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019-12-23 07:18杨洋
市场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旅游管理专业新工科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本文立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以跨学科融合为核心理念,以“互联网+”和“新工科”两个基本点为抓手,提出构建以培养多学科专业素养、复合型应用能力、个性化创新思维为目标体系,以构建交叉课程体系、打造跨界师资队伍、创新科技教学手段为运行体系,以综合实训平台和有效评价体系为保障体系的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真正意义上培养满足行业需要的专业化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旅游管理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11-0176-02

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提出到2022年大批普通高校将向应用型转变。旅游作为应用性学科,这一政策将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理念产生巨大变革,产业需求和社会发展对旅游应用型人才需求将更加旺盛。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急需打破专业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施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跨学科应用型人才,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真正实现专业转型,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和教育链的有机衔接。

一、 旅游管理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018年“文旅融合”成为一大热词。近年来,在“旅游+”“互联网+”推动下,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联动效应逐渐增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更加开阔。旅游产业也被称为文化含量最丰富、综合性最强、跨界性最广、创意特征最显著、交叉特征最突出的现代服务型产业。然而在传统单一学科培养模式下,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和限制性,忽略对学生进行交叉学科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重“管理”轻“技术”,不利于培养多学科知识结构、宽领域知识视野、高层次知识水平的跨学科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和输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多学科知识集成、双创思维转变和综合能力提高。因此,“跨学科融合、特色化转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二、 旅游管理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教育工程,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提出构建“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三大体系”旅游管理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即把握“跨学科融合、特色化转型”核心理念,以“互联网+”和“新工科”两个基本点为抓手,以基础目标体系、核心运行体系、支撑保障体系为三大体系,以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多层次、产教融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一)基础目标体系

1. 多学科专业素养

左冰,林德荣(2016)提出旅游学科的学术疆域,旅游与休闲与信息技术、群体社会、心灵精神、物质环境等融合。涉及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新闻学等重要学科,可以看出旅游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范围广泛,具有典型的跨学科性。例如,互联网时代下旅游与信息技术交叉渗透越来越深入,从大数据到VR、AR,再到人工智能,科技重塑了旅游新业态。旅游行业营销进入了融媒体、全渠道营销时代,旅游人才需求的跨学科性更多地体现在现代信息技术操作、新媒体应用等方面。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培养旅游学科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打破旅游学科的专业界限,实行“开放式”跨学科教育,注重人文素养、心理素养、技术素养、媒体素养等综合素养的提升。

2. 复合型应用能力

文旅融合、产业转型促使旅游行业需求对旅游人才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旅游人才培养应该以复合型应用能力为出发点,以素能结合为导向,不仅要重视传统旅游基本理论知识的获取,还要注重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新媒体运用能力等复合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一方面以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多学科通识理论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对酒店、旅行社、规划、景区策划等理论知识灵活应用能力,使其可以满足旅游行业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技术操作、创新创业、文化创意等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随着旅游业逐渐向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研学教育等方面不断拓展,这都要求旅游专业人才朝着专业化、细分化、复合型发展。

3. 个性化创新思维

“千禧一代”学生思想更加开放,思维更加活跃。人才培养应该以其生活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为依托,注重个性化思维的良性开发。有关报告指出,“千禧一代”旅游者表现出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需求。因此,旅游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应该以人为本,深入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和需要,重视学生人格塑造、思维训练和创业潜质,使学生扬长避短,突破学科界限,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充分发挥自身个性特征,学习不同的专业技能,由培养专才像通才转变。

(二)核心运行体系

1. 交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在互联网和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实现“管”“工”无缝对接,“文”“理”交叉融合,进行课程模块重组,优化培养方案。课程模块主要有理论课、实践课和语言课。理论课主要是包括通识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通识课和语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旅游文化素养、心理素养、语言素养和就业职业素养;专业必修课主要是围绕旅游行业需求进行设置,避免课程重复;专业选修课主要采用“旅游专业+选修方向”模式进行跨学科知识学习。在学校层面设置学科辅修管理系统,根据学生意愿自选方向进行辅修其他学科專业课。实践课根据理论课设置分为旅游专业实践课和专业选修实践课,是为培养旅游产业跨界人才和学生专业能力迁移而设置,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复合。

2. 跨界师资队伍

学缘结构合理、专业知识多元、专兼特聘结合的师资队伍是培养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专业壁垒,整合产学研三方资源组建一支包括教授型理论导师、创业导师、特聘教授、企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五位一体”的跨学科“双师型”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不仅包括旅游专业的专兼教师,还包括不同学科背景、不同教学方法其他学科教学团队。例如,外语、文学、法学、广播电视编导、新闻、财务、计算机等专业教师,才能真正达成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的目标。

3. 科技教学手段

跨学科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是建立在旅游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可以依托互联网科学技术,借助微课、慕课、公开课等教学平台,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科目,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充分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来学习,将学习延伸到课下,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线上课程可以重复播放,深化学习程度,而且与老师交流互动更加便捷。

(三)支撑保障体系

1. 综合实训平台

实习实训平台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重要基石。旅游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充分整合校内各专业实训室、校外政企合作单位等内外资源,构建“内外兼修”的综合实训平台。在校内,充分提高旅游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同时整合高校内计算机实训室、非编实训室、摄影室等交叉学科教学硬件平台,以“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式,来培养旅游管理跨学科人才互联网技术、旅游短视频拍摄和剪辑技术、摄影技术等应用能力的提高。在校外,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途径,与文创产业、旅游新媒体、精品酒店、OTA等企业合作建设一批深入各行业的旅游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造多元化实习实训环境。

2. 有效评价体系

旅游管理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依托新工科背景提出的,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跨界转型培养发展目标的一种新体系结构,对现行的旅游人才培养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跨学科联合培养教育体系涉及面广,需要构建多角度、全方位、动态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过去单一的、片面化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过程评价,依托学生反馈结果来适时修改评价依据,不断适应旅游管理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 结语

在“新工科”建设工程背景下,应用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面临着巨大挑战。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应用转型本科专业,通过借助互联网的优勢,构建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旅游业充分发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左冰,林德荣.交叉与融合:旅游管理一级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J].旅游学刊,2016(10):21-23.

[2]曾九江.高职“工商融通”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例分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89-92.

[3]唐承财,周韶睿,唐鸣镝.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旅游规划专业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6(2):49-52.

[4]黄万华,王娟.公管类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学理论,2017(1):182-184.

[5]曾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94-96.

[6]李瑞,徐燕.基于跨专业整合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7]冯晓华.跨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人才资源开发,2014.

[8]王娜.跨学科、跨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8.

[9]费振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14):93-94.

作者简介:

杨洋,女,湖北随州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低碳旅游、消费行为。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体系旅游管理专业新工科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