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欢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安字镇中心校,吉林 松原 131400)
《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由罗恩菲尔德编著,他作为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提出,在创造的过程中,促进人更富创造力是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美术教育贵在创新并没有具体固定的答案,美术教育学科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创造性,相比于其他学科,美术对于小学的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显著效果。现实和历史的原因,我国对于美术教育仍不够重视、相对薄弱,尤其表现在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上。
打破常规既是创造力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之一,从而创造出对于现实生活有意义的事物。而美术教师对待每一位小学生要具有创造性的眼光对待,通过对美术教学方式的不断挖掘,努力激发每一位小学生的创造潜能。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数量也不足,更严重的是主观仍不重视,往往处于“让”课状态。俗话说的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新课标的提出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师德修养,这样方可教育好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生才乐于学习美术。而在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评价整合于教学过程中,对于美术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构思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评价,这也符合现代教学的理念,以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首先改革美术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内容只有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可能的知识要求和实际需要才能有助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接受。教师需要为小学生制定一个严谨的完整的创造领域。教师在理论的讲解过程中也应当留有余地,鼓励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从而调动小学生主动的思维思考活动,以此开发创造性思维。并且要灌输小学生注重学习美术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去追求、去发现问题、去探索、去解决问题。同时质疑问题在教学中也必不可少,鼓励学生与众不同、具有创新精神。
其次,强化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有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受到本身天赋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导致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个性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地利用美术学科具有创造性的特点,进而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潜能,最终培养一批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多样化人才。旧时代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严重制约了与众不同的人才的发展,以至于不利于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的发展。
最后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和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也同样重要。艺术教育中课外活动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生和精神生活、也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知识领域,并发展小学生的特长和艺术兴趣,是美术课堂教学中不能起到的效果。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些都为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显著效果。各类学校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参观画展、开展兴趣小组、学术讲座等活动,特别是有些尚未有条件开始艺术欣赏课程的学校,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类的本能既是创造,例如被深埋在大山中的矿藏,一经炼制、开采这些矿藏都为成为有用的金属。现阶段的教学和学习中,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学模式呆板,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力,因此,教育界和美术学科的教师应给予此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美术教育的过程和人物是复杂多变的,而教育过程和任务多变化的特点需要教师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学识和更新先进的教育观念,我们对于美术课堂教育的好坏的标准应是是否培养了小学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把素质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目标,改变以往单纯的传承性的教育方式,进而转变为创造性教育和开放性教育。必要的知识技能的继承和积累是实现创造性教育的根本,通过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方式,深入挖掘每位小学生内心深处的潜能,这就需要小学生乐于学习美术课程,愿意主动的掌握、获取和运用美术知识。对于美术人才的衡量标准不同于其他学科,不是以小学生掌握和积累了多少审美经验和美术知识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具有多强的审美创新意识和美术创造力为衡量标准。
小学生美术素质教育的核心既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这也是实现美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目标。我国对于美术教育仍不够重视、相对薄弱,尤其表现在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上,作为一项复杂多变、不可预见性极强的能力培养教育,这意味这美术教育是一项长久且艰巨的教学工作,教学的内容的涵盖面也相对较广。对于美术教育工作者而言,教师应充实自身对于美术知识的涉及面,有着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善于总结、勇于实践的更进一步的理念,把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培养小学生美术学习的核心内容,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落实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