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继平
(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中学,浙江 嘉兴 314501)
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科学课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鼓励者和评价者,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当前由于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初中科学课程改革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教师知识储备不足,教学只为教材而教,为知识点、考点而教,学习就是为了应试,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磨灭,学习效率低下。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即成长。”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们都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为了更好实践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让科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科学。体现学习知识的真正目的。
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加以积累,学生会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构建。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要积极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如,学习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一些熟悉的有关摩擦力的场景。比如擦玻璃、水滴沿滑梯向下滚落等。这些场景学生非常熟悉,但是,往往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常常带有疑问,而这个“疑问”就勾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寻类似的现象,一起分析其中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摩擦力的相关概念渗透给学生,学生便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与摩擦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从而对深入理解摩擦力产生了兴趣。如此一来,新知识的学习便会更加得顺利。
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之前,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实践都获得了一些经验性的知识,这些经验性的知识称为生活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当“生活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含义相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科学概念。而当学生已形成的“生活概念”偏离科学概念时,则可能会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科学概念,此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例如在讲授“光的折射”内容时,教师创设以下生活化实验情景:
在一个鱼缸中装满水,在水中插入一个画着一条小鱼的泡沫,请两位同学各用一根细铁丝猛刺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非常准确,在这样错误概念的影响下,学生自然会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两根细铁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想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用这样的实验情景导入课题,将光学知识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把学生带入一个渔民叉鱼的生活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生活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更加容易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学习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团队合作。特别是现代化的今天,无论是从人才需求上,还是从技术发展上,工作都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需要多人的共同努力。学习也是如此,初中生在人文交际方面单纯、善良,更要培养他们协调人际关系、组织合作的能力。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通过科学的生活化教学,将“合作”作为重要的学法指导体现出来,更促进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追求。引入生活讨论,可以将学生按照能力分为多个“同质”小组,每个组内成员的擅长都有所不同,各有优点和缺点。在布置任务时,教师要考虑组内角色的设定,给每个人都安排合理的任务。小组合作不仅可以在课上进行,还可以成为课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安排一些生活小实验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找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等。
要让学生真正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为科学实用有趣,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认识到问题会经常存在,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科学探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科学,科学学科教师要随时随地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疑问、现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拓展思维,得出科学合理的答案。可以选择在课堂上完成探究任务,如,怎样通过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也可以课堂布置让学生课下完成,如,怎样在没有密度计的情况下,测量出一杯饮料的密度?有些学生采用的方法会在教师的意料之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在开展初中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做好研究与分析工作,课改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需要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引入生活中的知识以及内容,能够坚持生活化原则,以此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知识,在科学知识中感悟生活真谛,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带动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