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给予各学科课堂教学更多的思考,使教师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新的认识,从以往关注学生成绩逐渐转向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从而促使学生得到全面、自主的发展。本文在阐述音乐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小学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最后重点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相关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要想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就要在传授学生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等,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这个教学过程和传统的教学过程不一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老师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满足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需求。音乐课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欣赏课型、器乐课型、舞蹈课型、实践课型、综合课型等。不同的课型教学侧重点不同,培养学生的能力也不同,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一、中小学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音乐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提高自身修养。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在教授小学生音乐时,要引导他们根据不同的音乐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从而把对音乐的理解充分表现出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学生更好地运用各种律动表现,使他们加深对音乐的感悟和了解。同时,能让他们更好地根据教师的音乐教学节奏进行学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音乐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做好引导和辅导学生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的身体能随着音乐一起有节奏地律动起来,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使他们的节奏感更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得以激发,学习起来也更加有动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构建建议
在阐述音乐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小学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基于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建议。具体如下:
(一)制定音乐课堂明确的教学目标
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就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从而更好地完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立体化课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让小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方向,有了方向做指引,学生就可以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一步步稳定地向前走。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地在教学中设定一系列的问题或项目,引导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更好地培养自身的音乐素养。通过给他们设置科学问题,引导他们小组内进行良好交流和探讨,共同协作解决问题,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还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合理地创设音乐主题式的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采用创设音乐主题故事情境教学方法来开展音乐教学,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音乐是由组织的音形成的一种艺术,学生在欣赏音乐和学习音乐过程中会调动创造性思维。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让学生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其中,想象力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必要条件,只有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有更多的创造实践。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创设音乐主题故事情境教学方法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根据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大胆去创作,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比如,有的学生在上音乐课时萎靡不振,对音乐学习一点都不“感冒”,為了使这部分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可以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制作学生感兴趣的短视频等,通过短视频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给他们设定科学合理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学生就有了音乐学习的情境,从而在课堂上努力听课,积极配合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学习水平。
(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教师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
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给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让小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所在,使小学生的感官被音乐调动起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唱歌自信心,使他们敢于站到舞台上去一展歌喉。
(四)营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音乐教育氛围
创新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创新教学环境的创造,只有让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音乐教师要整合各种音乐教学资源,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还要让学生能随着音乐律动起来;同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了解他们的喜好,为他们营造自由快乐的学习环境,从而使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创作出更多有灵魂的作品。比如,在开始讲授新课之前,笔者会播放学生们喜欢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唱起来,这样能很好地将他们带到音乐课堂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五)充分发挥游戏的载体作用,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成长
在音乐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能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能和游戏结合在一起的知识整理出来,然后通过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比如,学生对音乐节奏非常感兴趣,教师就可以以此创设一些节奏小游戏,让学生进行踏步、拍掌和踢腿等动作。学生们掌握所要学习的节奏之后,教师可以开展一个节奏比赛,根据音乐的播放让学生进行节奏表演,谁表演得准确谁获胜。通过这种小游戏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准把握能力。而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开火车唱歌的游戏,每个学生都按顺序歌唱,教师在听的过程中找出学生的音准不足进行及时纠正,从而提高学生的唱歌水平。
三、结语
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堂教学工作,认真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维特点,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从而使他们对音乐有更多的思考和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这样的课堂才更有灵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竞雄.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7):136.
[2]占德凤.聚焦核心素养优化低年级音乐课堂[J].黄河之声,2019(10):114
[3]薛雯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4]戴娱.音乐核心素养的理论依据与本质特点[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3):10-14,21.
作者简介:白婧(1973—),蒙古族,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本科,内蒙古弦乐协会理事,兴安盟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分校副院长,副教授。小提琴省级、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小提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