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江苏 昆山 215300)
《学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必须要与他人合作,学习才会有更大的突破。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在合作学习中,大家思维交互碰撞,激发新的智慧火花;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又各自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共同成长。此外,合作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能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真是太重要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我总结了几点关于目前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合作学习恰能很好地让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由表达个人的观点,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被广大教师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然而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有些内容过于简单,浮于表面的,若依旧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反而会让课堂秩序被打乱,出现杂乱吵闹的现象,学生注意力完全转移,失去了参与的兴趣,那么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另外,有些教师在布置学生合作任务的时候,没能把目标明确、清晰的表达出来,或是任务布置的不明确,学生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开始讨论的时候自然也就不知所措,于是出现了有的学生乱谈嬉笑,有的学生无动于衷,课堂秩序杂乱无章的情况,合作学习出现了“僵局”。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否选择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确定,切不可形式化,为了“合作”而合作,浮于表面。此外,合作学习的任务目标要明确,最好能够一一列出,分点展示,让学生有所思,有所议,有目的地交流合作,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时间是有限而宝贵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思考、分析、讨论,融合、总结、表达,相比其他学习方式所花费的时间要多不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内容安排比较紧凑,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急于求成,在给学生布置完合作学习任务后没多久,便终止了。学生刚刚进入状态,又戛然而止,学习的兴奋点被打断,合作学习浮于表面;抑或是教师没有走下讲台,了解实际合作学习进度,拖得太久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得不偿失。不可否认,这两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确实是存在的。
因此,在布置合作学习任务之前就要依据其难易程度,确定合作学习的时间,一来让学生有个时间意识,二来也能确保教学有条不紊进行。教师还应该时刻关注各个学习小组的合作情况,控制合作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合作的前提是分工。合理的分工是合作学习顺利、高效完成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分好组,并没有关注他们各自的任务分配。这使部分小组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就迟了很多,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有些小组甚至等老师宣布开始交流学习成果时,还没确定好谁负责什么任务,小组成员没有一个主心骨,各自处于游离状态。这些都是由于合作学习任务分配不明确导致的,严重阻碍了合作学习顺利有效地开展。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小组分组进行事先安排,这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更好的办法其实是在组内选好小组长,今后小组合作就固定下来,让小组长去分配各自的任务。这样小组内有了核心人物,大家明确了各自的任务,知道该做什么,便能迅速进入到合作学习中去,这样才是有效的合作。
合作学习的评价能够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及时地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评价缺乏及时性:许多教师往往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急于总结或者进行下一节的内容,而忽视了评价的重要性,不能及时对小组或个别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忽视了学生希望得到肯定的心理,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合作的积极性。
(二)评价缺乏多样性:大多数的教师认为,只要进行评价了,不管用什么方式都无所谓,所以在进行评价这个环节时千篇一律都是“好!”、“很好!”这类词,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这类评价就产生免疫,学习兴趣减退,合作学习的效果也无法达到。
(三)评价缺乏针对性:合作学习作为一个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强调的是各组组员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在评价时常常会出现只注重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在整个小组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的情况,或是只对个别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而忽视了整个组的努力,从而打击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评价是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组内互评、教师评价等几种评价方式。合作学习虽然注重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但是个人对于小组的贡献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评价不仅要强调小组,同时也不可忽略个人。我的建议是,首先让小组自评,选出一名组内交流得最出色的成员,及时对其进行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可以是一朵小红花,也可以是学习积分的奖励等。这样一来小组中表现优异的同学得到了及时的肯定,也为随后的全班交流合作结果推选出了合适的人选。同时也对其所在的小组进行评价。此外,教师的评价要结合学生的回答来,做到真诚、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