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跨界学习的路径和方法

2019-12-20 06:33王锐鹏
中国教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方法

王锐鹏

【摘 要】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促使广大中小学教师要适度开展跨界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教师的跨界学习应如何实施?本文以浙江省宁波中学第五期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跨界学习为例,站在实施流程的视角,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详细阐述了中小学教师开展跨界学习的一般路径和操作方法,即设计方案(确立主题、制定目标、设计活动)—组织实施(组建跨界学习团队、丰富跨界学习资源、开展跨界学习活动)—成果转化(成果梳理、转化应用)—评估反思(效果评估、反思改进)。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跨界学习 路径 方法

教师的跨界学习,是教师根据学习主题和任务,基于边界资源与跨界可创生资源,遵循一定的路径和方法,跨越自身的学科、年龄、部门、单位、地域、时空、身份、行业、文化等边界,向外界学习并寻求多元素交叉融合,以实现学科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优秀思维品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改善教育教学行为等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其理论基础主要是“美第奇效应”和“水平思考”。前者是指当思想立足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文化的交叉点上,可以将现有的各种概念联系在一起,组成大量不同凡响的新想法;后者是指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时,灵活转换思考角度,寻求看待事物的不同方法和路径。[1]

中小学教师应如何开展跨界学习?目前,许多教育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学校领导、一线教师等对此尚存不少疑惑。笔者在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中体悟到,一个完整的跨界学习过程,需遵循“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成果转化—评估反思”的实践路径,笔者以学校第五期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以下简称“校中青班”)的跨界学习为例,站在实施流程的视角,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具体谈谈中小学教师开展跨界学习的一般路径和操作方法。

一、设计方案:教师跨界学习的前提

方案是对实践的系统规划。教师要开展跨界学习,一般须先设计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教师跨界学习的方案应包括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活动等要素。

确立主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使得教育的分工、教学的分科日益精细,随之教师跨界学习的范围越来越宽泛、选择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跨界学习方案时,选择与明确学习主题,以增强跨界学习的针对性,提高跨界学习的效率。这里的主题可以理解为核心、中心、主旨、焦点、关键等。教师跨界学习的主题一般依据教师发展需求和自身实际水平两方面因素。本期“校中青班”学员教龄大都在10年左右,34名学员分属语文(8人)、数学(6人)、英语(2人)、政治(2人)、历史(2人)、地理(3人)、物理(3人)、化学(2人)、生物(3人)、信息技术(1人)、体育(2人)等多门学科。学校基于这一教龄阶段的教师追求站好讲台、形成教学风格、锤炼教育思想等成长需求,以及学员都是学科教师且同学科有多位教师、学员教学水平有差异但差距不大、学员都是自主报名普遍追求上进等实际,提出并确立“课例研修”为跨界学习的主题。

制定目标。跨界学习的主题确立后,将其细化,制定较为具体的跨界学习目标。它一般有跨界学习共同体一致的学习目标和作为个体的学习目标。两者在制定时都要围绕主题,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考虑可能,既可采用主题推演法,也可选取结果逆向法,笔者更为推荐的是将二者有机结合。依此原则和方法,学校给本期学员制定的学习目标是“通过研修,使学员养成自觉关注专业发展、关注课程、关注学科、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的意识,为逐步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奠定基础,促使学员成长为本学科教学骨干,提升教师开展學术研究、推进课程改革、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能力。”笔者作为其中的一员,给自己制定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刻苦努力,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充分胜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在宁波市、浙江省乃至全国高中政治学科教学领域有一定影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青年学科骨干教师”,具体目标有“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力争成为教学行家里手”。

设计活动。制定好的跨界学习目标如何才能达成?活动是其最佳实现方式。设计活动也是整个跨界学习方案制定中的关键环节,决定着跨界学习的成效。教师跨界学习活动往往具有目的性、实践性、多样性、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群体性等特征。常见的教师跨界学习活动形式有标杆考察、跟岗学习、名家讲座、专题研讨、论坛展示、跨科听课、开课交流、课例分析、课题研究、项目式学习、读书分享会、开发课程等。本期校中青班设计的活动主要有标杆考察、名家讲座、开课交流、以课例分析为基础的课题研究、阅读教育教学类著作、优秀学员分享交流等。除此之外,笔者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通过集体备课、开发选修课程、跨学科命题等来促进跨界学习。

二、组织实施:教师跨界学习的过程

方案的意义在于执行,教师跨界学习的关键在于组织实施。在组织实施阶段,要做好组建跨界学习团队、丰富跨界学习资源等工作。

组建跨界学习团队。“独行快,众行远”,教师的跨界学习亦是如此。组建跨界学习团队,有利于教师的跨界学习行稳致远、走深走实。中小学教师开展跨界学习一般需组建三个团队:跨界学习者团队、跨界组织者团队和跨界指导者团队。其中,跨界学习者团队是主体。它对团队及其成员的要求都较高,团队成员在学习期间相对稳定,学科专业基础和教学基本功较为扎实,有共同的愿景和强烈的实现愿景的意识,能够独立、按时、优质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乐意与团队其他成员分享,乐于帮助团队其他成员。本期校中青班就是这样的团队,学员们自主报名,有着共同的职业愿景,关系和睦、团结协作,也不乏骨干教师的带头引领,形成一个V型的“雁式团队”。跨界组织者团队是中枢。它不需要太多的人,一般三五个即可,最好有校级领导参与,由中层干部具体执行,成员要精通教育,能够把握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大势,有较强的策划能力、沟通能力、实施能力。本期校中青班的组织者团队由校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及其助理、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共4人组成。其中既有多年主管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老领导,也有学科特级教师,还有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师培训颇有研究的青年骨干,这是一个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执行力的团队。跨界指导者团队是智囊,它往往由相应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在整个跨界学习过程中,既有长期聘请的相对固定的专家,也有短时邀请前来指导的专家。该团队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跨界学习成员高质量完成跨界学习任务。

丰富跨界学习资源。跨界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基于边界资源与跨界可创生资源的学习,足见学习资源之于跨界学习的重要性。在正式实施跨界学习方案之前,跨界学习的组织者和学员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跨界学习资源,但往往还不能完全满足跨界学习的需求。完善跨界学习资源,不仅是组织者的任务,更是学员的责任。常见的教师跨界学习资源有书籍资源、互联网资源、标杆资源、团队内生资源等。宁波市奉化区教育服务管理中心周建国老师认为,书籍是教师跨界学习效果最好、成本最低、最自由的资源,多元阅读不仅能打破学科壁垒、拓展视野,而且能读出跨界正能量。[2]组织者为本期培训班全体学员每人准备了一本共读书—《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学员们还自主购买和借阅了许多相关书籍。笔者就购买或借阅了《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民法总则释义》等二十余本书。另外,互联网也为教师跨界学习提供了海量资源,让学习随时随地、唾手可得。笔者还经常通过“学习强国”等获取与政治学科教学相关的跨界资源,促进自己的跨界学习。

三、成果转化:教师跨界学习的结果

一般而言,教师的跨界学习活动包含“向外学习”与“向内转化”两个方面。其中,“向外学习”是手段,“向内转化”是目的。[3]如果说开展各种教师跨界学习的活动侧重于“向外学习”的话,那么成果转化则明显侧重于“向内转化”。如何实现这种“由外而内”的华丽转身?笔者认为,应做好成果梳理和转化应用两项工作。

成果梳理。这是成果转化应用的前提。此处的成果主要指的是开展教师跨界学习活动期间的各种收获,包括读书心得、听课感悟、开课所思、论坛所获、结题报告、形成的课例、撰写的论文、开发的课程、掌握的技能、命制的试题、创建的模式、创新的方法、获得的荣誉等。在梳理跨界学习成果时,要尽量做到分类概括、有理有据、实事求是、亮点突出。笔者撰写此文时,离本期中青班跨界学习结束还有近半年的时间,但初步制定计划,届时梳理学习成果时,将以课例分析、课题研究、课程开发为重点,用集体备课、公开课教学、参观访问、读书交流、研修讨论等活动来佐证,以开展的讲座、发表的论文、获得的荣誉、取得的成绩作支撑,进行客观真实、系统全面、独到深刻的梳理。

转化应用。教师跨界学习成果转化应用的方向与跨界学习的主题和目标根本一致,往往指向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改进、复杂问题的解决、跨界课程的开发等。要实现对跨界学习成果的转化应用,广大中小学教师可尝试综合运用自我反思、知识内化和情境迁移三大策略。自我反思要求跨界学习者对跨界学习活动进行回顾总结、分析成果收获、探索转化方式、考虑具体应用。知识内化要求跨界学习者将跨界学习资源和成果消化吸收,使之与学习者的内在知识结构融为一体,成为学习者内在素养的一部分,进而转化为学习个体创新能力的知识基础。[4]情境迁移要求教师将跨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所得创造性地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新的问题,实现新的应用。按照现代学习理论,它属于高级学习,是跨界学习达到更高层次的一种表现。[5]对笔者来说,浙江省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本期培训班的青岛之行,强化了笔者开发和完善跨界校本选修课程的愿望。在跨界理念、跨界意识的影响和指引下,笔者主动运用跨界知识与思维,开发并设计了校本选修课程《中国钱币文化》(与语文、历史等学科老师合作)、《生活中的思维常识》《生活与法律》《民法总则导学》,其中《中国钱币文化》被评为浙江省第六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生活中的思维常识》被评为宁波市普通高中第二层次优秀选修课程,两门法律方面的课程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四、评估反思:教师跨界学习的促进

跨界学习的成效如何?预期目标有没有达到?这就需要评估反思来衡量和体现。评估反思既是整个跨界学习的最后一环,也是教师新的跨界学习的重要促进,可以分解为效果评估与反思改进两个方面。

效果评估。效果评估不仅是最终的成果,还包括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即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教师跨界学习过程的评估一般侧重于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活动参与度、是否及时完成阶段任务等;对最终成果的评估往往重视其成果的质量水平、价值大小、级别高低、丰富程度、转化应用等。效果评估的主体既可以是跨界学习者本人,也可以是跨界学习组织者,还可以是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不管由谁来评估,都要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激励性等原则。本期校中青班跨界学习快要结束时,笔者给自己的总体评价是态度端正、学习认真、活动积极、能力较强、成效显著、乐于分享,总体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一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如上的高品质公开课不够多、课例分析还不够深入、课题研究成果不够丰富、跨学科交流浮于表面、辐射引领有待加强等。

反思改进。一次跨界学习,不管是成绩的取得,还是存在的不足,背后都必然有其客观或主观原因,都值得系统总结、深刻反思。这种总结反思不仅为本次跨界学习画上圆满句号,还必将对以后的跨界学习及其他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在总结反思时,既要分析各种原因,更要思考如何改进。在原因分析上,既要分析成功的原因,更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既要分析客观原因,更要分析主观原因;既要分析他人原因,更要分析自身原因。在改进措施上,要增强针对性,面对真实而具体的问题;注重有效性,提出科学而有效的办法;注意可行性,考虑合理而现实的选择。笔者在本期校中青班跨界学习中的不足,主要是由于自我认识不足、定位不准,有些目标制定过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向有经验教师请教得太少,与团队其他成员交流得偏少;学科专业能力、跨界学习能力还不够强,一些地方显得力不从心。在以后的跨界学习实践与其他工作中,笔者将努力立足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目标,更为积极主动地夯实专业基础,做到游刃有余。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跨界学习的路径和方法主要是,基于教师在跨界学习团队框架内而言的完整的跨界学习过程,教师完全个人的跨界学习或教师个体不完整的跨界学习可总体参考此路径和相关

方法。

参考文献

[1] 方颖.“跨界学习”推动中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5):68-74.

[2] 周建國.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跨界[N].中国教师报,2018-10-24(3).

[3] 黄丽洋.跨界学习,激发创新活力[J].人力资源,2009(8):14-15.

[4][5] 何莉,张怡.跨界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境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师方法
学习方法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中小学教师职前培训面临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