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双创”调查与研究
——以分科性角度切入

2019-12-19 20:42:32刘佰昌姬梦阁郝楠楠赵梦雪
活力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文科类社科类理工科

刘佰昌 姬梦阁 郝楠楠 苏 静 赵梦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 450045)

引 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作中国经济发展驱动力之一的环境下,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团体和平台也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为研究创新创业活动分科性及其原因,本次以全国范围内高校各大类学科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为研究对象, 收集已有项目被实际运营的数据和投入的人力,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从活动利弊以及最终效果等方面对创新创业活动进行了解,分析得出结论,对社会、高校与大学生自身等维度对创业创新活动的后续开展作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潮流的背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自2014 年9 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将“创新创业”与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当前国家对创业创新的高度重视以及创业创新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在此情况下,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响应政府的号召,对创业教育保持高度重视,开始在教学中引入创业教育。

二、当前大学生创业创新开展显现的问题

(一)分科性项目成果与社会契合度偏差过大

结合调查结果与大数据分析,我国各大高校理工科的创新创业项目更易与社会契合并可有效经转化投入使用,文科以及社会科学类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契合度形成了明显的偏差,基于论文形式的结果不易及时与社会接轨并解决问题。理工科类的项目社会契合度更高,受众面更广,项目成果社会转化度更强,而文科以及社会科学类项目更注重于社会现象研究,项目成果社会转化度相对较弱。

(二)突破性创新成果少

我国创新实力主要表现为总量规模优势,各大高校理工科类在创新上有了很大突破,针对社会需求一系列新型设备设计发明并经反复实验研究最终投入使用。但关键领域核新技术受制于所接触知识和实践过少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人文社科类也同样局限于碎片化的调查,并未深入系统地研究,理论研究或滞后于或超前于社会现状,不能更好地融入当下社会发展。

(三) 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与教育处于较为边缘化的状态

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两大热区;一是以商业计划和经营管理为主要内容, 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科;二是将技术能力培养和科技成果孵化为重点培养指标, 主要集中在理工科专业。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对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创新创业重视程度较低, 大约70%以上的高校的政策导向更偏向于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创业, 这种导向更削弱了人文社科类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资源争取。

(四)学校与学生自身条件不足

我国大学生主要是接受以应试为主的教育,不利于培育创新意识。初高中学习阶段未接触过相关知识与能力培养,大学骤然接触到创业创新相关项目,不能很好的理解并践行。各高校也是初步涉猎与之相关的项目,不能充分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技术和知识辅助。针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引起社会与各高校的高度重视,针对创业创新学院的机构设置人员聘请等问题需谨慎对待。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分科性问题的研究分析

(一)专业技术存在限制

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选择上来说,与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相比,文科类大学生的选择面很窄,一般是做研究、对一些问题或者现象的分析,哪怕是与理工科合作发明东西,但文科类学生主要是负责项目书的制作,在涉及到理工科的知识时有短板,文科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难以发挥直接作用,这就使得一部分文科大学生失去了创业的勇气,缺少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学科成果转化差距大

从文科、理工科的创新创业活动最后效益、荣誉从比例上说,理工科学生擅长的技术性创业项目相对来说更容易取得成功,可以为其带来更多的创业收益。

(三)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存在学科倾向性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单位为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这些政策支持更多的是针对技术密集型创业项目,倾斜于理工科大学生,对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较为有利,对文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帮助则较小,使得文科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大大减少。

四、政策建议

(一)鼓励学生多方面多维度拓展知识面

创新创业需要大学生掌握多个行业的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创业领域知识,以及市场开发、企业管理和市场调研等多项创业技能。对于文科类学生,高校可以鼓励文科类学生选修一些与主修专业不同的专业作为第二学位,拓宽知识面,使其不必受理工科知识不够的短板对于其创新创业的限制。

(二)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深入, 当前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高校必须明确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责和任务。加强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其人文素养的专业背景下,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人文素养与应用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文社科专业在综合素质上的深层底蕴及其社会化创新服务的功能,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此类人才优势。

猜你喜欢
文科类社科类理工科
一束光
艺术品(2020年9期)2020-10-29 02:47:10
一束光
艺术品(2020年5期)2020-08-07 08:07:56
文科类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束光
艺术品(2018年9期)2018-10-23 03:13:48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车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28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试论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论高职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社科类学术期刊应坚持的四个原则
新闻传播(2015年4期)2015-07-18 11:11:30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