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东辉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并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概括为“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1],为我们继承发扬“红船精神”指明了方向。应该说,习近平同志提出“红船精神”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和立党之本的全面回顾和精准定位,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深刻阐释和高度概括,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升华和创新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特质。在中国上古神话中,很早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易·系辞传下》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原始先民发明创造的历史。其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正是有了燧人氏、包牺氏、神农氏、黄帝、尧、舜等往圣先贤的发明创造,中华民族才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开化。在中华元典中,《周易》较为系统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在八八六十四卦中,首卦乾卦体现的就是创造精神。所谓“元亨利贞”,这个元就是万物资始资生的原创状态。乾卦的核心价值在于创生原则,即所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易·乾·彖》)。而整部《周易》的根本也在于创造精神:“生生之谓易”(《易·系辞传上》)“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传下》)。按照易理而言,创造是《周易》的核心要义。对此,现代新儒家牟宗三进行了阐发,他认为《周易》强调创造精神,但因创造一词经常被基督教用作创世纪的说法,因此,牟氏提出以创生原则来代指《周易》的创造精神[2]。应该说,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始终没有停止敢为人先、发明创造的步伐。从大禹治水到愚公移山,从中医中药的出现到四大发明,中华民族在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除了创造精神,中华民族还特别重视革新精神。如果说创造是对前所未有的突破,是首创,是“有生于无”,那么,革新则是在既有基础上的再创造,也即创新,是“继往开来”。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革新精神。《易·系辞传上》提出:“日新之谓盛德。”《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周易》六十四卦的革卦和鼎卦较为集中开显了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凸显的是革故鼎新,所谓“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易·杂卦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易·革·彖》)。应该说,大到国家的建构,小到社会风俗的形成与变异,都离不开更始革新。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轨迹来说,中华民族在迈向文明社会的进程中,由部落联盟到氏族国家的形成是创造性和开拓性的。在进入文明社会后,中华民族由禅让制到世袭制,由夏商周三代因革损益到秦代废封建而行郡县,乃至辛亥革命废除封建帝制建立民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都是不断革弊开新的结果。应该说,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源泉。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来都不乏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改革者。如果说汤武革命只是一家一姓的江山易主,那么,周公制礼作乐无疑是一场全社会、全方位的深刻的系统变革。在中国历史上,变法与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中国历史上较有影响的几次变法中,从商鞅变法到王安石变法,再到近代的戊戌维新变法,尽管改革者最终都落得个贬死窜逃的悲惨下场,但变法革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并给中华民族注入了革故鼎新、变法图强的精神动力。今日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都得益于和继续得益于改革开放。
毋庸置疑,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造精神和革新精神最终融汇成创新精神。“红船精神”所倡导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就集中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造精神和革新精神,并将二者融汇为创新精神,进而升华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特质。也正是靠了这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走向胜利,走向辉煌。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八一南昌起义,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抗日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到解放战争打垮国民党反动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说,每一步都付出了前所未有的艰辛,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而且这种首创精神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造和革新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对道的不懈追求。在中国历史上,道已经内化为士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塑造,即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将道放在君子修养的首位,并使之成为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由此在中国士人的精神追求中就加入了强烈的卫道、弘道、殉道精神,概括起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弘道精神。在儒家道统里,道的意义十分重大。儒家“把‘道’视为意义世界的终极依据,视为价值的本源,把求道当作终极的价值目标”[3]。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士人是社会的中坚和民族的脊梁,肩负着求道、传道、弘道、卫道的重任,所谓铁肩担道义。因此,弘道精神就成为士人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坚守,所谓“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同时,凸显士人的主体精神,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早在先秦时期就确立的这种弘道精神受到历代仁人志士的尊奉,古往今来,无数的民族先驱为了精神信仰、理想信念,前赴后继,宁愿放弃荣华富贵,舍弃与家人的团聚,直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古圣先贤将弘道精神推崇到上天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的高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仁人志士为了伟大的事业,为了道,可以冲破一切阻力,勇往直前。“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为了践行弘道伟业,传统士人坚守气节。所谓“气者,志之帅”(《孟子·公孙丑上》),故而要“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做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在弘道的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因此弘道离不开自强不息的刚健坚韧精神,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象》)。为了道,就要刚健勇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特别是遭遇困境和挫折时,更要不坠青云之志,砥砺奋进。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自己也是屡遭厄运,备受打击和摧残,但为了心中坚守的道和责任使命,他不忘初心,忍辱负重,废寝忘食,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煌煌巨著——《史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4]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激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实现理想,匡衡凿壁偷光,杨时程门立雪,还有头悬梁锥刺股等。唐代高僧玄奘为了求取真经,不远万里,穿越茫茫戈壁,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达到古印度,并将佛教经典带回中国,弘扬了佛教文化。近代中国多灾多难,但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改变中国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局面,努力睁眼看世界,不畏列强,积极寻求救国救民之真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表现出英勇不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中华民族始终进行着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
奋斗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中国传统的弘道精神和自强精神集中体现为奋斗精神。“红船精神”中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正是对弘道精神和自强精神的整合提升与继承发展。为了救国救民,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自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就有了指路明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从此,中国革命的各种力量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为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国人民奋力前行。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克服了革命道路上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纠正了一个又一个发展中的错误,不断校正航向,确保了中国革命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也曾犯过多次的“左”倾、右倾错误,中国革命多次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但凭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都化险为夷,并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闯过一道又一道生死线,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5]今天,我们已经踏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以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砥砺奋进。
中国传统道德中,长期以来,“忠”是最重要的德目之一,被尊奉为三纲之冠、八德之首。由于传统礼教的熏染,“忠”长期以来被等同于忠君这一偏狭的含义。事实上,在忠出现之初,它的原初意义是一个人对一切人、一切事的尽心尽意。这既包括对上级的忠诚,也包括对平等主体的忠信,甚至包括统治者对社稷、对百姓的尽心尽力。如果剔除狭隘的忠君意涵,“忠”更有为国、为民的公忠精神。“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桓公六年》)也就是说,当权者治国理政的核心是利民,这也是当权者所应践行的忠德。“夫上之所为,民之归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只有统治者积极践行利民的忠德才能获得人民归心,实现长治久安。反之,“不亲于民而求用焉,人必违之”(《国语·周语上》)。在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中,忠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忠,民之望也。”(《左传·襄公十四年》)正如《忠经·天地神明章》所云:“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忠和公都是相对于私而言的。所谓“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韩非子·五蠹》)。不仅公与私是对立关系,忠与私也是水火不容的。“以私害公,非忠也。”(《左传·文公六年》)“无私,忠也。”(《左传·成公九年》)正是由于公与忠的价值一致性才产生了“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的公忠观念,并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在此基础上,更生发出公忠体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在公忠体国的精神感召下,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忠于国家社稷、忠于民族大义的仁人志士。汉代苏武在匈奴持节牧羊19年始终不改初心,忠于故国。宋朝岳飞精忠报国,虽冤死风波亭仍无改爱国的赤子之心。近现代中国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更是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关天培喋血虎门炮台,邓世昌率“致远号”官兵冲向敌舰,谭嗣同为变法流血而横刀向天笑。抗日战争时期更不乏忠诚烈士和爱国群体,其中不仅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左权、彭雪枫、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冷云等宁投江也誓不降敌的八名女战士……,也不乏国民党抗战阵营中的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王铭章以及谢晋元团、姚子青营等抗战英烈。应该说,公忠精神是我们今天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旗帜的精神源泉。
在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中,不仅强调公忠体国,而且很早就有了仁民爱物的民本观念。在《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孟子·尽心下》更明确提出:“民为本,君为轻,社稷次之。”公忠观念中的一个重要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上思利民”。应该说,体现了以民为本精神的爱民、利民、安民、养民、惠民等仁政思想和理念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尽管中国传统民本观念所提倡的“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等思想其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等级社会秩序,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非真的要归政于民,实现民主,但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民本主义思想以及在民本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仁政德治政治实践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对立,或多或少缓解了阶级矛盾,在当时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同时对统治者来说,也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下的社会秩序。这也是历代政治精英和思想巨擘为什么要高扬仁政爱民大纛的原因。孔子主张“使民以时”,博施济众,仁者爱人,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尚贤中》),管子提出四民分业的改革设想都意在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实现长治久安。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宋代理学家张载在《西铭》中更是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民胞物与思想。明清易代之际的启蒙思想家则极力宣扬“公天下”的观念,提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6]的思想。重民的民本思想始终是中国传统治理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奉献是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的全身心付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德体现的就是对人对事要竭尽全部心力。“红船精神”中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正是对中国传统公忠精神和民本精神的整合和发展。当然,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忠于一家一姓江山社稷的“家天下”思想,也超越了一方面强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另一方面又鉴于“水可覆舟”的道理而为了维护长治久安才爱民、恤民、教民的民本主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基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7]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精神,是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细化和深化。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礼记·大学》),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立场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实际上,立党为公的这个“公”代表的是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归根到底,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落脚点都是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情操。
综上所述,“红船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近代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升华”[8],“又引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9]。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红船精神”就是要继往开来,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