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地方普通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2019-12-20 06:33姜继为
中国教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学情设置

姜继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切实提高生源质量……吸引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的良好局面”,要“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这些目标和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点出了地方普通师范院校(以下简称“地方师院”)的短板,即生源质量不理想和课程设置不当,为地方师院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地方普通师范院校生源现状

据统计,目前我国师范院校数量为199所,拥有师范专业并大量培养教师的综合性院校397所。它们出现很大分化,分成多个层次,既有“双一流”院校、省级重点大学,也有大量地方师院和地方普通综合性院校。其中,70%的师范院校是地方师院,90%的综合性院校是地方普通综合院校。这些地方师院、地方普通综合院校,都既居于师范院校、综合院校的中下层,也处于各省普通院校的中下层。伴随高校分层和招生扩大,近年来地方师院、地方综合院校师范专业,招生分数大幅下降。约略估算,1980年时,它们录取的学生,处于招生省区内高考生分数排位的前6%处;1990年时,处于前15%处;现在,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的省市,它们所招学生已经退到了高考生分数排位的前65%处①,居于招生省区本科招生的末梢,分数段很低。

地方师院、地方综合院校师范专业的招生状况,充分表明大学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学生也从尖子生转向普通学生,学校生源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今天地方師院招录的学生,具有独特的学情,有明显的优势和不足。如,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小城镇、大城市郊区,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单亲家庭比例较高。具有浓重的“考生味”,“学生味”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方法死记硬背,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不与老师交流,没有读书习惯,不读课外书。自我意识不强、成就动机薄弱,缺乏追求卓越的勇气和自信。社会化不足,社会接触面小,视野狭窄,生活怠惰,逃避现实。专业意识薄弱,专业追求模糊,训练自己专业硬能力、硬技术不持久、不刻苦。基础教育形成了极强的考试、刷卷子的学习模式,上大学后因为没有卷子可刷,常常手足失措,无所事事。

二、地方师院课程设置与学情严重脱节

学情,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前提性因素,学情不同,采用的育人模式、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等都应不同。教育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提高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匹配度,对学生“用好现有、激发潜质、克服不足、扬长避短”,促进学生成就“最好的我、更好的我”,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更大发展、满足一线需要的人才。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转变的现实,对地方师院提出了必须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育人模式等迫切

要求。

由于历史原因,地方师院的课程体系,多数还保留着精英教育的印记,与已发生巨大变化的学情严重隔离,适配度越来越低,不符合当今地方师院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特点、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接受度、理解度、可用度、既存知识架构错位,与其学情错位甚至矛盾,因此很多课程沦为“水课”,学生跟不上,学不懂,没兴趣,浪费了教师、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损失了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

“水课”不是课程本身的属性,不是课程、教学内容无意义,而是课程设置与学情、与现实需求不能对应时产生的不良后果。地方师院“水课”很多,理论性课程很多成了“水课”,如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法等课程;知识性课程成了“水课”,如英语、高等数学、中外教育史等课程;学生缺乏感性经验的专业领域,如学前语言教育、学前社会性教育、幼儿园评价等课程成了“水课”。此外,“概论化”课程也常成为“水课”,这些课按照“研究对象、本质、起源、产生、意义、作用、地位、原则、方法”等表述的套路讲授,缺少操作、技能、工艺、流程等内容,看似站位很高,实质内容空洞,实用性很低。

精英式课程设置,在精英学生中,门门是“金课”,在地方师院,却水土不服,南橘北枳,鸡同鸭讲。课程设置与学情的错位,导致地方师院的学生们,大学四年挣扎在努力跟上课程、“混完课堂”的困境中,学业“增值”不足,甚至呈现负增长,毕业时专业能力薄弱,成长不够、发展不够,与中小幼一线要求相距甚远。

在地方师院“水课”普遍的情况下,其毕业生的声望日薄西山。作为专业教师,其专业性不足,学识有限;作为职业人,其职业适应性不高,能力不强;作为劳动者,劳动态度不端正,手脚笨拙;作为年轻人,缺乏冲劲干劲,暮气沉沉。所以,很多中小学校排斥地方师院毕业生,“著名大学(如北大、清华)非师范生占领著名中小学校”的局面越演越烈。

三、造成地方师院课程设置问题的原因

第一,课程设置重整齐划一,忽视学校现状和差别。在高校课程设置中,既有 “国标课程”,也有《教育部专业目录》《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指导文件。这些政策规定了师范院校80%的课程,各专业自我设计权限很小。课程设置行政驱动,高度集中、高度统一,地方师院的特性、局限、需要基本被忽视,课程进校后很容易出现曲高和寡、“水课”效果。

第二,课程设置滞留在培养精英人才层面或阶段。我国近代引入大学制度以来,高等教育一直就是精英性教育,没有大众化教育,对大众化教育采取什么模式、设置什么课程,几乎是陌生的。办高等教育的惯性思路是精英型人才培养方案,而非大众化人才培养方案。但是,近40年来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地方师院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精英式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不仅对它们是“不适用”的,更重要的是,伤害它们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可能导致被淘汰出局的

后果。

第三,执着于理论化、知识化教学。我国进入现代教育后,课程设置基本模式是理论化、知识化的,课程要研究世界的规律,探讨万物变化,究天人之际,从一个理论体系上升到另一个理论体系的学问中。对于操作层面的技巧、规程,高校设置课程时多不以为意。因此,我国的课程常有个“学”字,看上去高深宏大,富有书卷气、学问派;实质上,与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与自我成长,相去甚远。

第四,局限于“学科逻辑、学术逻辑”的窄巷中。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设定了大量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但是,教育学、心理学类课程的成熟度、独立性还有待加强,其实证化的严谨的概念、命题、原理、公式等还不多,学后真实收获并不大。从学科大类、专业必修课到专业课,教育学、心理学类课程迤逦不断,内容重叠,占用学生的时间精力很大。

第五,教学计划脱离现实需求,与中小幼教学不对接。目前,地方师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还聚焦于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开设的课程以理论性、知识性课程为主,实践性、应用型技能培训课程为辅。在大学教学中,能够体现中小幼教师核心知识、素质、能力和技能的课程凤毛麟角,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反映教育工作的“职业、岗位、任务、流程、行动”的课程更加稀少。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师职业意识、职业精神、专业技能训练处于薄弱

状态。

第六,聚焦“专业发展”,缺乏对人的关怀。目前高校的培养目标、领域过于狭隘,一般都只有专业要求,呈现出“单一专业培养”的模式,对学生能做什么工种、达到什么样的专业水平有设定,而对于非专业的人生发展目标、普适性素质能力的发展前景无设定,缺乏对学生成年化、社会化、职业化培养的课程。但是一个青年学子,要先成人,然后才能成才。由于国内学校教育占主体权威地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能与之匹敌,狭隘的专业化教育导向,常常造成学生走上实际岗位后,不适应社会、生活、工作,在复杂的现实中,难以安身立命、大展宏图。

第七,课程设置的给予模式、格式化倾向。地方师院的课程设置思路,其实是预定好、格式化了的,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课程体系都不变,教学内容也不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课程强势、僵硬,因材施教、以生定教、学生为本等教育规律体现不够。

四、优化地方师院课程设置的几条建议

按照“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改革”的精神,地方师院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减少和消除“水课”。怎么改?

第一,灵活执行国家要求和标准,贯彻其精神,做好具体化、校本化。国家要求和标准,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来落实。各地师范院校承担的地域使命不同,校情不同,因此培养教师规格、开设的课程要有区别。高端学校,课程要高端;普通学校,课程要普通。比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在普通院校可以不开;同一门教育史,在普通院校,应多讲故事,而非高蹈于思想和制度层面。国标校本化,能促进各校分类、多层、多元、错位发展和繁荣,可满足教育事业丰富多样的人才需要。

第二,立足大众化教育设计课程。在2018年国际高等教育论坛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批评高等教育说:“我们的身和脚已经迈入了普及化阶段,但是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精英化阶段,所有的事情都是用精英化的视角来考虑的。”地方师院的课程设置,要慎重谋划,大胆取舍,多设普通学生所需的课程。如开设学习方法、读书方法、社交、形体训练、口语表达、劳动技能、情绪管理、教师礼仪、应用文写作、思维与逻辑、班级管理、儿童观察等课程,发展学生劳动、交往、合作等能力,补缺纠偏,引导学生恢复生命活力与元气,在促进其自我生存发展、人生幸福负责的基础上,发展其专业本领。

第三,增设技能性课程。降低课程的教育学学科性、学术性,淡化课程的学科化、理论化、体系化色彩,减少概论性、史论性课程,走出学科的樊笼,突出教师工作的导向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如增设野营、STEM、手工制作、与儿童交朋友、家访、主持人、做卫生、穿衣戴帽、煎炒烹炸等课程,训练学生做好“教师单元型工作”的能力,课程联系实际工作,学以致用,发挥课程应有的训练功能。落实OBE导向,调节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实用性、针对性、案例性”, 摆脱重理论而轻技能的倾向,增进学生的获得感、自信心。

第四,超越学科逻辑,按照工作需要设置课程。师范生学习的很多学科课程,指归是训练学术型人才,在地方师院,学生对这类课程的接纳度不高,应予调整削减。与此同时,地方师院要多开设中小学幼儿园工作中的实务课、技能课,如前述的学习方法课、野营课等。

第五,积极回应中小学校幼儿园一线用人单位的需求。学生的出路,是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学生能充分就业、被对应的行业或单位所接纳,高校才能持续办学、稳步发展。高等院校的辦学质量,从社会角度看,主要体现在符合社会需求、用人单位满意上。为此,师范院校必须对接一线需求,在培养过程中必须落实一线期望,把一线的人才需求固化到培养方案、毕业要求中,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为之努力。中小学幼儿园需要热情的青年人、精干的职业人、合格的专业人、爱岗敬业的单位人,地方师院要按此培养学生。

第六,破除“单一专业培养”窠臼,多元育人。针对时代需求,针对学情,高校应促进学生社会化、成年化、职业化、专业化齐头并进,并开设相应课程,举办相应活动,给予它们“课程地位、教学价值”,保障时间、师资、资源,赋予学分和工作量,教会学生学习、交流、交往、自控,成为成熟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师范教育,要解决一些“前师范教育”问题,即我们的学生受限于应试教育,全力学知识做考卷,人格、性格、素质、能力发展有很多不足,在大学中要补缺纠偏,予以优先培养。

第七,充分考虑学情,对症下药。目前地方师院学生情况有局限,对应他们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价值追求,要调整课程设置。要裁汰学生学不懂、不感兴趣、学了没用的课,开设符合他们学习能力、认知水平、未来需要的课,增设对他们补缺纠偏、促进发展的课,强化学生工作、岗位急需的课。同时,课程的教学方式也要调整,要多采用感性为主、演示为主、体验为主、操作为主的方式,减少满堂灌的

讲述。

课程犹如机器、工艺、流程,课程设置制约产品的质量。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未来教师的总体质量关系重大。基于学情调整地方师院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与学生的匹配性,减少“水课”的不良后果,是关系教育未来的重要举措。宏观不能替代微观,在“振兴师范教育”大潮下,不仅要关注宏观问题,也要关注微观的课程。

另外必须明确的是,顺应生源设置课程只是治标,治不了本。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水平,还得靠一流待遇、一流地位吸引一流人才学师范、做教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只招收考试前5%的考生[1];法国设立教师教育学院,不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习师范,而是招收获得大学学士学位的“本科生”,选拔标准很高,录取率很低[2],这些都是深值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关于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质量的思考——基于世界各国的政策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14(1).

[2] 王凤秋,徐永美.法国职前教师教育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学情设置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