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产学研实训平台的构建,是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电子信息类高新企业的合作,共建集生产、教学及科研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以优化促进高职院校专业人才技能的培养,加强专利技术成果转化,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究如何以产学研实训平台的构建,建立工学交替、产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职院校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 生产性实训 产学融合 工学交替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
电子信息类产学研实训平台的构建,要符合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要求,能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基于市场与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引导学生参与到生产性实训项目中,掌握各项应备的技能,并且将企业环境、应用技术以及文化等要素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实现学校到企业的适应性与技术性训练。
1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产学研实训平台构建的价值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是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有序展开,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训平台,更是为了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应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設,既要改善办学条件,也要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企业人才及技术等资源的引入,达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要求。目前,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实训平台的生产运作为基础,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实现技术服务与产学融合,并积累形成科研成果,促进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协同发展,创新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工作,做好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
电子信息类产学研实训平台的构建,是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工学结合的关键,其建设能有效提升电子专业的教学质量。在产学研实训平台中,产品生产与教学相互融合,能让学生在校内实践中就能接触到企业生产、管理以及技术等,并革新了传统的课堂组织、教学模式等。企业与学校协同创新,有利于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双方也能在电子信息类产学研实训平台构建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和共同发展。
2高职院校构建电子信息类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困境
第一,创新驱动力不足,难以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难以与行业市场接轨,专业结构有待优化,更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另外,科研水平薄弱,产教融合程度不高,难以达到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尤其是院校、政府、企业间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完善,缺乏产学研相关的工作管理机制,以致社会服务中执行力度不足,难以支撑起电子信息类产业的发展。
第二,师资队伍水平不高,校企育人模式有待完善。现阶段高职院校都在加大对双师型人才的培养,然而多数新教师缺乏工程背景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合,对于产学研实训平台构建而言,难以起到关键性作用。校企育人模式还有待完善,一方面是校企合作缺乏长效运行机制,校企之间的互动没有渗透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致产教融合程度明显落后。另一方面,校企之间对师资培训理解有差异,教师要承担实训平台的构建责任,教师应当主动到实际岗位中进行历练,通过岗位培训获取技能证书,了解一线工作要求,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3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产学研实训平台的实践
电子信息类产学研实训平台的构建,要基于电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将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设备以及管理等元素融入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并促进科研项目的发展,切实让学生适应企业岗位要求,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要将实训平台与技术中心有机结合,按照产学研的理念,对学生展开职业培训,便于教师团队开展科研工作。
第一,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提升创新驱动力。高职院校应着力发挥实训平台的科技服务职能,为项目开展对接更多优质企业资源,实现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成果对外推广与展示等社会服务。高职院校依托实训平台,进一步加强与电子信息类企业的合作,拓展相关领域技术的研发,多方研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与技术中心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提升高职院校发展的创新驱动力。
第二,构建跨学科的科研创新团队,形成内部协同机制。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跨学科与跨专业互动,针对目前科研团队水平不足等问题,依据电子信息类企业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装备等要求,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培育科研创新骨干队伍。在项目管理中,要加强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与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内部协同机制的构建,切实提升技术开发与协同攻关能力,重点完善科研保障机制。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提供科研资金配套机制,为教师自主创业以及企业合作转化等提供政策保障。另一方面,则是要将企业管理、环境以及机制、工作岗位等融入到实训基地中,促使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企业的适应性训练,切实提升实践教学的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类产学研实训平台构建,要保证平台具备实践教学的基本功能,健全公司化运作以及规范化管理机制,拓展相应的创新机制,以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形成更多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切实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电子信息类人才。
作者简介:李俊贤(1990.8-)男,汉族,广东广州人,本科,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 杨海澜.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引企入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05):145-147.
[2] 何文娟.创新驱动下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1):38-41.
[3] 陈庚,方琴,傅骏,王泽忠,彭显平,刘峰.高职院校铸造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 铸造技术,2017,38(08):1974-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