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钊盛 刘红莲 吴永泉 马志益 张凯俊
肺结核及肺炎均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和肺炎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异常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将会导致呼吸衰竭,对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均会造成影响[1]。因此加强对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早进行针对性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以往临床多实施X线检查肺结核及肺炎,但肺结核、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肺癌患者表现相似,通过X线检查极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状况,影响患者的疾病诊治过程。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CT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2]。为明确CT检查对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的诊断效果,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200例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均实施了CT检查,并将CT平扫与增强扫描结果实施了对比,现行报道。
筛选时间段:2015年1月—2017年12月,将本院收治的200例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8.6±7.5)岁;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22例,78例。此次纳入的病例中均行增强CT检查。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病例:实施内镜检查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炎者;意识清晰者;一般资料完整者;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病例:检查配合度较差者;精神障碍者;存在其他严重组织、器官、系统病变者;存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存在肺部手术史者;已经实施治疗者;孕产妇及哺乳者。
增强CT检查前禁食4 h以上,检查前30 min指导患者口服500 mL泛影葡胺(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 mg:12 g,国药准字H43021315),并可根据患者实施病灶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指导患者屏气,实施CT平扫,对胸廓上部到膈肌下部实施检查,相关参数为:层距5 mm,层厚5 mm,矩阵为512×512,螺距设为1.0,确定病灶部位、结构等相关信息。在CT平扫后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对肘静脉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1.5 mg/kg碘海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23,规格:50 mL:7 g),速度为3.0 mL/s,在对比剂使用后延迟30 s、60 s、180 s实施扫描,了解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图像,检查后将图像传至后期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
(1)分析患者的CT平扫、CT增强扫描的表现状况;(2)分析患者实施不同检查方式对肺结核合并肺炎的诊断效果。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患者实施CT增强扫描对斑片条索影、钙化、毛刺征、结节影、棘状突起、空泡影、分叶征检出率与CT平扫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CT 平扫表现状况分析[例(%)]
患者实施CT平扫检出肺结核合并肺炎182例,误诊18例。实施CT增强扫描检出肺结核合并肺炎194例,误诊6例。实施CT增强扫描对肺结核合并肺炎的检出率97.0%与CT平扫91.0%相比更高 (χ2=6.383,P=0.012)。
实施CT增强扫描时确诊患者中广泛强化发生率与误诊患者对比更高,周边强化发生率与误诊患者对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CT 增强扫描确诊及误诊患者特征分析[例(%)]
肺结核具有传染性,主要因结核杆菌感染引起,治疗不及时将导致其他诸多脏器损伤,严重威胁生命安全。肺炎也具有传染性,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3]。目前肺结核合并肺炎发生率明显升高,患者病情更为严重,需及早治疗。而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与肺癌相似,诊断难度较大,极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状况,影响患者的疾病早期诊治,影响患者预后[4-5]。因此需及早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炎。CT检查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检查方式较为简单、快捷,且具有无创性,临床运用广泛[6-7]。本研究中患者实施CT增强扫描对斑片条索影、钙化、毛刺征、结节影、棘状突起、空泡影、分叶征检出率与CT平扫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实施CT增强扫描对肺结核合并肺炎的检出率97.0%与CT平扫91.0%相比更高,说明实施CT增强扫描对肺结核合并肺炎诊断效果良好,显著优于CT平扫,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多表现为片状或斑片状高密度影,钙化率高,部分患者可出现毛刺征、结节影、棘状突起、空泡影、分叶征,CT增强扫描时对病灶显像更为清晰,因此诊断效果更好[8-9]。实施CT增强扫描时确诊患者中广泛强化发生率与误诊患者对比更高,周边强化发生率与误诊患者对比更低,说明广泛强化是肺结核合并肺炎常见的表现,此类患者诊断效果良好,但对周边强化诊断效果不佳,周边强化也是肺癌患者的常见表现,因此诊断时鉴别难度较大,易出现误诊[10-12]。气管镜检查未行讨论。
综上所述,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结节或肿块实施CT增强扫描效果优于CT平扫,且通过CT检查对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诊断效果良好,可根据表现及强化状况辅助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