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建都兴庆府98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9-12-18 04:38刘媛媛
西夏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西夏文西夏文书

刘媛媛

2018年10月19日—21日,由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主办的“西夏建都兴庆府 9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文博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共提交论文70余篇。会议分为历史文献、语言文字、文化考古三个小组围绕西夏社会历史、文献整理、语言文字、考古与地理、宗教与艺术等多方面内容展开了广泛讨论。

一、西夏社会历史

在此次会议中,有关西夏社会历史研究的文章共有17篇,涵盖了西夏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从多个侧面对西夏社会历史进行了全方位探讨。

杜建录《陕西横山出土〈故野利氏夫人墓志铭〉初探》在对《故野利氏夫人墓志铭》进行录文的基础上,就志主之夫的姓氏、党项拓跋氏的婚姻关系、墓志中的职官、墓志铭作者等问题作了讨论,丰富了早期党项历史研究。刘双怡《府州折氏与夏州李氏不同发展轨迹再探》以传统汉文文献为研究基础,从两州首领的素质与决策水平、历代政权对两个氏族的政策两方面分析了两州不同的发展轨迹。陈岑《西夏王号性质考略》通过系统的整理与考证,将西夏王号区分为三种性质,认为西夏早期只有王号无王爵,院王、双国号王受到了辽代制度的影响,其余王号皆是效仿中原王朝册封王爵。邵婵《故俗与性质:西夏统治者的文化统治策略论略以——〈圣立义海〉为中心》通过对《圣立义海》中所蕴含的原始党项民族习俗观念与汉族、其他民族文化的对比分析,探究了西夏的文化统治策略。刘维栋《西夏上层的精神揣测——以发愿文为中心》依据发愿文资料对部分未知的发愿者的身份、族属作了推测,探讨了西夏上层发愿文中所包涵的精神特征。陈玮《新见北宋保宁院山寺党项民众建塔碑研究》考证出甘肃省东华池塔第二层西南面碑刻所记载的民众姓名除汉人外多为党项人,党项人和汉人在共同佛教信仰的感召下一起建塔,反映了佛教的流行和佛教对北宋西北边境族际交流的促进作用。邓文韬《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元代西夏遗裔题记及其史料价值初探》对千佛崖石窟元代西夏遗裔题记内容和史料价值进行了探讨,证明了在西南地区活动的元末西夏遗裔仍然传承着本民族的佛教信仰。

除此之外,与会学者们还从法律、经济、战争、婚姻等不同侧面探讨了西夏的社会历史问题。戴羽《西夏罚金刑研究》以西夏法律文献中的罚金刑为研究对象,总结出西夏罚金刑主要包括罚钱、罚马、罚铁、罚俸等四种类型,西夏罚金刑是在唐宋赎刑的基础上根据本国少铜多马的实际情况所作的变通。高仁《游牧民、部落与国家:西夏官营畜牧体系新探》运用历史考证、对比研究、计量分析等方法,借助“游牧学”等理论及调查案例,考察了西夏官牧体系、牧场组织结构与唐宋制度的渊源,并根据《天盛律令》中的有关规定,分析了西夏特有的经济关系和官牧体系经营流程,最后宏观探讨了游牧经济基础在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和运转中的重要作用。陈德洋《辽兴宗时期辽与西夏战争琐议》通过分析辽兴宗时期,辽与西夏战争的原因、经过、进军路线,指出这一时期的辽夏之战实质上是双方国家正统意识加剧的结果,根本原因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蔡彤华《西夏伦理道德、婚姻观探究》简要梳理了西夏的伦理道德、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初步探讨了西夏伦理道德体系规范完备、民族特色浓郁、阶级对立明显、多种文化交融、多层复合的特点。

二、文献整理

西夏学是因出土文献而形成的新学问,西夏文献是本届会议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共收到文章24篇,考察了萨满教材料、佛教文献和世俗文献。

Kirill Bogdanov《Shamanistic text from Tangut collection of IOM RAS: results of preliminary study》初步介绍和考察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西夏萨满教资料的收藏情况。

佛教文献方面。孙伯君《西夏文〈菩萨心及常作法事〉:西夏应天元年(1206)藏传佛教实修仪轨的罕见译刻本》采用四行对译法对西夏文藏传佛教经典译刻本《菩提心及常所作法事》全文进行了标音、对译和翻译,探讨了西夏晚期的佛教面貌,提出西夏文《菩提心及常所作法事》当是指导修法的念诵文本,为我们了解藏传佛教“发菩提心”在西夏的具体修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文本。孙昌盛《〈胜住仪轨〉夏藏文对勘研究》利用藏文底本对俄馆藏编号N0.0810西夏译本《胜住仪轨》后2叶半内容进行了对译解读,着重考释了西夏本题记中的三位著译者的身份,最后总结讨论了西夏胜住法仪类佛教文献和仪轨。喻晓刚《西夏文〈真道照心〉及辽、西夏禅宗传承》在对西夏文《真道照心》进行翻译解读的基础上与《解行照心图》、《洪州宗师教仪》内容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该文本与其他西夏禅宗文本的基本旨趣基本一致,进一步佐证了西夏汉传佛教禅宗的特色。文志勇《西夏文〈华严经〉帙号考》对黑水城、灵武出土的西夏文《华严经》使用的帙号进行了考证,对比讨论了夏、汉文本《华严经》帙号的异同。孙飞鹏《吐鲁番博物馆藏西夏文残件考》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对出土于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的一件西夏文残件与敦煌藏《诸密咒要语》共有的若干字符进行了比对分析,证明了两者采用了同一批活字印模所印,又比较了两者的版式特征及内容,认为该残件与敦煌藏《诸密咒要语》为同一佛教文献。李语《英藏、中藏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残片考补》利用中国藏西夏文献中的《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下卷》,对英藏黑水城文献第5册中的6纸佛经残片进行了定名与考释,对中藏第16册中的《种咒王阴大孔雀明王经》残片进行了考释,对比发现三者内容完全一致,应判定为同一版本。

世俗文献方面。陈广恩《黑水城出土俄藏西夏文2554号文书的断代问题——围绕〈事林广记〉的考察》通过对文书内容的分析研究,阐明了该文书所体现出的元代社会信息,并结合《事林广记》的改编流传情况,认为文书与《事林广记》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推测2554号文书为元代而非西夏时期的文书。佟建荣《黑水城汉文文献残页提名补考》通过黑水城文献之间的对比,定名了一些残页并修正了几件残页的原有定名,强调了文献对比对文献残页题名考订的价值。陈瑞青《简论西夏“军籍”文书的性质及其价值》重新考证了黑水城出土的、原被定名为军籍的7件文书,通过对文书内容、形式、性质的分析,提出这类文书属于首领汇报军抄人员、装备等情况的军抄公文,并依据吐鲁番文书的定名原则对文书进行了重命名,探讨了文书的学术价值。王龙《西夏法律文献〈法则〉定名献疑》梳理了“法”与“式”的词源、含义,并举例说明了西夏佛典中“矖篔”的常见用法,同时参考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表现形式,提出应将“矖篔”定名为“法式”而非《法则》。李晓明《甘肃省博物馆藏西夏文诗歌残篇考》通过内容释读将原定名为佛经的G21·045[13201]号西夏文残页重命名为西夏文诗歌作品,并从版式特征、出土地、诗体内容、结构等方面与《劝世诗》残页G21·002[13202]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对现有西夏文诗歌文献的版式进行梳理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两者不仅是同一版式的诗集或歌谣,还是一种新的版本和孤品,最后借助对《劝世诗》残篇内容特征和押韵特点的分析,探讨了西夏诗歌文学的创作与体例特征。张九玲《定州佛像腹中所出西夏文〈十三经〉残片补考》参照敦煌汉本P2003、S3147等对定州所出西夏文《十王经》残片进行了翻译解读,并与俄藏《十王经》进行了对勘,考证出残本与存世的汉文本和西夏文本《十王经》、俄藏本《十王经》均有较大差别,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全新译本。

除了对文书版本、性质的分析,还有文书内容的解读、复原和比较。黎大祥《甘肃武威亥母洞石窟寺西夏汉文“宝银”记账单考释——兼谈西夏使用白银的相关问题》分析了武威亥母洞石窟寺1号洞窟出土的一件西夏汉文“宝银”记账单,认为账单反映出西夏时期亥母洞石窟寺佛教盛兴、经济发达,并梳理了西夏境内白银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现状,认为该记账单为研究西夏白银使用情况和寺院经济提供了新的史料参考和证明。田晓霈《黑水城出土一件西夏文典身契研究》考释了目前所见的西夏文献中唯一一件以人口为质押物的典身贷粮契,并考察了西夏与唐宋人口质典情况的异同。杜艳梅《黑水城出土一件天庆某年五月贷粮契约考释》对《俄藏黑水城文献》中刊布的一件贷粮契文书内容进行了释读,考证了立契时间,讨论了契约所反映的借贷利息问题。周泽鸿《俄藏黑水城文献A32(3)号文书〈阴思鬼限〉释论》通过对《阴思鬼限》内容的详细考释,认为该文书为日常百姓所利用古代历法和医学知识、结合阴阳五行与八字神煞来预测疾病与寿命的占卜歌诀,反映了十二世纪黑水城地区的社会生活状况。宋坤《黑水城出土〈桑哥失里大王分例羊酒文卷〉复原与研究》梳理了《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归入桑哥失里大王分例羊酒类文书的18个编号文书,在对文书进行内容复原和缀合的基础上,还原了正常状况下元代诸王分例羊酒的一次申领、放支过程中所涉及的四件文书书式,分析了文卷中所反映的元代诸王妃子分例制度和元代文书制度,为学界缀合复原元代文书提供了一个范例。罗海山《汉夏契约文书“立契理由”之比较探源》通过比较西夏契约文书和传统汉文契约文书、8-10世纪敦煌契约文书立契方式和立契理由的不同,认为唐中叶以后敦煌契约文书的体现了中国法律传统中的“扶弱济贫”倾向,而西夏契约文书中立契理由普遍缺失、以第三方的语气书写,保持了契约文书的本质特征——公平,并据此讨论了中原儒家文化对西夏的影响。

三、语言文字

西夏语言文字研究也是关注重点,共有文章7篇,其中语法方面2篇,语音方面1篇,语汇方面4篇。

语法方面,林英津《夏梵藏文对勘,说西夏语的引语标记》通过夏梵藏文对勘考证了部分西夏字,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西夏语言宏观的理论性问题,提出由于西夏语动词后置的语序,一个西夏词放在最后不一定就是一个标记,也有可能是一个实意动词。张永富《西夏语的禁止式标记》通过与藏缅语族诸语言的比较研究,指出了西夏语的否定式标记与禁止式标记,并进一步提出了西夏语命令式前缀的猜想。

语音方面,张竹梅《说说西夏韵图〈五音切韵〉的韵等问题》通过《五音切韵》一百零五韵图各韵字所对应汉字音韵的考察研究,考证出《五音切韵》与汉语韵图如(《韵镜》《七音略》之类)的差异,即《五音切韵》表现出“西夏语韵分三等”、“以韵分图,按栏布等”,汉语等韵图则是“以摄分图,以等入栏”。

语汇方面,贾常业《〈义同〉中的并列词及其意义》对《义同》甲种本中91对并列词进行了释译,认为《义同》中的“清浊”指字义的褒贬,反映的是西夏人的世界观以及对事物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是西夏人伦理道德的评价标准,而不是音韵学上严格意义的清声和浊声。段玉泉《国图藏〈金光明最胜王经〉中新见的几个西夏字》对国图藏《金光明最胜王经》陀罗尼部分缺少的三个译音字进行了考释,补全了辞书的内容。吴宇《西夏文〈同义〉文字考订》对《同义》甲种本的字形进行了考订,考订残损字形6例,补出缺失字形8例,校正讹误字形7例,并首次发现原始文献中的钩乙号进而校订字序7例。

四、考古与地理

此次会议中,考古与地理方面共收到论文11篇,其中地理交通方面8篇,考古方面3篇。

西夏地理交通也是学者们关注较多的一个研究领域。史金波《西夏首都兴庆府(中兴府)》全面梳理总结了西夏都城兴庆府的建筑、经济、文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建置及变迁等,追述了兴庆府作为西夏都城的重要地位。马郝楠《格局、形态与空间:西夏都城中兴府考》结合考古材料、方志与出土文献信息,综合利用城市地理的相关研究方法,对中兴府的宫城、城市格局问题进行了考证,认为中兴府当呈坐西朝东并向南偏15度的空间格局,并讨论了其中所体现的华夏礼俗与本族文化的影响。张多勇《西夏龙州、藏底河城城址与北宋威德军关系考察研究》首先在实地考察和宋夏古城定位研究的基础上,将北宋之际鄜延路通盐州的道路自西向东分为五条:定边军道、国信驿路、杏子河路、塞门路、安远路;又结合汉文文献记载考察了威德军的废立,讨论了威德军对宋夏战局的重要性,考证认为北宋淳化五年以延州石堡寨为址、西夏时改成龙州的威德军位于塞门路上,遗址在今靖边县大湾乡城子坑村城子坑古城;西夏乾顺时期所筑藏底河城、北宋时再赐名威德军的古城遗址位于国信驿路上,遗址在今靖边县新城乡杨湾沟村荞面城。郭明明《北宋石堡寨与西夏龙州地望新考》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研究,梳理了史籍所记龙州(石堡寨)的建置沿革,考证了石堡寨与龙州的位置,认为崇宁三年之前,今靖边县龙州乡阎家石寨为石堡寨和龙州地望所在;崇宁三年,北宋置威德军于石堡寨旁另筑的新堡,即今龙州乡龙州堡旧址;北宋灭亡后,西夏在新堡位置上复建龙州。牛达生《宋夏好水川之战及其主战场考古调查》在梳理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述了战争相关地名,着重对战场遗迹进行了考古调查与研究,认定好水川之战主战场在今宁夏隆德好水乡红星村南50米处。尚平《宋夏好水川战场位置再探》结合城址遗址、战场遗物等考古资料、利用较为准确的地理信息资料,对好水川之战中所涉及的重要地名进行了重新梳理,认为好水川主战场在今兴隆镇陈玉田村一带,第二主战场在今兴隆镇什字路河的河口位置,今好水川是宋时笼落川、什字河路是宋时的好水川,并讨论了好水川之战的其他堡寨的位置,在此基础上重绘了好水川之战的形势和路线图。高建国《陕西省志丹县旦八镇之“旦八”释义》通过探究“旦八”这一词语的构成及意义,结合吐蕃人和党项人在陕北的活动,提出志丹县旦八镇的“旦八”一词是一个藏语词汇,应是唐代以来吐蕃人、党项人在陕北聚居生活并逐渐本地化的一种文化遗存,反映了藏传佛教在陕北地区的流行与影响。李雪峰《北宋时期西夏与辽朝的交通干线“直路”驿站位置考述》考证了“直路”在西夏境内的位置和周边地形状况。

考古方面,曹楗翊《横山及其周边党项王埋墓初考》对横山区及其周边的民间王埋墓的规格构造、地理环境、保存状况等进行了总结介绍。孔德翊《西夏陵遗产的价值内涵探析》首先从都城与陵区方位、山与陵关系与布局、造陵与文化元素选择三方面讨论了西夏陵的建造对唐文化的继承和对佛教文化的接受,又从国家统治中心、王权秩序、陵区规模、君臣关系、文明发展和互动、文明多元性等方面分析了对西夏陵遗产的价值内涵。徐玉萍《武威文庙建于西夏考》梳理了武威文庙修建的史料,结合近期的考古钻探调查,考证出现在的武威文庙是在西夏时期西凉府孔庙的基础上经元代维修、明代重修扩建、清代维修,从而保存至今的。

五、宗教与艺术

西夏宗教与艺术研究论文共有9篇,研究内容包括宗教信仰、艺术及文化产业等。

宗教信仰方面,崔红芬《西夏阿弥陀经典及其信仰》对英藏、俄藏和中国藏汉文和西夏文《佛说阿弥陀经》进行了梳理,考证了佛教传译者的身份,确定了西夏僧人翻译《佛说阿弥陀经》的时间,分析了《佛说阿弥陀经》的流传情况,并从“人们向往美好的世界”、“净土信仰简单易行”、“净土与观音信仰相互促进”三方面探讨了净土经典流行的原因。冯雪俊《西夏“华严信仰”研究》依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对西夏“华严”师承系统、华严思想流传特点、《华严经》的翻译与刊行、其他华严类典籍的流传情况进行了考察。吴雪梅《凉州瑞像在西夏的流传特点分析》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西夏时期凉州瑞像的流传特点和流传原因,探讨了河陇佛教文化对西夏佛教文化的影响。

西夏艺术及西夏文化产业方面。EvgenyKiy《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黑水城艺术品研究历史与现状》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黑水城艺术品的研究情况,并展示了一些新的艺术藏品。胡进杉《三车或四车——一幅西夏文佛经扉画的省思》通过对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一幅西夏文《妙法莲华经》卷二扉画与留存的《河西藏》残本中的《悲华经》卷第九的对比研究,发现了两者版式的不同。并介绍了扉画的内容,进而与其他宋元不同版本《妙法莲华经》卷2 的扉画进行了比较,发现“火宅喻”是最大的不同之处。又通过对汉文西夏文两种文本内容的比较和对佛经中“火宅喻”的解释分析,考证出两种扉画不同的原因在于所据经典内容相同,但对经文解读有异。梁韵彦《制作史视角下的宋夏“一段式”变相扉画阅读顺序再探》从美术史的视角切入,通过比较现存的《妙法莲华经》、《佛说转女身经》、《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三部变相扉画,指出宋夏时期的这些佛教与变相更多的是作为佛事活动中的供奉用具而非阅读对象,因此“一段式”变相的设计无法演变成后来明清小说和画本中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插画。王悦《西夏艺术品中对“狗”形象的塑造》利用目前所刊布的西夏文物资料,对石雕、陶瓷、绘画、木刻版画中狗这一形象的特点、技法作了分析总结。魏亚丽《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西夏“婴戏莲印花绢”图像研究》从艺术层面介绍了婴戏莲印花绢中开光纹和联珠纹的特征,在分析婴戏莲印花绢艺术内容和艺术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婴戏莲印花绢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刘文荣《五个庙石窟音乐内容综述——兼及西夏铜角类乐器的考察》首次对五个庙石窟的音乐内容荣进行了统计与公布,综合论述了五个庙石窟的音乐内容,重点介绍了其中的铜角,为研究早期角乐器提供了参考。另外,陈连龙《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中“西夏形象”的传播与建构》结合传播学理论,从战争及女性形象、生活及艺术、精神内涵等方面对我国西夏影视作品的传播方式作了简要分析概括,归纳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中蕴含了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民族融合等西夏形象内涵。

西夏处于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西夏历史与周边政权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辽金的部分问题也受到学者的关注。石坚军《辽代“三城八馆”之“三城”地望蠡测》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并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初步考证了辽代“三城八馆”之“三城”的地理位置,清河军盖即唐代胜州河滨县,金肃军盖位于今准格尔天顺圪梁城址,五花城盖即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古城,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城”历史地位与周边交通。李春尧《简论佛教异端“大头陀教”在金中都的早期发展》利用《金乡县头陀教正因院之记碑》、《寂照禅师道行碑》等碑文及其他文献,考察了大头陀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在金朝中都的发展及传承,从教义上探讨了该教被批判的原因。马业杰《金代东京路少数民族分布格局的变化》讨论了金代对东京路诸民族的民族政策所引起的契丹、渤海、女真、奚等民族分布格局的变迁以及这种变化对金代政权和金代社会的影响,借此窥探了金代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统治政策。李佳明《“提点辽东等路刑狱”考》考证了金代“提点辽东等路刑狱”这一官职的渊源及职能。

另外还有书评一篇,研究综述两篇。和智《史金波等译注本〈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评议》在对译注本做出了充分肯定的同时,指出了译注本存在译文前后不统一、部分词语未获解读、缺少索引、未给出一个校勘本等不足。杨蕤《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西夏地理研究》从研究基础与文献资料、自然环境、疆域演变、政区状况、交通路线、农牧区划、人口变迁、城市面貌、社会文化、历史地图等方面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对西夏地理研究情况作了全面梳理,总结了西夏地理研究的学术贡献与问题,对未来西夏地理研究做出了展望。王颖《中国学者俄罗斯西夏学研究综述与前瞻》从译介、述评俄罗斯西夏学研究成果、中俄学者合作开展西夏学研究和中国学者对俄罗斯西夏学的补充拓展研究四个方面描述了中国学者俄罗斯西夏学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学者俄罗斯西夏学研究的展望与前瞻。

此次会议参会人员和参会成果众多,研究内容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宗教、文献、考古、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对西夏时期的历史进行了全方位探讨。整体而言,此次会议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沿用了史学研究中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体现了学术的连贯性与继承性。利用了文献考证、对比研究等传统实证研究法;集中讨论了在以往研究中受到密切关注的西夏佛经、西夏语言文字、西夏历史地理等研究领域,传统议题研究不仅数量上有所增加,品质上也有所提升,进一步丰富了西夏学研究成果。

第二,在继承史学研究传统的基础上,此次会议也体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表现出会议的创新性与发展性:1.深入挖掘已有史料,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对已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例如林英津《夏梵藏文对勘,说西夏语的引语标记》提出了新的语法规则,段玉泉《国图藏〈金光明最胜王经〉中新见的几个西夏字》考订出部分未知的西夏文字,陈瑞青《简论西夏“军籍”文书的性质及其价值》通过考证将黑书城出土的、原被定名为军籍的7件文书重新定名为公文文书等。2.重视挖掘和运用新材料,公布了一些新材料。例如Kirill Bogdanov《Shamanistic text from Tangut collection of IOM RAS: results of preliminary study》公布展示了一些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所藏的西夏萨满教材料,孙昌盛《〈胜住仪轨〉夏藏文对勘研究》中《胜住仪轨》藏文本的公布和应用。3.重视史料解读中视角的转换,表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创新。例如田野调查等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在多篇文章中的应用,高仁《游牧民、部落与国家:西夏官营畜牧体系新探》计量分析方法、游牧学理论的运用,孙飞鹏《吐鲁番博物馆藏西夏文残件考》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对西夏文残件进行了考证。4.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不断拓宽。研究资料的丰富和研究成果的深入,使得西夏学得到学术界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内容也不断充实。例如部分学者们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话,关注了西夏文化产业的开发,揭示了西夏历史文化的现实意义。此外注重将西夏历史至于时代背景中考察,关注了宋辽金元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第三,多元观点的并存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特点。对于同一问题而产生的不同视角或不同结论,学者们能够各抒己见,坦诚争鸣,例如张多勇《西夏龙州、藏底河城城址与北宋威德军关系考察研究》和郭明明《北宋石堡寨与西夏龙州地望新考》对龙州与石堡寨地望的不同考证结果,牛达生《宋夏好水川之战及其主战场考古调查》和尚平《宋夏好水川战场位置再探》对好水川战场地理位置的讨论。老一辈资深学者与中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在思想交融中共同推动西夏历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猜你喜欢
西夏文西夏文书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西夏陵雕塑与自然人文环境
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讹误汇考
西夏文《佛顶心观世音菩萨经》考略
西夏河渠技术述论
西夏“城主”及其渊源考
西夏文《谨算》星禽研究
Personal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