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成
(中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由来已久,其内容简洁精炼,分别对应国家政治、社会风尚和公民个人道德的价值准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李建华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与践行研究》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践行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历史经验、基本问题和践行等方面为脉络,分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概念,核心价值观构建与践行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本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教育与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途径与方法五个方面进行了严谨而深刻的阐述,系统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过程及时代特征,对中西不同时期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践行的历史经验等多方面展开比较,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参考。
李建华教授以价值的概念辨析开篇,从古希腊哲学先贤思想中发掘其深刻内涵,通过对价值的主、客体性和流变过程的分析,揭示了价值的绝对性、相对性和客体性的本质属性。通过价值的社会衡量尺度功能,作者将对价值概念的研究延伸到对社会价值观的辨析,总结出了社会价值观形成的三个阶段——萌芽、交互和常态化阶段,详细考察了古今中西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与践行的经验教训,以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借鉴。在中国,有先秦百家争鸣,秦朝独尊法术,汉初黄老之学,西汉儒学复兴;在西方,有古希腊追求现世生命价值,古罗马从共和时期的自觉爱国到帝国时期的及时行乐,基督教的信仰、希望和爱以及西方人文主义的四种历史形态。作者以史为镜,分析不同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流变的深层次原因,得出了构建与践行之间的内在规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践行提供指导。
通过对古今中外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的分析,该书详细解答了为何构建以及为何如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从构建的必要性、政治伦理基础、合法性等方面展开,全方面、多角度地论证了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性问题。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我们需要考虑其理论基础,以确保消除自我利益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差异。就合理性而言,作者指出政党、政治在公共领域中的认同基础;就合法性而言,作者认为当前核心价值观契合我国当前发展需要,合乎宪法及相应根本制度安排。
理论最终需要应用于实践,李建华教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教育、认同与践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李建华教授考量了社会转型、媒介发展、利益冲突、受众结构等因素,在改变中把握不变,提出了全面完善的传播机制;在传播模式上,构建党政把关、多层次协同的交叉传播机制,形成上下互动的良性关系;在教育方式上,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水平差异,各有侧重,形成学校、单位、社区、家庭全覆盖的互动模式,增强系统性和规范性;在认同机制上,推进着眼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促进全国人民政治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统一。作者提出了建立全社会的共同信仰、形成全民族的精神纽带、体现社会多元诉求的践行目标。为达成既定目标,书中提出了自发性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自律转化机制,和激励性的制度保障、利益互动、监测与反馈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论灌输、上下互动、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等科学方法以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践行。
从中国的先秦诸子到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作者考察大量史料,以史为镜,历史经验与我国现实境况结合,从理论基础问题到具体的传播、构建与践行,其阐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对于构建与践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无论是理论基础亦或是现实中的促进与阻碍之处,本书都给出了详尽的解答。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与践行研究》一书是一部兼顾哲学逻辑与现实意义的划时代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