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方晓
摘要:在新课改推行实施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能力已成为所有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本专业技能之一,也是美术师范生亟需重视和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根据肇庆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师范生的实际情况,本文对如何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中,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培养师范生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能力作出的探索进行阐述。
关键词:师范生;美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目前,一线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待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淡薄,认为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精力去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教学中紧跟教材内容,或根据教师自身专业特长去开展教学即可;另一种是虽然充分认识到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但对如何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科学有效地对各种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感到困惑,无从下手。因此,在大部分的在职教师教育培训课程中,都会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列为培训内容之一。从中亦可窥见,作为向基础教育输送美术师资的高师院校对该项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或效果不理想,以致美术师范生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薄弱。根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显示,新课程改革后对如何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进行研究并公开发表的论文逾一百篇,其中90%以上为幼儿园和中小学一线美术教师的研究论文,但对如何培养高师美术师范生开发课程资源能力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一、师范生缺乏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能力的主要成因
(一)课程资源观存在偏差
课程标准是所有版本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师范生在正确解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加入反映地方文化特色、时代特色,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有助形成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资源。
以肇庆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师范生为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因对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认识不到位,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是受教材制约,过分依赖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照本宣科不越雷池一步;另一种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前者没有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时机、教学对象并结合自身优势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最明显的事例是,不同学生在对同一个课题进行教学设计和模拟教学时,容易恪守成规,落入窠臼,缺乏个人风格,教学技术多于教学艺术。后者则容易脱离课程标准,另立炉灶,标新立异的同时离题万丈。
(二)知识结构上缺乏文化素养
笔者从事师范生美术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工作已有13年,近八年来都会通过书面形式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调查,内容涉及:选择美术学(师范类)方向的初衷;中小学美术教师职业社会角色认知度、认可度;未来择业观;艺术、文化、教育类书籍的阅读面和阅读量等等。以2016级美术学学生为例,因为文化科成绩不理想而报考美术师范专业的学生占了75%,由于现时的高考制度对美术生文化成绩要求不高,大部分学生在决定选择成为艺考生后便开始放松了对文化科的学习,主攻术科,重术轻文导致其对拓宽自身知识面、阅读面的意识也普遍偏低,加上知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必然导致美术生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
要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除了具备课程资源意识外,还需对社会文化和自然资源、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信息化资源等进行收集、辨别、选择、运用和有机整合,才能达到灵活处理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有效性,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美术师范生受文化知识水平、研究能力的限制,对周遭存在的美术课程资源缺乏敏锐的触觉,容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感而不觉。新课改要求“唤醒、拓展、修正教师的课程意识,培养教师的课程生成能力。课程生成能力的内核则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教师必须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创设和生成课程。”在“课程即教师”的理念当前,作为未来基础教育领域里的美术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科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外,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让自己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整合者,将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成为一种自觉的教学行为。
(三)途径与方法上缺少指导和实践
师范生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美术教学法课程和教师职前培训两个课程去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肇庆学院美术学院师范生的美术教学法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共16周课,每周3课时,共48课时,其中理论课占30课时,实践课占18课时。教育实习课程安排在接下来的第二学期,因此要在短短48个课时里让师范生实现从零基础到了解我国目前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教学原则、内容、方法与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问题,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含义,掌握美术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并正确解读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初步掌握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教学特点、教学技能以及教育教学文件的编写方法等,无论对授课教师还是师范生都是很大的挑战。理论时间上并不允许在美术教学法课程中对师范生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能力的培养进行横向的展开和纵向的深入讲授,能通过理论授课令学生在意识上对课程资源有一定重视已经非常难得,至于在如何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上,往往只能采取“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办法,对在教学设计和模拟教学中能自觉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师范生,教师会对其进行个别的评价和指导,但受众面非常小,这也是该项能力长期难以得到提高的原因之一。
二、师范生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能力培养探索
基于上文分析的主要成因,笔者在从事的美术教学法、教师职前培训和教育实习三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求探索出一套可行的培养方法,以下是近两年针对师范生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的总结,研究对象为2016级美术学专业師范生。
(一)借势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资格证改革提升综合素养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为配合本科教学评估工作,进一步推进“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崇尚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对各个专业的课程均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如美术学专业师范生的课程一改以往划分成国画、油画和设计三大重深度轻广度的方向设置,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对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要求,提出了“大美术观”的概念,即在以国画、油画和设计为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的同时,另外开设了16个工作室课程群和5个实验室课程群作为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在第四至第六学期均开设4~8周的专业公选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从中选择1~4个工作室或实验室进行修学,完成8个学分。这些专业选修课中,除了可以让师范生继续深造的国画和油画工作室以外,还有造型基础、版画、书法、雕塑、影像、纤维艺术、创意手工、动画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室,以及产品与模型、陶艺、创意产品、玉雕和砚雕等实验室。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对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形成“大美术观”的教育理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們基本涵盖了中小学美术课在美术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内容,也能跟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模块课程内容进行对标,从专业教育方面极大地拓宽了原来美术学专业的课程领域,确保达到培养一专多能型未来教师的目的。
2016级美术学专业师范生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便面临第一次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机会,根据考试大纲要求,笔试中的科目一《综合素质》需对“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进行考核,科目二和科目三分别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进行考核。为达到应试的要求,师范生会在学习美术教学法课程的同时对相关的知识进行集中学习、梳理与整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借势点拨,引导师范生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和技能,通过美术教学的途径拓宽美术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和魅力,学生专业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其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能力的培养。
(二)借鉴优秀课例启发新思路
在引导师范生学习和分析教学个案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既立足教材,又能充分挖掘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充实教材的优秀课例,对师范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开拓新思路,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夏日的凉风》,该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根据教学参考书的建议是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扇文化”的魅力,学习相关的形式原理,尝试运用身边的媒材,结合多种方法去设计一把既实用又美观的扇子。笔者在课堂上首先让师范生分组讨论研究本课的教学设计,结果发现他们的设想基本限制在教材提供的教学图片和教学指引,很少加入其他的课程资源,在作业要求的设计上也集中在让学生运用绘画、粘贴的方法对扇面进行装饰,选材基本受限于简单的动物、植物和风景图案或者卡通形象等,思维局限性非常大。
在此情况下,笔者播放了广东省第五届高校师范生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两个课例给师范生观看,这两位选手都是我院2015级美术学的学生,参赛课题同为《夏日的凉风》,但在教学内容里都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情况融入了新的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也各具风格。第一位选手将教学对象设定为肇庆市端州区某所城区小学三年级学生,引导学生将端州的本土资源融入扇子设计中,在课堂示范环节里,她以自己是潮汕人为例,将潮汕地区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功夫茶作为创作题材,将扇子的外轮廓设计成茶壶的形状,并配合功夫茶的主题对扇面进行了绘画装饰,摇身成为宣传潮汕传统文化的独特名片,提升了扇子的实用价值,也很好地开拓了小学生的创作思路。第二位选手则借鉴了本学院版画工作室探索研究的浮水印技法,采用以水为版,借助简单工具对注入水中的颜料进行有意图的点、线、面、色的设计,最后转印成画的拓印法,让学生对平扇进行拓印装饰,大大增强了本课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
受两个优秀课例的启发,师范生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明显能够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广泛开发利用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令课堂教学达到规范化的前提下更具新意。
(三)借助教育实习基地为实践平台
作为地方院校,肇庆学院美术学院一直与地方中小学保持密切联系和合作,2017年4月与端州区18所中小学校签订了协同育人合作协议,作为未来十年校外定点教育实习基地,师范生有更多机会在实习前参与到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端州区美术教育近年来对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建设相当重视,2018年10月,由端州区15所小学美术教师共同编写的《端州区小学美术乡土教材课例集》,在广东省第四届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成果评展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佳绩,这本课例集以及相关的课例录像也是师范生学习如何开发利用本土美术课程资源的优秀案例。
在美术教学法18个实践课时中,至少会有3个课时为师范生提供实地观摩学习的机会。例如在2019年5月,肇庆市教育学会举办了中小学端砚文化进校园优质课展示活动,以美育下的端砚文化进课堂为切入点带动美术特色课程构建,期间正在端州区各中小学校实习的师范生也参与到本次活动中,他们协助实习学校参与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的老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和展示工作,在具体的教研活动和实践工作中学习到如何将本土的端砚文化进行开发利用,成为丰富有益的美术课程资源,受益良多。
在师范生实习前的教师职前培训课中,大力鼓励他们在实习期间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尤其是有意识地选择当地的乡土美术资源,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以及传承家乡文化的信念,并要求编写详细教案,拍摄教学视频,撰写课后反思等,也将此列为教育实习考核依据之一。鼓励师范生在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中进行教学展示,最后将优秀教学设计汇编成册,建设成学院师范生共享的课程资源库。在借助教育实习基地作为培养师范生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能力的实践平台后,理论学习与实践检验双管齐下,互为补充,令该项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师院校要重视美术师范生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能力的培养,借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师资格证改革之势,结合自身的现有水平和优势,充分利用和联结外部条件,通过提高师范生的资源开发能力来提升其教学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未来教师的发展趋势。【本文系肇庆学院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师范生开发利用本土美术课程资源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zlgc20176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3.
[2]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0.
[3]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5(09):17-18.
[4]施平.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师范教育急需培养的专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2011(3):49-51.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