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兵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各类人才的大量需求,越来越多的西部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进入内地非民族高校深造,且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7年,全国各类高校少数民族在校生已达363.07万[1],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群体是各少数民族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毕业后大多回到原籍,成为民族地区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和未来接班人。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在汉族学生占比较大的环境中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对内地高校学生工作的必然要求。
201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3]。相关高校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是对习总书记民族观最好的诠释和落实。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任务与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这对于维护地区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徐州医科大学是一所江苏省属普通高校,地处东部地区,目前共有在籍少数民族学生17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40%,分布在22个专业,涉及22个少数民族。其中藏族、维吾尔族学生相对居多,来自西部地区的106人,占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62.35%。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在为校园增添文化色彩的同时,也对学校办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这部分学生人数并不多,但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
在东部地区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小,他们接受的基本上是“一视同仁”的教育服务,而他们关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特殊性常常被忽略,应当引起重视和关注。新时期,内地高校尤其是东部地区高校如何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准确把握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是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大多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乡,来到一个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陌生环境后,易因语言、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与众不同”而感到无所适从,民族意识凸显,民族身份认同更加强烈。一方面,独特的民族意识有助于他们产生极大的民族凝聚力,自觉维护、传承本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发展;另一方面,他们也表现出较强的排他性,影响和阻碍了其与汉族学生的交流。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有宗教信仰,甚至有些宗教意识和行为已经演化为民族性的生活方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受家庭影响,信仰宗教(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学生基本上信仰伊斯兰教,藏族学生多信仰佛教),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宗教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态调节、民族认同也有着深刻的影响[4],个别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依然参与宗教活动。如何消除宗教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与东部地区汉族学生相比,西部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他们高考后以低于其他学生的分数被录取(折算后比较),进校后与汉族学生的差距明显,学习压力很大。正因为他们基础薄弱,知识断层,几乎所有的高等教育课程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课程学习困难,专业学习兴趣也受到较大影响。近期针对徐州医科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西部少数民族学生存在一门以上课程挂科现象,这一数字是东部汉族学生的6倍;近75%的西部少数民族学生在大一时就感到学习特别吃力(好多课程听不懂、看不懂),近30%的西部少数民族学生感到学习比较吃力,远高于汉族学生的平均水平(约2%),进入大二后,这一比例有所降低,但仍高于东部同年级汉族学生的平均水平,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少数民族学生存在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成绩欠佳的现象。
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多来自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原因,这些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进入高校后,他们生活困难是普遍性问题。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生活压力。贫困的家庭状况加上较大的经济压力影响了他们学习和参与学校、院系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容易使他们出现焦虑、自卑等负性情绪。
除经济差距外,西部少数民族学生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与东部地区汉族学生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一方面,经济困难必然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和行为;另一方面,从小生活在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来到东部地区高校后,对周边文化氛围和环境也感到极大的不适。这种不适表现为:独在异乡为异客,缺少归属感;缺乏对汉族文化的了解,无法融入东部汉族学生群体。带来的结果是他们不太愿意与汉族同学交往,很容易形成跨班、跨专业乃至跨校的小团伙,抱团现象普遍,这极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与东部汉族学生的沟通和相处,更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东部地区高校应积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教育、毕业教育3个阶段,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使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深化他们对“五个认同”的理解,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5]。利用抗战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开展活动,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爱党爱国热情。另外,还需要通过专业思想教育与早临床、早科研、早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对专业的兴趣。
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有其独特的传统习俗,如饮食习惯、民族服饰、民族图腾、民族年节等。引导汉族师生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习俗,并尽可能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里举办共建活动,如在古尔邦节、开斋节、藏历新年等,将各院系领导、辅导员和相关少数民族学生聚起来,使西部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来自多方的关爱,深刻体会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此外,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应单独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观、宗教观教育,使其领悟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道理。积极开展宗教观教育,也便于他们全面理解党的宗教政策,提升政治素质。一方面,积极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明确我国遵循的是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绝不允许宗教进校园;另一方面,让信教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会严格区分正常的宗教活动和披着宗教外衣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界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
东部地区高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业务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面的知识,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学校可以与所在地民族宗教事务部门联系,邀请民族事务方面的专家来校针对辅导员和班主任举办讲座,使他们掌握党的民族政策,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以便更好地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当好学生思想上的导师。在日常工作中,还应要求辅导员每季度至少与少数民族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做学生生活上的朋友。
东部地区高校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实际需求,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指导、贫困扶助、环境适应能力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精准化服务体系。
3.4.1 强化学业指导 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学业方面的精准化服务。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逐一找学生谈心,找准着力点;选拔一批学习成绩优秀的同专业汉族高年级学生党员与他们结对子,以课程为单位,采取“一帮一”的形式,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这样不但能解决他们的学业困难,还能增进他们与汉族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3.4.2 解决经济困难问题 高校一贯采取“奖、贷、助、免、补、勤”等立体化资助措施,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帮扶,同等条件下应优先照顾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中,学业优秀的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 000元)及学校等级奖学金;学业一般的可以获得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3 000元)及社会助学金;对于极度贫困或经济特别困难的,除优先考虑减免其学费外,还可以协助他们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或国家助学贷款。另外,还可以通过勤工助学、临时生活补贴、往返路费补贴等,对他们进行精准帮扶,确保不让一名少数民族学子因贫辍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3.4.3 解决环境适应及饮食不习惯问题 为帮助西部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高校可实行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混合住宿的办法,这样既可阻碍民族小团体的发展,又能使各民族学生友好相处。另外,针对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宗教习俗,学校应设置专门的民族餐厅,以满足这些学生饮食需要,方便他们的生活。
3.4.4 开展榜样励志教育 高校应重视选拔学业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使其作为其他民族学子的榜样。每学年奖学金评比结束后,要及时选取优秀民族学子典型并进行宣传,以期对其他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对于特别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典范,还应引导他们加入党组织。通过多样化的措施,引导少数民族学子,使其增强自立自强的信心。
3.4.5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每年应针对全体学生(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切实做到对所有学生(包括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中有数”。日常管理中,还应通过五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院系学生会心理部、院系心理咨询室、校心理咨询中心),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帮扶工作。对存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和干预,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此外,还需根据情况,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以满足在校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需求。
3.4.6 注重就业指导与帮扶 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就业地区选择是关键,就业技能提升是核心。高校应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发放就业困难学生求职补贴等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帮扶,不断培养他们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应鼓励二级院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参观历史人文景点、宣传各民族传统文化、开展社区义诊及暑期社会实践等,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此外,鼓励所有学生社团吸纳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样既能让少数民族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强实践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也能让东部汉族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增进不同民族学生间的感情。
全员育人是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高校应积极营造全体师生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创造者的氛围。少数民族学生来到东部地区高校学习,汉族师生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接纳他们,包容他们特有的习俗,不歧视、不挑衅,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主动创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另外,还需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联动机制建设,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刚性约束机制和柔性调适机制,使各项有关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新时期高校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力度,既是落实国家相关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代对高校学生工作的要求。当然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新形势下高校还应与时俱进,根据地域和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况,不断创新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和方法,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政治素质,以期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