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鸿
《阴思鬼限》俄藏编号A32(3),金代写本,《俄藏黑水城文献》第5册收录①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黑水城文献》第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25页。。孟列夫《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最早对该文献著录:“第22-33面,《阴思鬼限》。”“驱赶恶鬼的咒语,楷书,面5行,行14-16字,有首题,从‘阴思鬼限少人知’到‘日受患者其轻重’。”②[俄]孟列夫著、王克孝译:《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3页。从“阴思鬼限少人知”到“日受患者其轻重”是两面一整页,孟氏这一判断有误,实际上后面的两面一整页也属于《阴思鬼限》,已有学者指出③李冰:《俄藏黑水城汉文占卜文献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29—31页。。近年来,学界相关研究中,对《阴思鬼限》多有涉猎,有的运用训诂学方法对该文献中难以通读之处进行审音、辨形,以求文义通顺④张秀清:《俄藏黑水城易类文献疑难词句解读》,《励耘学刊(语言卷)》2013年第2期,第75—82页。,有的认为该文献是以《佛说寿生经》为中心的寿生礼忏文的组成部分⑤韦兵:《俄藏黑水城文献〈佛说寿生经〉录文——兼论十一—十四世纪的寿生会与寿生寄库信仰》,《西夏学》第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92—99页。有的主要考察该文献后半部分中干支与中医脏腑的对应关系,认为其与中医运气理论有关⑥李冰:《俄藏黑水城汉文占卜文献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29—31页。。这些研究都忽略了“鬼限”的实质是禄命神煞,就《阴思鬼限》来说,该文献包含五行寄生十二宫、范围数推纳音、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等数术与中医学理论,是一件非常特殊的占卜文献,与《佛说寿生经》并无关系。为此,本文利用中俄人文合作研究项目组提供的《阴思鬼限》彩色图板,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阴思鬼限》蕴含的数术思想与中医学思想,梳理“鬼限”之法的历史流变及其反映的的社会民生问题。
为了便于讨论,兹录文校勘如下:
陰思①“思”应作“司”。“鬼限”为推人生死之法,乃阴司执掌。此件文书后文《佛说寿生经序》有“右伏以人生在世阴司所注”之句,可证。鬼限
阴思鬼限少人知,先上年命歲干脂②“脂”应作“支”,天干地支之意。。
栴筭常加一十七,在何宮內最相宜。
旺相胎沒无余是,囚此③张秀清《俄藏黑水城易类文献疑难词句解读》引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一四太常寺:“又视卦之八气、王相、囚死、胎没、休废及飞伏、世应而使焉。”可知“此”应作“死”。病重也可憂。
就中休非④张秀清《俄藏黑水城易类文献疑难词句解读》引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一四太常寺:“又视卦之八气、王相、囚死、胎没、休废及飞伏、世应而使焉。”可知“非”应作“废”。兼逢鬼,便排車馬付荒丘。
年記⑤“记”通“纪”。二十宜旺相,四十胎沒子湏憂。
六十死囚應當差,男嫌二八女嫌三七古今留。
若乎筭位都除盡,無立畢死不湏求。
價⑥“價”通“假”。令丁酉生人,乙丑年小運。
甲午、壬午月壬申日受患,看其輕重。
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
丁壬卯酉六,戌巳辰戌五①根据天干地支的排列关系,此处“戌巳辰戌五”应作“戊癸辰戌五”。,己亥四来人。
子午少陰君火浸,陽明卯酉噪②“噪”通“燥”。逢金。
辰戌大陽③“大陽”即“太陽”。居寒水,己亥厥陰風木林。
丑未大陰④“大陰”即“太陰”。居湿土,壬申相火少陽林。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傍。
庚誰⑤[宋]徐升编,李峰注解:《溯海子平》卷三《论疾病》,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379页,“甲肝乙胆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辛属肺,壬是膀胱癸肾藏。”可知此处“谁”可作“是”解。大腸辛肺是⑥“隻”应作“是”,图版中原作“肺是”,旁加倒乙符号,故此句应为“庚是大腸辛是肺”。,壬中傍骨⑦明代万民英《增广校正三命通会》卷七《论疾病·先知五脏六腑所属干支》:“歌曰: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辛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又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十二经纳干支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可知此处“傍骨”应作“膀胱”。癸腎堂。
《阴思鬼限》分为四部分,每部分推算方法各异,但都围绕“鬼限”展开。在传统命理学中,“鬼”、“神”均指从“理”、“气”、“数”理论推演出的“天干”与“地支”的组合关系。按照五行生克的理论,有助于自身生日的干支定名为“神”,有害者称“鬼”称“煞”。⑧何丙郁:《古籍中的怪异记载今解》,见《中国传统科技文化探胜——纪念科技史学家严敦杰先生》,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43页。唐宋时期,三命术、子平术兴起,这种占卜理论重视人的生辰八字,认为命主的四柱八字与“大运”、“流年”发生合、会、刑、冲、害等关系后,人的命运就会发生重大变化,其中对人有妨害的命理因素称为“禄命神煞”。神煞又称“神杀”,诸如官符煞、病符煞、死符煞、丧吊煞、日刑煞等⑨[明]万明英著,郑同点校:《增广校正三命通会》卷三《总论诸神煞》,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102—103页。,这些都会致人横死,“鬼限”即是一种神煞。《阴思鬼限》根据四柱八字、年命纳音五行,以及流年运势推算“鬼限”,并且结合了中医学理论,进一步推算命主逢“鬼限”时患病的脏腑,这与中国古代社会预测疾病、寿命的占卜传统一脉相承,是传统命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阴思鬼限》的第一部分,从“阴思鬼限少人知”到“甲午、壬午月壬申日受患,看其輕重。”这部分是根据命主的八字干支,结合五行“旺相休囚死”五种状态,配合卦之八气和寄生十二宫来推算鬼限。所谓“旺相休囚死”是指天干、地支以及八纯卦在一年四季中的五种不同状态。寄生十二宫是指五行在十二个月中的发展变化过程,又叫十二运,是指用绝、胎、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表示人或事物从虚无到孕育、出生、成长、发展、成熟、担当大任、强盛、衰败、再衰败、死亡、归墓等十二个阶段。①[唐]李林甫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一四《太常寺》条,中华书局,2014年,第413页,曰:“五行十二气,一曰受气,二曰胎,三曰养,四曰生,五曰沐浴,六曰冠带,七曰临官,八曰王,九曰老,十曰病,十一曰死,十二曰葬。以占之……又视卦之八气、王相、囚死、胎没、休废及飞伏、世应而使焉。”;[明]万明英著,郑同点校:《增广校正三命通会》卷二《论五行旺相休囚死并寄生十二宫》,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56页,云:“人虽灵于万物,命莫逃乎五行,斯言尽矣。夫五行寄生十二宫,长生、沐浴、冠带、临宫、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循环无端,周而复始,造物大体与人相似,循环十二宫,亦若人世轮回也。”《阴思鬼限》根据生辰八字排流年大运,同时配合十二宫,看命主在何宫内,以此推测寿夭祸福。“就中休非兼逢鬼,便排车马付荒丘。年记二十宜旺相,四十胎没子湏忧。”指五行休废时流年又逢鬼限,便有性命之忧。二十岁时五行应该旺相,如果四十岁五行处胎没,也属于鬼限。“六十死囚应当差”指六十岁时年老体衰,五行处死、囚正合时宜。“男嫌二八女嫌三七”是指男女的生命周期为男八女七,此说法出自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②《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岐伯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见吴润秋总编:《中华医书集成》(第1册),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页。,此处即指男子二八之岁、女子三七之岁都是易逢鬼限之年。最后一句是“價令丁酉生人,乙丑年小運。甲午、壬午月壬申日受患,看其輕重。”这是为了增强说服力用以验证吉凶而专门附录的具体推算事例。
第二部分是从“甲己子午九”到“己亥四来人”。这段口诀中的干支数字为先天范围数,又称太玄数,在传统数术与中医学中应用广泛。范围数是根据《周易·系辞》之理,“以干支配合先天后天成数,取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之数为先天,为‘范’;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数为后天,称为‘围’,起于一百一十一数而极于二千三百五十四数。”③古健青、张桂光:《中国方术大辞典》,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655页。是一套以四柱八字为依据,推算命主人生顺逆起伏的算命术。范围数最早见于扬雄《太玄经》,《太玄集注》卷八《玄数》云:“子午之数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甲己之数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④[汉]扬雄著,[宋]司马光集注、刘韶军点校:《太玄集注》卷八《玄数》,中华书局,1998年,第201-202页。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Инв.Nо.8082号写本有同样的西夏文歌诀,聂鸿音先生认为是推算流年的方法⑤聂鸿音:《西夏文献中的占卜》,《西夏研究》2015年第2期,第3-14页。。《阴思鬼限》的这部分口诀不是推流年的方法,而是推算命主的纳音五行以及下文“五运六气”。纳音五行是根据阴阳五行、十二律吕、六十甲子相配合后的新五行,共三十组。⑥[宋]沈括撰,金良年点校:《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中华书局,2015年,第48页,论纳音云:“六十甲子有纳音,鲜原其意,盖六十律旋相为宫法也,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按照纳音五行理论,每个人因为生辰八字的干支,会有属于自己的纳音五行,如“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纳音五行会对命主的福禄贵贱、寿命长短、运势盛衰产生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命理元素。⑦[明]万明英著,郑同点校:《增广校正三命通会》卷一《论纳音取象》,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15页,曰:“杂比然后为音,故以日辰错综,纳甲以成五音,以取六象,于是三才备而五行无余蕴矣。以干为禄,定贵贱;以支为命,定修短;以纳音为身,察盛衰。人得禄命身俱旺相,三才有气,主快乐长寿;若值死绝休囚,三才无气,必为尘埃困窘之命无疑。”“甲己子午九”,“九”在后天卦数中为离卦,离为火,火能生金,所以甲子、乙丑为“海中金”,这是范围数推算纳音五行的具体方法。这一部分是对按纳音五行寄生十二宫以及五行旺相休囚死推鬼限的补充说明。值得注意的是,这段口诀在中医学中属于“灵龟八法”,应用极为广泛,元代名医王国端《飞腾八法起例》就有“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戌癸辰戌五,己亥属之四。”之说①[元]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见[清]纪晓岚:《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4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97页。。
第三部分从“子午少陰君火浸”到“壬申相火少陽林”。这部分涉及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五运六气”,简称“运气”。宋沈括《梦溪笔谈》云:“医家有五运六气之术,大则候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小则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②[宋]沈括撰,金良年点校:《梦溪笔谈》卷七《象数一》,中华书局,2015年,第68页。“五运”指五行之气的运行,包括丁壬木运、戊癸火运、甲己土运、乙庚金运、丙辛水运。“六气”指阴阳二气的细化,包括三阴、三阳,合称六气,一阴为厥阴风木之气,二阴为少阴君火之气,三阴为太阴湿土之气,一阳为少阳相火之气、二阳为阳明燥金之气、三阳为太阳寒水之气。③马保平:《古方术研究导引》,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3页。需要注意的是,“五运六气”也是根据先天范围数进行推算的。例如“甲己子午九”,“九”数为离卦,离为火,可推出“子午少陰君火”。五运六气出自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④《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云:“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其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见吴润秋总编:《中华医书集成》(第1册),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8-69页。,中医学认为,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遵循着温、热、凉、寒的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对人体的气血、经络、脏腑、阴阳均有一定影响,主要包括六气的病因作用、疾病的季节倾向、不同地区气候及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五运六气用天干确定当年的中运之气,用地支确定流年司天、在泉之气,通过干支间的制约关系,推测未来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第三部分五运六气根据五行的转化和阴阳二气的消息,进一步推算每年的气候和疾病。这表明在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的古代,疾病作为影响人们寿命的重要因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四部分为“甲膽乙肝丙小腸”至“壬中傍骨癸肾堂”四句。这一部分同样源于中医学,称为“子午流注”,子午流注包括纳甲法与纳子法,此处口诀为纳甲法,又称十二经纳天干法⑤[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五《十二经纳干支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153页,云:“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中医学认为人体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在不同的时间内会有相应的盛衰变化,人体脏腑与五行相对应,按照阴阳五行生克规律,可以预测某一时刻身体发生病变的脏腑,从而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针灸治疗。尽管子午流注理论出现较早,《黄帝内经》中已有涉及,但直到宋、金时期干支学说盛行以后,子午流注才逐渐由理论走向临床应用,如宋代《圣济总录》首载六十年运气图,并提出医治疾病“必先岁气”。金代何若愚撰写、阎明广注释的《子午流注针经》,首先提出了子午流注的名称,系统论述子午流注纳甲法,从而确立了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体系。①高树中、杨骏主编:《针灸治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第194页。“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傍。庚誰大腸辛肺是,壬中傍骨癸腎堂。”是指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每一个天干各自代表一日,也代表不同的脏腑,其中单数为阳为腑,双数为阴为脏②[金]阎明广编著,李鼎、李磊校订:《子午流注针经》卷上《流注指微针赋》,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5页,云:“况乎甲胆乙肝,丁心壬水。甲胆乙肝者,谓五脏五腑,拘之十干,阳干主腑阴干主脏。故《天元册》又曰:胆甲,肝乙,小肠丙,心丁,胃戊,脾已,大肠庚,肺辛,膀胱壬,肾癸。五脏五腑,收血化精合处,便是三焦包络二经元气也,合为十二经遍行也。贾氏各分头首,十日一终,运行十干,皆以五子元建日时为头也。”。具体来讲,若某日天干为甲时,为胆经主气,病变在胆经,乙日肝经主气病在肝经,以此类推。针灸治疗时,还需要纳子法相配合,具体推算某日某时经络流注的具体脏腑。《阴思鬼限》中并无纳子法,可见只是为了预测病变的脏腑,不同于医家的临床治疗。这部分纳甲法歌诀从《阴思鬼限》的前三部分承接而来,在灵龟八法、五运六气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算鬼限到来时人体发生病变的具体脏腑,也可能是为了提前预测疾病以预防保养,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愿望。
唐宋时期,禄命之术有了较大发展。唐人李虚中提出了以年、月、日、时四柱八字来推算禄命的理论,这一理论经过宋代徐子平、徐升二人的继承发展,成为命理学中的主流,尤其是徐升《渊海子平》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命理学史上八字论命模型的正式形成,子平术开始大行于世。③陆致极:《中国命理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3—86页。宋人廖中《五行精纪》收录唐宋命书五十余部,鬼限便最早见于《五行精纪》所收录的《三命通照神白经》中:
人过鬼门,气度消关。
火忌申酉亥(甲申、乙酉、癸亥),金嫌亥子丑(乙亥、戊子、己丑)。
水忌寅卯巳(戊寅、己卯、丁巳),土怕寅卯巳(庚寅、辛卯、丁巳)。
木怕巳午申(辛巳、甲午、壬申),更若逢阴鬼,寿算永不停。
艰辛尤住世,发即祸来寻。若人逢此地,不请怨天文。④[宋]廖中著,郑同点校:《五行精纪》卷三一《论寿夭》,华龄出版社,2017年,第243页。
此处“阴鬼”即是“鬼限”,是根据纳音五行和生辰八字推算鬼限神煞出现时命主的寿命。如果四柱八字中有鬼限,命当早亡;如果流年大运中又见到鬼限,人即立死。《三命通照神白经》中“气短法”①[宋]廖中著,郑同点校:《五行精纪》卷三一《论寿夭》,华龄出版社,2017年,第243页。亦提到鬼限:
鬼限生来有所忧,预知人死向斯求。金哥出去休骑马,火弟归来莫跨牛。
木遇鼠蛇须走远,水逢鸡子也堪愁。土人更切防猪兔,难保年光到白头。
受气重重鬼莫临,四柱交加岂可亲。时兼本命还相遇,富贵之中寿不存。
生日对时人短命,生日对月亦复是。此乃人间短命法,人生值此少年纪。
如寅年、申月、午日、子时,是也。又日与时对,更被时克者,是也。
生日对时人促寿,日时相冲寿不长。天罡空亡难保守,定知恶死路头亡。
此“气短法”是根据人的纳音五行,配合年份的生肖来推算鬼限,原理与第一种大同小异,都是根据人的纳音、生辰干支、四时干支、流年大运等命理元素的互相关系,推算鬼限神煞,也就是推测人是否有中年死亡之兆。
《三命通照神白经》中虽然明确出现鬼限及具体的推算方法,但只是推算命主的夭寿,没有其他内容,而《阴思鬼限》中则出现大量中医学理论,并且与数术理论相结合,不仅推算命主寿命,更进一步推算命主患病的具体脏腑。这一点不难理解,首先,《五行精纪》卷三一《论寿夭》前一篇即为《论疾病》,且鬼限推算的是命主中年死亡之兆,而古代致人早夭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各种疫疾;其次,中医理论与数术理论原本就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都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天人相应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可见,中原地区的推鬼限法传入黑水城地区后有了新的发展,推鬼限法和中医运气、流注等理论在《阴思鬼限》中巧妙结合起来。
明代赵迎《兴灾人元鬼限》②[明]赵迎:《范围数》,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95册),齐鲁书社,2001年,第232页。与《阴思鬼限》颇为相似:
冥司鬼限要君知,先下病人二至支。
以数病者得病日,虚加十七定因依。
以九除之不尽者,一四五六任从医。
男逢二八女三七,命短如何救得伊。
人元鬼限切须知,先定流年干与支。
次下月建初病日,九九除之察隐徵。
若逢四九多平善,一六淹流病可医。
男见二八女三七,数尽共同事可悲。
每年加十七以九除之,男忌一八、女忌三七,除尽即死。
《兴灾人元鬼限》与《阴思鬼限》的第一部分内容大致相同,二者的文体都是七言韵文。《兴灾人元鬼限》中“冥司鬼限要君知”、“先定流年干与支”、“男逢二八女三七,命短如何救得伊”三句与《阴思鬼限》“阴司鬼限少人知”、“先上年命岁干支”、“男嫌二八女嫌三七”文义相同,且均以“加十七”起算,推算的结果分别为“除尽即死”与“除尽无立毕死”,可以说《兴灾人元鬼限》是《阴思鬼限》的简化版,虽然《阴思鬼限》中丰富的中医学理论在《兴灾人元鬼限》中已荡然无存,但二者所体现的数术思想一脉相承,都是用年命干支推算禄命神煞,从而预测寿命。
明代万明英《三命通会》卷二《论人元司事》对“人元”有详细解释:“太始既肇,裂一为三,倏忽乃分,天得之而轻清为阳,地得之而重浊为阴,人位乎天地之中,禀阴阳冲和之气。故此轻清者为十干,主禄,谓之天元,重浊者为十二支,主身,谓之地元,天地各正其位,成才于两间者,乃所谓人也。故支中所藏者主命,谓之人元,名为司事之神,以命术言之为月令。”①[明]万明英著,郑同点校:《增广校正三命通会》卷二《论人元司事》,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49页。万明英明确指出,“人元司事”是指月令,即阴阳二气在四季中的消息变化,其依据是五行寄生十二宫和“运气”,旨在说明“五行生死进退之玄机”②[明]万明英著,郑同点校:《增广校正三命通会》卷二《论人元司事》,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50页。。《兴灾人元鬼限》以“人元”为题,与《阴思鬼限》的数术原理殊为一致,并且《兴灾人元鬼限》中“得病日”、“病可医”等字句明确表示此为占病之法,与《阴思鬼限》一样,都是为了推算命主的疾病寿夭。这表明,唐宋以后流行的命书中,鬼限之法是较为流行的占病方法之一,并且直到明清时期仍有流传。
检诸史籍,“鬼限”仅《三命通照神白经》、《阴思鬼限》、《兴灾人元鬼限》三例。比较三者的文本差异,我们可以看到,历经唐宋、夏金元、明清,尽管“鬼限”的内涵并无变化,但具体的操作方法在《阴思鬼限》产生以后有了显著不同,围绕鬼限,占疾病法与占寿命法进行了多次分化与组合,在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第一个阶段即三命术初步形成的唐宋时期,占疾病法与占寿命法相互分离,如《渊海子平》所载占疾病是看五行冲克衰旺,占寿元则是看禄命神煞③[宋]徐升撰,李峰点校:《渊海子平》卷二《论劫财》,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240—242页。,而《五行精纪》在论疾病与寿夭时同样如此④[宋]廖中著,郑同点校:《五行精纪》卷三一《论疾病》《论寿夭》,华龄出版社,2017年,第240—242页。,因此《神白经》中推鬼限法相对简易,只是单纯推算神煞的数术方法。第二阶段的夏金元时期,《阴思鬼限》中融入了大量中医学内容,占疾病与占寿命法合二为一,于占卜方法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数术理论与中医学理论互相吸收借鉴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阴思鬼限》表明,中原的数术与医学知识在边远的黑水城地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第三阶段是明清时期,这一时期鬼限之术继续流传,但此时占疾病与占寿命法又一次发生分离,不同于唐宋时期的是,此时的占疾病法在以五行冲克衰旺为主的同时,保留了金元时期的中医学理论,如明代万明英《三命通会》在《论疾病》的开篇就摘录了一大段歌诀,其中包括《阴思鬼限》中的“子午流注”,并且字数更多,论述也更详尽。①[明]万明英著,郑同点校:《增广校正三命通会》卷七《论疾病》,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249页。可见在三命术的发展过程中,术士对占疾病法不断调整和修正,显然,将中医学理论并入占疾病法更为合理,正如《三命通会》所讲:“人病百端,理无二焉,望闻问切,乃医家之妙运;生克制化,为术士之玄微。若能参究根源标本,不离斯法。”②[明]万明英著,郑同点校:《增广校正三命通会》卷七《论疾病》,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250页。而《三命通会》在《论夭寿》中例举大量禄命神煞以论说寿命,并且收录了《神白经》中关于鬼限的全部内容,与宋代廖中的《五行精纪》并无二致。③[明]万明英著,郑同点校:《增广校正三命通会》卷七《论寿夭》,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253页。此时的鬼限之法,再次剥离了有关占疾病的医学内容,回复到产生初期的形态,即运用禄命神煞推算寿命。由此可见,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化中,《阴思鬼限》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为我们考察辽宋夏金时期黑水城地区的社会民生状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反映出了唐宋到明清中国思想史上数术理论与医学理论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从《阴思鬼限》的笔迹来看,这件类似摘抄笔记的文书,是普通百姓日用之物,摘抄目的自然是为了指导日常生活、趋吉避凶。《阴思鬼限》后接《推生儿女法》,很可能当时的民众在孩子出生后,即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推算鬼限。黑水城出土西夏文献《番汉合时掌中珠》中有“儿女了毕,方得心定”④[西夏]骨勒茂才撰,黄振华、聂鸿音、史金波整理:《番汉合时掌中珠》,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页。之句,《圣立义海》有“养子忘命”⑤[俄]克恰诺夫、李范文、罗矛昆:《圣立义海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页。的记载。中国藏黑水城出土M1·1305[F14:W2]号文献《方术册页》中有多种助产妇顺产的巫术⑥杜建录总主编:《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释录》第10册,中华书局,2016年,第103页。,由此可见,西夏妇女在生育与抚养孩子过程中的艰辛。中古时期,因为婴幼儿夭折率很高,民间产生了“小儿关煞”的说法,如《渊海子平》中的“小儿关煞例”⑦[宋]徐升撰,李峰点校:《渊海子平》卷三《论小儿关杀例》,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372页。,认为孩子出生以后会面临诸多劫难,甚或危及生命,即便成年,也会时常面临各种疾疫的威胁,这与“鬼限”有相似之处。因此,民众寄诸神道,通过占卜来预测夭寿祸福,反映了民众祈求健康长寿、子孙繁茂、家族兴旺的愿望,这是当时医疗落后,民众生命安全无法保障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阴思鬼限》等占卜术能流行的社会基础。
《阴思鬼限》包括五行旺相休囚死并寄生十二宫推鬼限法、范围数推纳音法、五运六气及子午流注等理论,四部分环环相扣,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其实质是天人相应和阴阳五行思想指导下依据数术、历法、中医知识,结合八字神煞来预测寿命与疾病的占卜歌诀,这一占卜方法与中原地区流行的占病术属于同一系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延续性。《阴思鬼限》的特殊之处在于将占卜方法与医学理论相结合,用来推算个人患病的时间及患病脏腑,从占卜方法讲,可以说是一种创新,反映出辽宋夏金时期黑水城地区吸收了中原的占卜知识与医学知识,也反映了当时一般民众在卫生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疾疫时有发生的情况下,祈求健康、追求长寿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