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2019-12-23 07:13薛彦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培养策略创新能力

薛彦春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导致学生无法从理论层面上升到绘画层面,掌握学习技巧。本文将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观念的变化,以及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美术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家长们开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表现在家长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上,同时对于学生在音乐、美术等课程课堂学习中技能的掌握更为关注。小学生的能力与意识都处于开发期,有效的美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热情,促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形象,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美术教学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教授,其中包含了许多复杂、抽象的美术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学习难上加难,不仅降低了学习效果,还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作出了重大调整,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革新。

改革之后的美术教学,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创新,不再以教师教授作为课堂教学开展的主要形式,而是以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个性化为主要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1]。

二、有效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要想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对此,教师需要采用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从而引导学生探索美术知识。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广泛运用于我国教育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视频、音频、图片、PPT等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直观性、便捷性的特点,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度,还能够通过直观的表达提高学生感知能力[2]。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散发性思维可以直接迅速地被激发,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动物王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关于小动物的视频,视频的播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动物的简笔画,让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形态、形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利用绘图软件示范作图,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形状(四边形、圆形、三角形等)展现动物形态,如何使用简单的线条绘画小动物。由此,循序渐进,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动手绘画,进行实践操作,加强学生对知识与绘画技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形成创新思维

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有助于构建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养成。传统的美术教学,教师会提供范本让学生模仿或者确定范围让学生绘画,虽然能够加强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但是会影响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为学生构建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模式的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例如:在《太空里的植物》的教学中,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植物,并进行记录;课上,教师让学生们分享自己观察的植物,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植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引入太空里植物的学习,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区分两者的不同,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象身边的植物或者自己喜爱的植物进入太空会变成什么样子?并要求学生将自己想象的植物绘画出来,并在作品中添加一些太空元素。该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结合学生喜好,充分发挥学习的想象力、创造力,调动散发性思维,使得学生在想象中创作、在创作中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3]。

3.有效的学习评价,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习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肯定与表扬,对于不足之处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添加竞争性评价内容,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个人能力,优化创新能力。

例如:讲授《我设计的一本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画、故事作为绘画主题,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指导的作用,根据学生绘画的内容进行指导评价,促使学生的作品能够得到优化。最后,教师可以针对优秀作品进行评选,并对所有学生创作过程予以评价,总结学生运用的创新思维,并进行优化指导,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结语

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热情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同时注重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为学生构建创新思维,从而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孫佳星.探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08).

[2]刘丽.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8,(11).

[3]吴细敏.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培养策略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