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英 赵淼 周岩 邓梦 杜晓菲 金蓉 邢凤梅
(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31%,其中有3 000万名老年人处于不健康状态〔1〕,如何利用相对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2〕。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健康行为可延缓伴随增龄而来的疾病和失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对邯郸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行为进行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1.1研究对象 以邯郸市社区内≥60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居住时间≥1年;②知情同意并能完成问卷调查者。排除标准:①卧床及意识障碍;②严重视力、听力、言语障碍者。
1.2研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将邯郸市的3个行政区编号,抽签抽取1个区即复兴区65个社区内按上述抽签法抽取1个社区即建安社区,对该社区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由经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在校研究生及本科生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介绍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问卷,不能完成者由调查员协助完成,问卷填写完毕当场收回。该社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1 455人,实际调查1 398人,应答率96.08%。删除无效问卷27份后,获取有效问卷1 371份,有效率98.07%,纳入对象平均年龄(70.1±8.1)岁。
1.3研究内容 ①老年人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经济收入、助行器的使用等。②心理状况包括孤独感及抑郁状态,其中抑郁情况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简版(GDS-15)进行评价,该量表中文版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93。量表共15个条目,总分为15分,0~5分为正常,6分及以上则判定为抑郁。③健康行为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C)测评, 整个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2,包括营养行为、健康责任行为、自我实现行为、社会支持行为、运动行为、压力处理行为6个维度,共4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分值范围40~160分,≥100分为健康行为,<100分为不健康行为,总分越高表明参与健康行为的频次越多。④家庭关怀度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进行测评,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其Cronbach α系数为0.748。APGAR包括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和亲密度5个因子,共5个条目,每个条目分 3 级评分,总分为 10分,≥7分为家庭功能良好,<7分为不同程度家庭功能障碍,总分越高代表家庭关怀度越好。⑤社会支持采用社会支持量表测评,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6,共有10个条目,总分65分,得分≤22分为社会支持较少;23~44分为社会支持一般;>44分为社会支持满意,分数越高,社会支持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1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现状 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总分为(107.56±19.75)分,其中有健康行为的821名(59.9%),有不健康行为者550名(40.1%),其中营养行为最好,运动行为最差。见表1。
表1 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现状分)
2.2一般情况对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 年龄大、无配偶、独居、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其他、月收入低、慢性病数量多、长期用药及使用助行器易导致其行为水平不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因素对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n(%)〕
2.3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 有孤独感、抑郁的老年人行为水平较不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家庭关怀、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 家庭关怀度良好、社会支持满意的老年人有较高的健康行为水平(P<0.05)。见表2。
2.5影响老年人健康行为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老年人是否有健康行为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社会支持满意是老年人健康行为的保护因素,无配偶、患慢性病、使用助行器、经常有孤独感、抑郁是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影响老年人健康行为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生活方式整体较为健康,但健康行为有待提高。本次调查的老年人多为退休人员,生活较清闲,饮食比较规律均衡、有时间和精力对自己的饮食进行调理。老年人身体功能出现不可逆的衰退,易患各种关节性疾病,导致其在选择运动方式及运动强度上受到很大限制。此外,老年人对自身柔韧性缺乏信心,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老年人对运动的坚持及对运动中意外伤害的预防能力〔4〕。因此,社区人员应指导老年人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强调坚持长期运动的重要性并告知运动注意事项,如运动时如何自测脉搏, 计算预期心率及控制步行速度防止疲劳和意外等〔5〕。
收入和学历高的老年人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和健康行为,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也较广,更利于坚持健康的行为,这与国外研究一致〔6〕。社区应该给丧偶独居的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协助其建立有益的健康行为〔4〕。有研究证实,不健康行为方式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通过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和控制行为风险,50%以上的慢性病负担可以避免〔7,8〕。本文结果提示慢性病与不健康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进行性的恶性循环。
老年人中各种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都高于普通人群,其中抑郁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及健康行为〔9〕。负性情绪导致个人出现退缩行动,不愿与人交流,抑郁寡欢,从而导致不健康行为〔10〕。孤独感严重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损害其社会功能,Theeke〔11〕对美国65岁以上老人的研究表明,19.3%的被试者在承受孤独。老年人对孤独感造成的不良影响认识不足,同时缺少有效改善孤独的调节技巧。因此,社区应多组织集体活动,对有抑郁、经常有孤独感的老年人加强心理疏导,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改善老年人的健康行为。
家庭关怀是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健康行为与家庭关怀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家庭的沟通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12〕。刘华玲等〔5〕研究发现,家庭功能与健康行为呈正相关,家庭功能越高的人,其健康行为水平越高。本研究提示社区医务工作者应对老年人的家庭关怀情况进行评估,帮助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与子女及亲属协同制定计划,促使家人成为老年人改变不良健康行为的有效动力。
社会支持影响着健康行为的形成和持续〔13〕,Bomar〔14〕认为,社会支持不仅可以对个体生理和情感需要的满足起到援助作用,还可以缓冲压力性事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健康促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支持作为一项可控制的干预措施,需要社会、政府、家庭等各个方面的支持。社区人员要努力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支持氛围,提高老年人对社区资源的利用,加强健康行为知识的宣教,协助老年人改善不良健康行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