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建
(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教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4)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一国之民本应熟知本国历史。但历史不会自己说话,普通民众了解本国历史往往借助他人言论,这就为某些别有用心者本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1]的目标,到处煽风点火,提供可趁之机。虽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当代中国精神文化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其破坏力不容小觑。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沉渣泛起、快速蔓延,强势入侵大学校园。事已至此,不必难过,我们能做的是痛定思痛,积极应对。
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虚无主义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德国哲学家尼采在《快乐的知识》一书中宣称“上帝死了”“不存在事实,只存在解释”“应重估一切价值”,虚无主义由此而生。虚无主义在打破权威、解除社会束缚、鼓励个体自由方面有着积极的贡献;虚无主义在扰乱秩序,消解信仰、价值、意义,诱导个体空虚方面,有着消极的影响。“在虚无主义思潮肆虐之下,人人以自己的喜好为‘价值标准’,传统价值规范被无序化和特殊化,核心价值认定越来越难以达成共识。”[2]当代社会信仰危机、道德沦丧、功利主义泛滥、利己主义至上,都直接或者间接与它有关。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后现代主义史学因之勃兴。它以解构主义为内核,强调与传统史学决裂:认为“宏大叙事”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供支撑,反对宏大叙事,主张历史研究边缘化;不承认历史是连续的、浑然一体的,追求历史的碎片化;质疑历史的客观存在;认为历史与文学一样,都有很大的虚构成分。虚无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史学合成的历史虚无主义,就是通过否定历史主体,颠覆唯物史观,强调个体叙事、个案展示、细节研究,演绎历史,将历史视为偶然的结果。
历史虚无主义后来成了西方世界发动“颜色革命”的利器。而我国近些年思想界、学术界快速兴起的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其哲学基础,适应国内外敌对势力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的政治需要而泛起的一股政治思潮”[3]。他们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以反思历史、重评历史、还原真相、范式转换为噱头,歪曲我国近代革命史、共产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否定中华文明史,欲图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在他们的“鼓吹”下,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张灵甫等历史罪人竟成了历史功臣;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历史功臣反成历史罪人;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全都是子虚乌有。褒贬之间,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经过他们的“口述”“回忆”“揭秘”“重评”“断章取义”,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了空想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以及新中国建设中的贡献似乎微不足道,中国人成了愚昧、落后、充满奴性的代名词,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更是一无是处。
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危害在于“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秉承历史虚无主义者惯于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到处招摇撞骗,广收信徒,传播错误的思想,毒害善良的民众。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在近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是作为同‘全盘西化’论相呼应而出现的一种错误思潮”[4]。而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暗潮汹涌、“乔装打扮”,正在通过互联网等媒介毒害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例如,关于我国近现代史,他们宣扬历史研究要秉承超然的、中立的态度,要坚持客观的标准。但实际上,历史虚无主义者并没有践行他们的主张,他们是在为殖民主义、侵略主义“背书”。什么“没有殖民,就没有发展”,什么“中国人抵抗实际上是盲目排外”,乍一看,令人耳目一新,实际上,其价值导向非常明确,他们所谓的“客观”“中立”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不过是西方列强美化侵略、弱化反抗的“遮羞布”。
即便从学术研究层面看,历史虚无主义也有诸多问题:其一,将复杂的历史进程简单化。历史本是复杂的、动态的,历史人物本是立体的,历史事件本是客观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却滥用史料分析法,以微观证据解释宏观历史及社会问题,或者局限于用某些似是而非的特征定义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二,戴着有色眼镜观察历史。历史虚无主义者经常基于预设的目标,对符合研究目标的事例、证据大书特书,而对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甚至冲突的信息则人为忽略、排斥。比如,为了推崇民国就大力渲染民国时期的学术成就,宣称当时的大学提供绝对的学术自由,夸大国民党政府尊崇大学教授事实,而对国民党当局千方百计、无所不用其极控制高校、残害进步人士和无辜学生的事实则只字不提。其三,割裂联系,扭曲历史。众所周知,真理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证据总是有适用的范围,归纳、推论超出证据的有效范围,必然导致结论的荒谬。历史虚无主义者扩大证据适用范围,以得出预设结论。例如,以新中国建设中的某些失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正确性。其四,主观臆断,篡改历史。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扩大心理分析法适用范围,根据孤证、伪证得出结论,根据偶然因素臆想历史的可能。由此可见,历史虚无主义者所谓的实证研究并未严格遵循学术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规范,是伪实证,它对历史所作的叙述归根结底是为特定政治目的服务。
历史虚无主义只是停留在学术研究的范畴,倒还不至于危害至深至大。但细思极恐,近些年来,它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借助大众媒介,早已突破学术研究范畴,在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深度“潜伏”。当历史虚无主义与互联网“反思”与“颠覆”舆论两大主导看点深入融合以后,其社会危害程度更是令人不寒而栗。历史虚无主义成为2014年意识形态领域十大热点问题之一,绝不是偶然的。因此,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历史虚无主义的“特派员”本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的险恶用心,利用互联网络,对我国民众不间断地洗脑。他们擅长利用青年人的求知欲、好奇心、叛逆心理、兴趣点,通常会采取割断历史联系,片面夸大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部分失误,鼓吹、美化资本主义制度等伎俩,以海量的信息对大学生“狂轰滥炸”“围追堵截”。尽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学术领域,龚书铎、赵晓红、梅荣政、杨军、梁柱、许恒兵等马克思主义学者已经专门就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本质、起源、危害等作了深入剖析,但是不可否认,普罗大众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及危害性仍然懵懂无知。令人痛心的是,即便是崇尚博学、明辨、慎思、笃行的高校师生,对历史虚无主义也知之甚少。
有人面向国内十余所知名高校的师生作了抽样调查,“自认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人数比为15.7%,远低于‘不大了解’和‘不了解’的人数比60.7%,自认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教师人数只占总受访教师数的五分之一……一半受访师生对中国近代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对近代以来中国逐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有正确的认识。可是在上述大多数问题上,认同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比例高于自评的受影响比例,同时还有相当比例的师生选择了‘不确定’”[5]。众所周知,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各高校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近代史纲要》等政治理论课程。考虑到我们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上调查结果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即便是那“一半”对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的师生,我们也不能保证,他们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毒化民众的时候,会挺身而出。
大学生涉世未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他们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获取知识的“碎片化”,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蚀及蛊惑。加之当前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自身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这就为别有用心者借题发挥、“绑架”青年大学生思想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乐观主义者不妨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代史等课程的教育效果“沾沾自喜”。但是考虑到政府、社会为此的诸多付出,那么但凡有几分使命感、责任感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必然心情沉重。高校理应在传授知识、传承文化、开启民智、锻造民魂方面积极有为。若干年后,从这里走出的青年将奔赴祖国各地,共同承担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他们必须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可靠的马克思主义者!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有五个方面:其一,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思想混乱。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哲学,历史虚无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我国大学生先前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肯定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历史虚无主义贬低历史英雄,忽略群众的力量,否定革命的历程,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缺乏政治信仰,最终全盘西化。其二,诱使大学生质疑党的执政的合理性、合法性。历史虚无主义围绕中国革命史大做反面文章,将党的伟大领袖“妖魔化”,容易导致一些大学生对党失去信心,质疑党的执政的合理性、合法性。其三,诱使大学生质疑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程,否定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最终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例如,他们认为“五四”运动使中国丧失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机会,还认为我国采用苏联模式本身是错误的。其四,影响高校乃至社会稳定。历史虚无主义十分隐蔽,它可能长期蛰伏,有时就是几句牢骚话,几句气话。遇到合适的时机,它会“煽风点火”“推波助澜”。1989年政治风波,就带有类似的性质。历史虚无主义一旦遇到“引爆物”,将很快一发不可收拾,其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的原因及其方式如下。
其一,19世纪中期以来,在“西学东渐”背景下,我们对传统文化表现得太过决绝,以致于大学生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面前,没有“主心骨”而甘愿“束手就擒”。如果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只是膜拜他国物质和制度文明,那么“文化大革命”则是彻底清算中国传统文化的“罪恶”。百余年,翻来覆去的政治、文化运动,消解了古圣先贤的权威,打破了国人身上的枷锁,也割裂了国人同古人的血脉联系。钱穆在其《国史大纲》一书中即明确指出,任何人对本国历史都应饱含温情、敬意,即便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也不能将现实社会的罪恶和人性的弱点完全推诿于古人[6]。对历史缺乏敬畏之心,才会狂妄无知,肆意曲解、篡改历史,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对本国历史、文化不自信者更容易被历史虚无主义蒙蔽、利用。“虚无主义的互联网逆袭,凸现出加强中华文化、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历史已昭然揭示,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采取彻底否定、彻底抛弃的态度,不仅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理智的。在互联网上,历史虚无主义导向下彻底反传统的做法一旦付之实践,将是对一代人中国精神、中国风骨、中国品格的侵损,其后果不堪设想”。[7]大学生容易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蛊惑,此其主因。
其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高等院校开始与国际知名院校同台竞争,诸如教书育人功利化、学科发展短视化、学术研究浮躁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在盲目同国际接轨、大力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经验”的过程中,历史虚无主义得以“强势入侵”。高校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温床”,绝不是偶然的。众所周知,我国近代教育从一开始就带着功利主义的色彩。清末兴办新式学堂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当时形势严峻,国家不富强则“亡国灭种”,教育不功利则不可得。如今,无论是高校院校设置、学科建设,还是政策导向、经费支持问题,无不以富强为主要导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口号,似乎并未过时。不可否认,“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解决温饱问题、民生问题很重要,但是精神空虚的问题更可怕。因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要诸如高校理工科发展优先,高等教育“高歌猛进”、功利化之类的现状不改变,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得不到满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不可能完全撤离大学校园。
其三,历史解释随意化,历史评价情绪化。“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者有权对史料深度加工。陈寅恪就曾指出:“史学之材料大都完整而较备具,其解释亦有所限制,非可人执一说,无从判决其当否也。”[8]但是历史毕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学术研究应尽可能避免陷入相对主义误区,随意颠倒是非、歪曲历史。例如,有人为抹黑新中国,将民国美化为“充满人情味”的、民主的、自由的“人间天堂”。而事实上,只需翻开当时的各大报刊,其谎言便不攻自破。
其四,思想、方法片面化。某些研究者不是将问题置于历史背景下综合地、连贯地考察,而是以偏概全、以今况古,也就不可避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新中国刚刚成立,没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某些做法不免有失偏颇,无论是反右斗争的扩大化,还是“文化大革命”,无不如此。正视错误,有必要。但是将该时期贬得一无是处,却是不应该。学术研究者在看待历史问题时,应“一分为二”,不遮掩,不苛责。与此同时,摒弃外在因素的干扰,保持冷静的头脑,对历史做出公正的评价,本是历史研究者起码的素养。历史无论向哪个方向走,都不可避免地会伤害到一些人。“受伤者”容易带着情绪看待历史问题。这些负面情绪,很容易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政治代表加以利用。近些年来,出现不少诋毁孙中山、毛主席的论调,差不多都属于这种情况。
为彻底解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威胁,高校除了借助现有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近现代史、爱国主义教育,还需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应对。
其一,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一国文化实为一国民众的魂,“失魂落魄”者由于自身缺少“主心骨”,才容易受别有用心者的诱导和蛊惑。高校管理层有义务坚定立场,不骄不躁,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打破学科分野,积极尝试顶层设计,根据学校发展战略以及各学科实际,整合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适时植入“课程思政”元素,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中国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方面的教育,营造氛围,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当然,在做这些工作之前,高校管理者首先应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有“主心骨”,不崇洋媚外,对本国传统文化有信心,相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树立一种对历史的自觉和自信,才可以更有效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9]。
其二,应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切实保障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当前不少高校为了在国际、国内高校排名中有“突出的表现”,不惜牺牲教学质量,以成就科研层面的“虚假繁荣”。尤其是近些年来,受“211”“985”“双一流建设”工程的刺激,部分高校无论是在师资引进过程中,还是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中,有意抬升“伪科研”的地位。正是这种唯论文与项目是从的功利化的做法,对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文学科产生了相当坏的影响。南大核心论文质量是否就一定比北大核心论文质量高?100万的自然科学基金是否就比20万的人文科学基金贡献大?在高等教育中,教学与科研孰先孰后,继承与创新孰轻孰重,也有待商榷。不可否认,科研成果对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手都硬”自然是理想的结果。然而所谓“术业有专攻”,学科有差异,将科研能力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首要标准,终归有些本末倒置。一流的科研毕竟是少数人的“专长”,而高等教育面向广大学生,这是我们首先必须正视的现实。如果说科研强调的是“创新”,那么教育的重心则为“继承”。没有“继承”,何来“创新”?大学生从教师这里继承了知识、文化,获得了方法,开阔视野,他们毕业以后,经过长年累月的厚积薄发,以后才有机会从事“创新性的”工作。“科研”做好了,更多是“功在当代”的事,而教学做好了,则是“利在千秋”的事。我们知道,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发展路径不同,自然学科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表现得更为直接,而人文学科由于关心人性、伦理、道德、心理层面的问题,在当前经济大潮中似乎“可有可无”。直接或者变相“矮化”人文学科的价值、贡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不恰当的。只有这些问题捋顺了,解决了,高校教育工作者没有了后顾之忧,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才有可能进行到底、落到实处。
其三,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研究、利用力度,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高校有义务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时代影响,阐明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当代价值,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方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整理和研究,推进古籍文献的数字化,联合文博部门共同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学校教务处、团委等单位有义务通过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馆藏,展示中华诗词、民族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传统主流媒体、自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及信息化建设,完善对本科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保障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其四,大力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都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为主要方式,很少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致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我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素养和能力。深入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使他们通过大学教育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今后努力的方向。具体来讲,就是通过顶层设计,综合使用培养方案修订、社会活动引导、综合素质评价等手段,形成倒逼机制,扭转重智育、轻体育美育局面;开好实践活动课程,抓好校内外劳动等环节,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培育社会责任感及担当精神、悲悯意识,稳步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大学生只有具备了以上素养和能力,他们才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才能够形成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内的异端思想的“免疫力”。
综上所述,历史虚无主义已由单纯的学术研究演变为别有用心者实施“西化”及“颜色革命”的工具,并且入侵大学校园,开始“毒化”大学生的思想。相关部门应清醒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及危害,积极引导高等教育遵从规律,有条不紊,坚持走自己的路,高等院校应从顶层设计、考核机制等层面为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及研究者创造条件,高等院校在加强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加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及高校教学、科研平台,引导大学生对本国历史、文化心怀敬畏、饱含温情,树立文化自信,具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明辨之能力,以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