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阿维 孙静 李少林
【摘要】社会需求决定了教育方向,社会是检验教育的最佳考场。国际化发展前提下,对语言类人才的需求量达到了空前状态,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侧重人才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最基本的要求即为口语交际能力。各个高校也在进行各种尝试和改革,以求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口语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韩阿维(1981.07-),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孙静,李少林,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院级教改项目“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分享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17JG04。
21世纪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最明显的特征是国际合作机会的增加。新时代新需求。这种大环境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接不暇。这也是对大学教育提出的一个要求,社会需要的不再是书呆子,而是给社会给企业带来实际效益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从字面上能看到的首先是语言问题,语言也要国际化。其实,落脚点是大学英语教学。
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国际化这个特征,即要具有运用国际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所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众所周知,社会大众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手段之一为CET4,而近几年四级考试一直在改革,口语考试的门槛也降低了。但对学生而言,致命的一点是,四级成绩通知单上出现了一项新的内容---口语成绩。由此可见,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度是直线上升。
那么,在这么严峻的现实条件下,高校和大学生们又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呢?
1.探索一: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独立学院,生源地以陕西為主,大部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一般,口语就不敢恭维了。有些学生口音过重,甚至普通话都夹杂着乡音。非英语专业英语老师任重而道远!现在,部分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英语课是大班授课,笔者所在学校也不例外,每班大概50人左右。每周4课时,其中听说课每两周一次。学期末对学生考察涉及了听、读、写,口语基本不考核。
这几年在社会需求的强大压力之下,也尝试了一些大学英语方面的改革,当然,在口语方面也是与时俱进。最初,投入力度最大的是英语角。
英语角,长期以来都是一种自发行为、是一种无组织的“第二课堂”。近几年很多学校的英语角已经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院成立了英语协会,下设各系分会,其成员具有一定的组织、应变、交际能力,并且对英语学习有兴趣、有热情。每次活动在指导教师统筹下,由英语协会围绕主题将参与学生合理搭配,分为若干小组,且每组都有2-3名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参与。为了吸引学生,学院在财力上给了很大支持,每次英语角活动都聘请4-6名外教进行现场操练。在民主化学习氛围中,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主体,极大调动了参与热情,提升了自学能力。
2.探索二:在英语角活动取得一定成效,在周围兄弟院校中产生一定影响后,非英语专业英语授课老师们将目光转向了不善英语学习者,或无英语学习兴趣者,毕竟参加英语角活动的只是部分有一定语言能力的学生,而那些在学校人数中占绝大多数比重、很一般、不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每每都对英语角望而生畏。
作为老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学生又视自己的成绩为命根,所以,新一轮的尝试又开始了。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的比重占40%,为了让不善英语学习者有学习动力,在平时成绩中加入了对口语的考核。口语考核有五项内容: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配音、英文歌曲和英文话剧,学生每学期在五项中选一项参加,学期末根据平时活动参与度以及通过QQ或微信提交的语音作业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组织一系列相关活动,如英文演讲大赛、英语配音大赛和英文歌曲校园大赛。
3.探索三: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处境也不容乐观。学生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学英语,上大学后还有每周4课时的教学安排,专业课老师都站出来表示抗议,这样一来,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面临前所未有的境况—“压缩课时”。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是提起一个人欲望的最佳手段,互联网也具备无限空间的独特能力。互联网无处不在,APP漫天飞舞。云班课,一触即发。
教师可以在云班课上创建班级,为学生提供移动设备上的可用信息。只要有网络,在任何移动设备端,教师都可以轻松管理自己的班级,在云班课上设置口语作业,如: 读单词、读课文、音频跟读练习、背诵、口语能力测试等。云班课在后台进行计算,对学生的学习轨迹进行跟踪,并及时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行针对性引导和培养。云班课颠覆了传统课堂,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做到了把教与学的时间碎片化,真正做到了因“才”施教。
除此以外,非英语专业学生还应主动尝试对教材配套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比如,外研社配套的U校园系列课程资源和外教社与教材同步的APP-随性课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老师不断探索的创新性,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人才之所以成为栋梁之材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