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华
摘 要:“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初中化学培训班在江苏盐城师范学院进行,每位上台的专家,学者和名师,无不捧出自己精心烹制的思想大餐,他们广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笃实的精神和对教育的热爱都融入在生动精彩的讲座中,被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得到的是更多的知识,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提升,一种带着教育改革投身教育事业的执着信念……
关键词:国培 教师培训 教育理念 教育改革
在2018年盐城师范学院“国培”学习中,激发了我太多的“反思”与感悟。对我所从事的工作产生了敬畏之情,让我萌动“重塑”,决心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整装笃行”。很多时候 “培训”往往被视为“折腾教师”, 产生“为啥不让我静静地教书”的抱怨…但“现在的这个世界,不是一个人做事业的时代,任何一个人,你再能干,也是走不远的”。在培训学习中“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挥,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观念决定行动。
关注马拉松赛事的老师可能知道:“2013年9月,英国马拉松仅1人完赛 ,第二名带着5000人跑错路”。如果我们的老师是马拉松赛场上的 “第二名”,结果会怎么样呢?。老师如南飞大雁的领航者,只有领航人的方向对了,才能带领着学生寻梦,找到正确的方向…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2016年3月 ,AlphaGo以4∶1的战绩拿下韩国围棋顶尖高手李世石;2017年5月,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AlphaGo以3:0胜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
英国广播公司 (BBC)分析了365个职业被机器淘汰的概率:教师占0.4%。国内的一家教育机构也举办了一场“教学人机大战”,他们招募了三名17年教龄的中高级老师进行真人授课,另一组学生完全使用教学机器人进行学习。在四天的对照学习后,真人教师组被判落败。
我们不排除这场“人机大战”背后的营销戏码,但哪怕人类教师真的输给了“教学机器人”,也不能就此否认人类教师的存在意义。我们人类独有的,被视为最后堡垒的能力(如创意和审美,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地扶助和关切等),恰恰是机器人所无法传道授业的。
新教材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以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在完成义务教育时这些素养应得以具备,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校教育教学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先进)的思维方式和优秀(良好)的品格(品行)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
时代变了,我们从培养“标准化的人才”转向培养“创新人才”,从“成功教育”转向“幸福教育”。正是顺应时代变革我们必须“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怎么以学为中心呢?让学生“显山露水”,成为真正的主角。我们现在的教学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按经验组织的,没有把学习建构在科学的基础上。Tell me, I forget;Show me, I remember;Involve me, I understand。
从教学实践方面看: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发展,丰富学生经历,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教育改变不了人的生活环境,但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10日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有的老师,教一辈子书就如同教了一天书,因为他不断重复着过去,有的人教一天书,却是教了一辈子书,因为他在不断进行创新”。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多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学即研究(教而不研则浅),研究即教学(研而不教则空),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上课,同一主题的教学重复许多次,带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这算是教学研究吗?不是。只有 “当教师考察导致有效教学的条件和因素,(如:引入主题的不同方式、教学内容的不同组织次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态度、学生的基础及学习方法、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及内容等等),将其与学生的学习表现联系起来,找出最佳的条件和因素,给予说明和解释,得出有效教学的结论,进一步建构有效教学的理论,这才是教学研究”。将教育中故事原生态地记录下来,物化教学过程中的教研成果,使教学实践走向睿智。
“教育的真革命,来自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将简单的事情认真做,将重复的事情创新做”。我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待学生有仁者的立场,有包容的胸怀。课堂上不啰嗦、不唠叨、不讥讽…,迅速批阅、勤于面批、时时激励…“讓学生学得愉快,教得有效,考得满意”;“终生追求上一节好课”,做一个能从孩子那里获得快乐,能从职业本身获得幸福的“好老师”。
我们每个人缺的不是志向,不是理想,而是实现它们所需的旷日持久的坚持。所以,在我们最美好的年华里,不负时光,不负自己,为爱付出,为梦想奋斗,为幸福努力。愿我们从此不再平庸,在有限的教育生涯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