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与“华人文学”作家的身份认同研究

2019-12-17 23:08刘益嘉
魅力中国 2019年16期
关键词:海外华人饮食文化华裔

刘益嘉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向前迈进,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海外华人作家这一浩浩汤汤的队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这一群体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也呈现增长趋势,海外华人文学成为我们研究海外华人主体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有一类作品专注于美食和饮食行为的描写,食物成为具象符号,蕴含了丰富的隐喻意义,传递着跨文化、文化多样性、文化变迁、海外华人身份认同等多样信息。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使华人书写寄托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彰显出漂泊于异国他乡的华人作家们独特的身份认同。

一、华人及华人文学

目前,学术界对华人的定义说法不一,因此对华人文学的界定也不尽相同。文章采用目前为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观点,即认为“华人是指祖籍中国的人或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包含了广义上的华侨及华裔,是描述祖先来自中国的所有华裔之总称。因此,广义上的华人文学也就包括中国文学、华侨文学和华裔文学。”研究海外华人文学的价值,不仅在于了解海外华人作家群体身份处境、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更有助于我们审视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趋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身份认同,对增进中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从部分华人作家的书写可以看出,他们有意识地将自己“他者化”,构建具有个人经验和文化特征的“中国想象”,以实现自我身份的追寻。

二、饮食文化:食物符号与饮食思维

从古至今,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有着丰富而精致的饮馔习惯,食物的制作与风味得以世代流传,每个中国人的胃口在出生时就大致定型。与文化不同,人的口味受遗传基因影响,但 “吃”还是一种文化行为,广东人对云吞里虾的大小、新鲜程度有着独特的区别能力;华人从中国菜里获得的满足感和外国人不同……

从中国古代哲学角度看,饮食活动是一种包含形而上、抽象的、具有哲学思辨的思维活动。老子曾以烹饪类比统治哲学(《老子·德经·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在人类学视角,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曾提出“互渗律”,将中国殡葬仪式中的“吃面”与“长寿”做了某种秘密联系,认为人的思维总是将“主观与客观的东西混淆在一起”。由此,我们可以解释食物与思维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联性。即便在文化差异下,不同族群可以以食物为纽带获得相似或相同的认知,最终达成某方面的共识。这也就为何是海外华人所呈现的中华饮食能为外国朋友接受,作品中的饮食为何能散发出一种共同的“香气”却又互相区别。

三、“他者”笔下的饮食描写隐含的身份认同

为了认识世界,将自己培养成适应陌生世界的主体,海外华人以“他者”为媒介进行了必要的迂回转化。“他者”这一名词的出现,不仅饱含了羁旅他国的游子难以释怀的思乡之情,且承载着海外华人潜意识中保存的那份不可忘却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即中国想象。对作家来说,最好的倾诉方式是写作。于是,海外华人文学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叙述主题,那便是对印象或记忆中的祖国展开丰富的想。他们将各式各样的中国元素淋漓尽致地挥洒在创作中,创造性地大胆运用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神话、习俗、节日、仪式等。如今,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程度加深,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意识不断突出和强化,中国改革开放浪潮的推进让海外华人文学展现的不仅仅是乡愁和文化冲突,而更多地呈现文化多元融合、海外华人对自身身份的寻求和深层次的生命反思。

纵观诸多海外华人文学作品,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和情节发展变化的手段不外乎以下几种:以人物自传为主题,叙述个人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如黄玉雪《华女阿五》;以唐人街为背景,突出表现真实的中国社会,如谭恩美《喜福会》;以中国古典文学为素材,传达作者想象中的神秘中国,如白先勇《游园惊梦》等。

还有一类作品,它通过饮食描写传递的信息或是个人理想,或是对中国本土食物的认同,或是对移民地区饮食展露的喜好,亦或是因中西融合萌生的复杂心理,而这又恰能折射出作家对文化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如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黄玉雪的《华女阿五》、汤婷婷的《女勇士》,移民海外或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作家作品,如严歌苓《馋丫头小婵》、虹影《饥饿的女儿》、也斯《后殖民食物与爱情》等,其间随处可见对食物细腻详尽的描写。熟悉的味道不仅唤起作家们对食物的记忆,而且引发了对自身身份的反思。相较于空洞、抽象的理论,食物以具体的滋味和外观更能勾起对“海的那边”情深意切的眷念,触动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心灵,在食物色香味的刺激下,推动文本深意的解读。海外华人以庞大精细的中华饮食为表达方式、表述对象、表现媒介、表演场域,在美食制作原则的约束下,构建华人语言特殊的 “饮食表达体系”和独特的饮食性表述风格与策略。

认同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且复杂的概念。从民族社会学的角度看,它强调个人或群体的归属意识,是关于自我的定义,是关于特殊群体身份、心理、情感或社会属性的选择。就其本质,它是自我意识的反思。当海外华人作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其认同意识便不自觉地得以显示,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他国,促进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华人作家们不惜笔墨给予食物大量的生动描绘,恰到好处地让某些伴随阵痛感的尖锐敏感话题和有关人物身份的矛盾冲突消解在食物的缕缕清香之中。

值得关注的是,近来海内外华裔文学批评家对“食物叙事”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亚裔研究系黄秀玲教授的专著《从必需到奢侈——解读亚裔美国文学》曾设专章来探讨亚裔文学中的各类食物意象;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陆薇教授在文章《“胃口的政治”:美国华裔与非裔文学的互文性阅读》指出:“‘吃’所反映的是西方新的文化殖民 、霸权主义对美国少数族裔最深层的心理侵略。”,并指出“吃”也传达了少数民族反殖民与反侵略的文化主张。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把握饮食与华人作家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以华裔美国作家黄玉雪的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为例,作家以早期华裔女性的视角,通过大量对食物外观口感、制作程序和华人饮食文化的描写,表现出主人公奋斗和成长的历程。食物帮助她在美国社会立足,完成人物身份的建构。小说出版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此时美国对亚洲的态度十分复杂,一方面与日本人交恶,另一方面与中国结成联盟,对亚洲人的看法和态度开始改观,美国作家赛珍珠向美国人展示了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正面形象,成功引起美国社会的巨大轰动。黄玉雪本人也表明她的写作动因之一就是热望“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华人所作的贡献,这样,在西方世界里,华人会得到认可”。显然,黄的创作意旨在于向美国主流社会展示华人具有值得自豪的文化特性,又因美国人喜爱中国美食,所以黄玉雪就投其所好,在作品中详尽介绍各式各样的中国菜肴,如红糖布丁、五香条、荔枝拌鸡肉、五子月饼、糖醋排骨等,以此拉进与美国人的距离。

作为一名处于边缘地位的华裔女性青年,黄玉雪遭受着父母的专制教育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压迫,她迫切地想要获得“自由”,赢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这种自由,首先来自于周围人的认同。在米尔斯学院的主任家打工时,主任鼓励她邀请亚裔和美国同学共享中国美食,玉雪很自豪地与他们分享“红烧猪脚”这道中式佳肴。玉雪观察和思考着中美文化间的差异,中西结合的美食增进了彼此的认同,激发了玉雪扩大交际圈,融入美国社会的渴望。

玉雪真正踏入美国主流社会是在主任邀请她参加的华人不常参加的音乐会上。她为西方音乐家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中餐晚宴,席上的中国美食让所有来宾觉得妙不可言,玉雪也成为宴会上举足轻重的主人,她开始大胆地向周围人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中国食物帮助玉雪在白人社交圈拾获信心,华裔美国女性身份由此得到认同,她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从此平等地与美国白人对话。作者似乎无意中揭露了美国主流社会对于有色人种设定的不平等角色和社会地位上的等级制度,但更多流露的是获得身份认同后由衷的欣慰。

结语

在当今异质文化激烈碰撞的全球化境遇下,我们很难想象,也就不能苛责让身份处于 “交错地带”的海外华人作家们保持某种单一的文化身份。由此,他们在作品中“建构”的“中国想象”就是对后殖民语境中排斥、破坏、同化观点的有力打击。无疑,如今的华人作家们面临着巨大的矛盾和挑战,但是他们依然坚守着自身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身份,是真正意义上的当代的知识分子。

猜你喜欢
海外华人饮食文化华裔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全球视野中的新流动:“华侨华人研究”重思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从方言词汇看乌鲁木齐地区回民的饮食文化
海外华人寻偶众生相
摆渡者的声音——对海外华人学者中国电影的一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