营风险等需求,采购管理岗位在企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采购管理的岗位包括采购员、采购经理、采购主管、采购总监、首席采购官、采购总裁、供应商开发工程师、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供应链采购、寻源采购、采购计划专员、采购合约专员等,这些岗位一般负责采购需求分析、采购计划与预算、采购成本控制、供应商搜寻、供应商管理、采购谈判等单项或综合工作。根据这些岗位的职责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必须具备系统性的采购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战技能,采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较大的提升。基于此,本课程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采购基础知识、采购流程与组织、采购计划和预算、供应市场研究与采购需求分析、采购模式、采购价格分析与成本控制、供应商管理、采购绩效管理、采购谈判与合同等模块。
科学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让学生牢固掌握课程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团队意识与合作等能力。
根据《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的特点和学情,启发式、案例讨论式教学法是课堂的必然。同时,补充情景模拟、翻转课堂、课内实验等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在采购谈判章节中,组织学生进行采购谈判的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实情实景,感受谈判策略和技巧。《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采购绩效管理》两章内容,可采取翻转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并分析材料,制作PPT,小组分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归纳能力,PPT制作能力,知识分享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课程实验可采取《采购管理实训平台》,模拟企业为了满足既定的生产需求而开展的一系列计划和采购活动,完整地体现采购的全部决策和实施过程。包括在线采购计划的制订、采购成本的分析、采购合同的制定、采购绩效的控制等内容。让学生体验采购管理实际场景,提示学生操作过程中所有问题,并能根据考核项的雷达图,判断每位学生的能力偏向。
《采购与供应管理》基于生产企业运作实践,实践性强,但是在当前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推动下,采购管理理念和实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的学生也尤为关键。所以,基于职业技能和知识体系的补充,本课程指定了教材和重点参考书,课程相关微信公众号和视频。教材、参考书和微信公众号均为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士和专业培训专家所撰写,理念新颖,技能实践性强,认可度高。让学生快速、真切了解采购相关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享。
本门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的闭卷考核。第二个阶段是课程论文和企业采购管理调查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同学按照要求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课程论文一篇,3-4人团队完成调查报告一篇,结合具体企业,就企业基本情况、采购组织、采购战略、采购计划、采购策略、供应商管理、采购绩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并指出其采购存在问题及改善的策略。采购职业实战性强,要求学生不仅理解、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期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先进的采购理念,活学活用于采购实践。所以,应该从多维度考核学生的学生成果并进行成绩评价。
本门课程的学习成果主要包括出勤与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团队学习汇报PPT、课内实验成绩和口试表现。出勤和课堂表现主要从过程方面评价学生参与课堂的态度和质量。课程作业开放而灵活,要求学生在课堂讲授、课后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重在考核学生对某一主题认识的深度和范围。团队学习汇报PPT依托翻转课堂,要求以团队为单位,对指定章节进行学习、制作PPT并进行汇报,主要从团队合作、内容设置、PPT质量、汇报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课内实验是让学生体验在线采购计划制订、采购成本分析、采购合同制定、采购绩效控制等内容,并根据考核结果评价学生掌握情况。口试是该课程成绩评价的重点。口试内容涵盖各章节知识点,考察学生对《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以及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题型以开放性的论述、案例分析、情景问答为主。由评委根据《<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口试考核办法》进行评分,三个评委的平均分即为口试评定成绩。
本考核办法对学生来讲,除了3-4次的小作业以外,就是以团队为单位的指定章节学习、PPT制作与汇报,课内实验也无需特别准备,因此,形不成过强的学习压力。口试是本门课程考核的重点,贯穿课堂强化口试的要求和技巧,要求学生不仅会听,而且会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思维和理念,更会总结并表达出来。对教师来讲,除了批改作业、指导学生自学指定章节、倾听学生PPT汇报并评价、指导学生课内实验之外,还要组织口试,评价环节较多,工作量比较大。但是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素养、多角度考核学生知识和技能,教师虽然麻烦一点但也是乐见其成的。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一改过去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备课、内容构思、资料准备、教学环节和方法设计、课堂组织和调整、课后辅导、成绩评价等方面提前预设课堂情境,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做好过程控制,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课堂学习,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