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生态学的旧城修补策略研究
——以厦门鹭江道社区中心改造为例

2019-12-18 09:14陈晓菲
中国园林 2019年11期
关键词:旧城斑块空间

陈晓菲

董 靓*

旧城区传承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魅力,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然而,对许多旧城区的改造由于缺乏重视和适当的改造方式,使旧城区逐渐在我们身边瓦解消失,面临着文化生态意义上的危机。国内外均有较多对于旧城保护和更新的理论,但由于国情不同,且旧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存在差异,因此保护模式各有不同。以往中国的旧城保护更新策略更多侧重物质空间或经济效益层面,而从文化生态学层面来研究旧城空间的保护更新正逐步兴起。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修补”的要求,即对衰败或状态不佳的城市环境进行更新和修复,以达到激发区域活力、优化城市结构、提升环境品质的目的。修复旧城区和旧社区,包含环境整治、功能更新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具体设计包括清除非法建筑物,利用废弃土地,增加公共空间和绿地,改善车行、步行交通系统,改造旧建筑和保护历史文化等。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将文化生态学研究方法引入旧城修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城市空间文化生态的研究是把城市文化及其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1],有助于重新认识旧城文化的社会价值,注重城市文化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减少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失误。本文以厦门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鹭江道社区中心改造为例,基于以文化生态为核心价值的旧城修补方法,分析旧城空间文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构成要素,研究其内在演变规律;通过对重要文化生态斑块进行保护更新,渐进式地激发整个旧城文化生态链的健康发展,延续历史文脉,提升旧城公共空间的活力和品质。

1 城市公共空间文化生态学理论

文化生态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将生态学的方法应用于文化学研究,研究文化的存在以及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2]。早期的人类学家F·博厄斯与A·克罗伯认为,自然环境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文化通过文化历史和特殊习俗决定了其适应环境的方式[3];1955年,美国学者J·H·斯图尔特在其著作《文化变迁理论》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3]。他认为不同的地域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文化形式,其理论核心是环境、技术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斯图尔特等的观点仍然很不充分,他们过于强调环境决定论。之后文化人类学家拉普仆特认为,城市物质环境的本质在于空间组织的方式,而人的文化心理、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4]。另外,美国文化地理学者卡尔·奥特温·苏尔认为文化在文化景观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景观具有时间属性,强调其连续性,是理论研究方法的进步[5]。此后,文化生态学不断吸取生态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成为研究人类文化与环境关系的科学[6]。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界,引进文化生态学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城市历史地理环境因素对城市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城市居民与城市现有文化环境的关系,以及城市文化的保护等方面。虽然近年来提出了“城市修补”的概念,但类似的规划概念和实践早已有之。20世纪70年代柯林·罗在《拼贴城市》中提出用文脉主义的策略“织补”现代城市片段化的设想[7]。我国吴良镛院士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与国外旧城保护与循序渐进的更新方法有相通之处;黄天其教授[8]提出将城市文化生态学引入城市建设,有利于城市规划建设在文化内涵上的延续、积累与更加丰富多彩;高巍[9]认为,城市文化生态学是一个由“城市”“文化”和“人”组成的互动系统。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和上海田子坊街区公共空间改造都是城市修补理论的产物,其基本思想是小规模、渐进式,与整体相适应的改造方式。

本文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将福尔曼的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空间结构模式引入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再结合不同空间类型的边缘结合部——边界这一概念[10],将城市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大致划分为:斑块、廊道、基质和边界。以此对鹭江道社区城市空间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其文化生态特征,建构以文化生态为核心价值的旧城修补方法,为保护鹭江道社区的文化生态要素和延续社区文化生态系统网络奠定基础。

2 鹭江道社区历史文化生态分析

2.1 鹭江道社区概况

鹭江道社区位于厦门岛内西南部,西临第一码头、鼓浪屿,东接中山路商圈。辖区总面积11hm2,户籍2678户,人口6361人,流动人口2231人。鹭江道社区所在的营平片区是厦门重要的对外交流港口,宋元以来这里见证着厦门的海洋文明和古老的商业文化,保留着真实的街道生活:古老的码头商圈、鲜活的海鲜市场、南洋风情的老宅、西式的礼拜堂和中式宗庙,以及街坊百姓、草根市集,可以说营平片区是一个闽南市井生活的原生态标本[11]。而随着码头商贸功能的转移,片区也逐渐衰落,存在商业业态低端、建筑老旧、服务配套设施不足、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低等诸多问题。

图1 鹭江道社区文化生态结构

2.2 鹭江道社区历史文化生态特征

2.2.1 鹭江道社区文化生态基质

文化生态基质可以理解为具有相似的旧城空间肌理、连接程度高、面积较大的空间。在城市空间的研究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尺度划分斑块和基质。可以将鹭江道社区建成区看作一个文化生态斑块,邻近的海洋就是其文化生态基质。鹭江道社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海洋密切相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鹭江道社区整体格局受海上贸易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肌理,与周边现代高层建筑区域形成明显的区别。如果将鹭江道社区城市公共空间认为是基质,社区中具有特色功能和形式的空间场所则可以被认作斑块。揭示其城市肌理的成因和发展规律,可为该区域文化生态保护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图1)。

1)街道形态:鹭江道社区的道路形态与港口贸易密切相关,鹭江道社区的主要街道均与海岸线垂直或平行。

2)空间肌理:鹭江道社区的城市空间肌理大体上可以分为规则型、自然型和沿街型。规则型肌理为部分整齐的街巷空间,主要由历史街道遗留形成[12];自然型肌理的特点表现为不同尺度和朝向的建筑肌理;沿街型肌理则是在新开辟的道路两侧建造尺度统一的骑楼建筑,与街区内部的建筑肌理脱节,形成街道立面的一层表皮。

3)建筑形态:鹭江道社区主要为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层高为3~4层,保存较为完整。骑楼底层留出了公共步行空间,并且连廊连柱,立面统一完整,居民在连廊里喝茶、聊天,造就了当地浓厚的生活气息。

鹭江道社区的城市肌理和建筑形态反映了城市文化深层结构的内在逻辑,在设计中应保护这样具有价值的城市肌理形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2.2.2 鹭江道社区文化生态斑块

文化生态斑块是指城市文化空间中不同于周围背景、相对同质的空间实体[13],是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文化物种,体现为旧城中的特色行为场所,也是景观生态格局的基本单元。鹭江道社区内拥有数量众多、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态斑块,包括厦门市邮局、厦门总工会旧址、天主教堂、名人故居和宗庙等。这些文化生态斑块具有重要的文化、社会价值,它们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不断融合产生的文化因子,根植了鹭江道社区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人们的场所记忆,应加强对文化生态斑块的调研和评估,采取精细的对策进行保护更新,以延续鹭江道社区的文化基因。

2.2.3 鹭江道社区文化生态廊道

图2 基地现状(袁瑜绘)

文化生态廊道是城市文化空间中不同于两侧相邻基质的线型要素[14]。廊道具有运输功能,可以衔接不同的生态基质,保护和延续空间类型,在景观生态学中分为蓝道、绿道和灰道。鹭江道社区与海洋之间的鹭江道以及鹭江道社区内部的开元路、大同路和开禾路都是主要的交通生活道路,是重要的文化生态廊道,在后续规划中将发展这些重要的文化生态廊道并有机串联散落在社区中独立的文化场所,强化该区的文化生态氛围。

2.2.4 鹭江道社区文化生态边界

文化生态边界是构成相邻文化生态系统边界的区域,具有过渡性[1]。如同景观生态的边界效应,城市空间的边界上也存在着大量文化、信息和能量的交流,由此产生出多样化的空间类型。

鹭江道社区正是营平片区与海洋这2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界区域,存有大量经济、文化和信息的能量交流,衍生出了丰富的空间功能和类型。如同时存有西式教堂、传统宗庙、南洋骑楼风格的商业街等,体现了该区域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因此应保护延续这样的文化多样性。

2.3 鹭江道社区重要文化生态斑块的选择

通过对鹭江道社区历史文化生态特征和要素进行全面分析,结合上位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选择位于鹭江道社区鹭江道与开禾路之间的废弃地块,占地面积约9000m2。基地内原来存有厦门天主教堂和城市绿地(图2)。该地块为鹭江道社区重要的文化生态斑块,日常和节假日都会有市民在此休憩娱乐或聚会。依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为调研设置了5项研究要素:1)公共空间环境;2)公众的参与状态[10];3)群体行为心理;4)场所生活;5)历史文化的体现。在调研后进行量化分析,依据量化结果和规划目标决定设计改造的侧重点。调研中对该地区的100名市民进行了访谈,采访对象包括本地原住民、社区干部以及租房的外来打工者等,并将调研结果绘制成图表(图3、4)。

调研统计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居民对鹭江道天主教堂及周边绿地地块有机更新的公众参与度很高,从前期调研和对居民的访谈中得知居民对该地块的空间环境质量不够满意,认为教堂外部的城市绿地植物种类单一,场地内缺乏适合不同人群的休闲活动的服务设施;另外对天主教徒来说原天主教堂活动空间不足,缺少停车空间,且入口空间不明显。目前天主教堂已被拆除,基地内还遗存了一座神甫楼。本项目希望通过更新该重要文化生态斑块来提升周边社区活力,建立一个与教堂共生的社区中心,增加多元的社区功能,重塑社区的公共交往空间,提升空间环境品质,通过发展文化生态廊道串联周边其他文化生态斑块,逐步改善街区整体机能,激发旧城空间的持续更新。

3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鹭江道社区中心城市修补策略

根据前期调研和分析,从关联生态位的文化生态网络系统建构、文化生态要素保护更新和文化生态氛围的动态更新与保护3个层面对鹭江道社区中心进行城市修补,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修复、产业修复和人文生态修复等方法,对鹭江道社区中心进行功能调整和物质更新,将其定位为具有社区生活服务、宗教文化及休闲文化产业多元功能的文化生态斑块,并逐步形成规划成果。

3.1 关联生态位的文化生态网络系统建构

图3 鹭江道社区中心现状汇总

图4 鹭江道社区中心现状统计

图5 社区中心平面图(袁瑜绘)

城市空间的文化生态位是指空间在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位置,它不仅占有城市空间意义上的位置,还是地方历史文化的产物。更进一步,作为城市文化的集中表现,还包括与周边文化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15]。因此,对鹭江道社区的城市修补有必要从历史街区的范围来保护,应尊重鹭江道社区的文化生态基质,提取鹭江道社区空间平面肌理的组合方式,作为延续旧城空间肌理的元素,保留现有街巷的空间尺度和建筑形态;另外,发展社区重要的文化生态廊道,通过地面铺装、街道立面和景观小品等细节设计强化、凝练文化生态廊道,重构社区内富有特色的文化生态斑块,并串联成一个系统体系。

3.2 文化生态要素保护更新

不同于大拆大建式的旧城改造模式,鹭江道社区中心这一旧城空间文化生态网络系统中重要文化生态斑块的更新,注重的是单个空间场所改造对城市整体结构的连锁反应。这种渐进式的城市修补方式可以缓解旧城改造中的空间与经济问题,提高在旧城改造中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具体措施如下。

3.2.1 增加文化生态斑块的可达性

增加文化生态斑块的可达性,更容易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入和输出,保持斑块的活力。具体措施包括:1)优化道路结构,设置入口广场,使社区中心内部道路与外部街道连接形成连续通畅的道路网络;2)建地下车库,设置沿街停车带,增加停车位。

3.2.2 延续旧城空间肌理,强化旧城空间文化生态特征

总体布局尊重原街区空间肌理,以保留的历史建筑神甫楼为中心,东侧设计为宗教区域,西侧设计为社区中心和入口广场,建筑间相互围合形成一个尺度宜人的活动场所,提高城市活力。延续了该片区南洋骑楼建筑的风格,建筑高度为3层,建筑屋顶采用四面坡的形式,砖红色和米色为主要色彩,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图5、6)。

3.2.3 推进土地集约混合使用,文化产业功能有机更新

通过物质性的更新和功能性的调整对社区中心进行改造和完善,激发活力。

1)物质性更新:针对不同的历史建筑采取适宜的维护措施,如保护、修复、翻新、重新组建、转化、重建和复制[16]。对社区中心遗存历史建筑神甫楼的建筑质量进行评估,并进行修复和翻新。

2)功能性调整:指用新的功能替换已经不适用的功能,这样既能保留历史建筑,又赋予了建筑新的功能,使历史建筑焕发新的活力。将神甫楼改造为宗教文化展览馆,围绕神甫楼重建天主教堂和开放式社区中心。

增建的社区中心建筑包含了多种功能,一层有小型文化展览厅和厦门特色商业店铺,二层为社区共享图书馆和老厦门手工艺作坊,三层为各类兴趣活动作坊,由社区居民使用和维护,满足居民多样的活动需求。鹭江道社区由于紧邻中山路商圈,功能更新后与中山路商业街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山路商业街的压力。

3.2.4 植入文化景观,提升旧城空间绿地品质和功能

文化景观是城市生态文化体系的表现,是人们对城市空间的第一直观印象。在尊重和体现鹭江道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还需要赋予文化景观新的功能以满足人们现代生活需求,使该地文化生态景观得以延续发展。

设计通过广场-街道-微景观的形式将教堂、社区中心和商业街有机联系起来,采用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的形式提高社区中心的绿地率,并通过植物配置、公共艺术和休闲服务设施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前广场北侧保留了原有的大榕树,延续了场所记忆,南侧设计了儿童游乐区满足社区儿童活动需求,塑造了良好的入口形象;利用建筑屋顶退台空间,为居民提供场地栽种蔬菜;在教堂东面小巷的立面上,利用当地古诗词元素,设计富有地区文化内涵的浮雕墙;整个地块采用了波浪形的铺装形式,凸显了海洋文化,增加居民的认同感,使社区中心文化生态景观更具地域和传统文化特色。

图6 社区中心效果图(袁瑜绘)

图7 鹭江道社区文化生态氛围的保护和动态更新

3.2.5 搭建公共平台,促进公众参与

在设计前期引入政府、开发商和社区居民三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商讨,政府协调多方利益,开发商以服务获得营利同时反哺社区,居民被赋予项目改造参与的权利,三方共同缔造美好的社区环境。社区中心建成后,社区引导居民使用和管理,培养居民的归属感和社区精神。

3.3 动态更新和保护文化生态氛围

鹭江道社区中心功能改造完成后,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动态地创造和保护这里的文化生态氛围。文化生态氛围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5],其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与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联系紧密。不同基质的文化生态氛围会塑造出不同特色的旧城空间,这也是旧城延续其历史文化的生态基础。

政府一方面应对社区中心周边的环境进行进一步的系统整合和优化,制定实施策略,另一方面对建设活动及时监督和评估,为后续更新建设打好基础。下一步应加强鹭江道社区中心与中山路商圈2个生态斑块之间的联系,通过发展二者间的主要街道——开禾路这一生态廊道,将沿线文化生态斑块(第八海鲜市场、洪本部等)重构并植入新的功能,并增加新的文化场所予以强化串联,形成一定的文化商旅氛围,有效提高整体区域文化生态的连通程度,使更新不断从局部推动到更广泛的范围(图7)。同时,加强推广鹭江道社区的历史文化,提升当地节日活动的影响,如举办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妈祖文化节;借助媒体的宣传力量增加鹭江道社区的知名度,报道与展示鹭江道社区的保护与活化过程,从而强化鹭江道社区的历史文化氛围。

4 结语

旧城区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是城市文化的传承者,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本文将文化生态学理论引入旧城街区修补工作中,通过鹭江道社区中心改造的实践研究,从中提炼出旧城的历史文化生态特征和构成要素,建立基于文化生态核心价值的城市修补体系,注重旧城空间文化生态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动态性。与单一侧重物质空间层面的规划策略相比,基于文化生态学的旧城保护更新更强调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旧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管理等各个方面人文要素的综合作用,注重居民的社区参与,培育社区精神。对于旧城空间而言,通过文化生态网络系统的构建、重要文化生态斑块的保护更新,以及文化生态氛围的动态更新与保护3个层面可以确保旧城区空间的有序更新,渐进式地激发整个旧城的新一轮健康发展。

文化生态学应用于不同地区的更新改造时,应尊重具有地方特色的更新理念和实施途径,最终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我们所探讨的设计模式和研究方法皆意在继承旧城的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进行有机更新,赋予传承新的内涵。新的设计研究模式和方法还不完善,仍然需要从认知、理论、技术方法以及实施等多个层面做更多新的探索。鹭江道社区中心的改造设计为文化生态学理论在旧城修补设计中的应用和旧城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旧城斑块空间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空间是什么?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旧城改造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秋日忆绍兴
创享空间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high school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