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分析及对策

2019-12-12 02:24程春林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观察分析

程春林

【摘要】幼儿告状行为在幼儿园是一种常见现象,中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他们的认知、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有了发展,告状行为也比较明显,出现告状行为是其社会性发展不够成熟的表现。笔者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专业对中班幼儿告状行为进行观察,发现中班幼儿告状行为有几种类型,本文就所观察的告状行为进行了归类、整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

【关键词】中班幼儿 告状行为 观察 分析

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受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儿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现象,近年来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有研究表明:幼儿告状是由幼儿人际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从4-5岁(中班幼儿)开始,幼儿的人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主要是和成人的关系,开始向同龄人关系过渡。这种人际关系的变化容易出现人际冲突,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有研究表明:幼儿告状是由道德感激发的。3岁后幼儿的道德感初步发展,4-5岁的幼儿已比较明显地掌握了 些道德标准,当同伴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会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也有研究表明:幼儿告状是由于幼儿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局限,以及缺乏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所致。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告状行为,教师在高强度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下每天都会面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教师仅仅处理这些琐碎的事情就得花费很多时间,使得教师身心疲惫。本文试图从工作中观察到的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希望可以对幼教同仁有些许帮助。

二、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分析

笔者在观察中发现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大致分为以下五类:求助型、检举型、试探型、表现型和嫉妒型。而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 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有关

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属于这一时期幼儿的普遍现象。这与笔者的访谈和观察的结果一致。在前期观察和后期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多是由道德感激发出来的。皮亚杰认为中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在道德发展上处于他律道德阶段。所谓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在对待游戏规则的态度上,这一阶段的幼儿把规则看作是神圣不可违背的,幼儿对行为作出判断时主要是依据行为的后果,即行为符合或违反规则的程度,[2]而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观动机。由于中班幼儿道德发展的这一特点,于是当同伴的行为与教师制定的规则不相符时,往往会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

2.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认知及社会性发展水平有关

中班幼儿由攻击性行为引发的告状最多。在由攻击性行为引发的告状中,有一些是由于幼儿认知水平局限,分不清同伴的行为是游戏还是招惹,因此而引发出告状行为。中班幼儿处于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阶段,其主要特点之一是自我中心性,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动作上,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认识事物,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幼儿分不清自己观点和他人观点的区别,[3]所以,幼儿对同伴行为的识别常会发生偏差,误解同伴的行为动机而造成攻击性反应,从而引发同伴的告状行为。中班幼儿的行为开始从“为我”向“为他”发展,他们都特别注意表现自己,其告状的目的多数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特别是老师的注意。到了中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他们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有了发展,其告状内容开始转向同伴的行为规范,于是常常向老师告一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社会性的需要开始加强,他们逐渐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注意老师对自己的良好評价。[4]

3.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活动类型有关

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在不同的活动类型之间差异显著,在自由活动中发生的告状行为最多,在游戏活动中发生的告状行为最少。游戏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而且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往往有丰富的材料可供操作,幼儿的注意力也最为集中。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幼儿教师谈到: “在游戏当中幼儿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同伴偶尔招惹,幼儿由于专心玩也顾不上告状了,而在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同伴稍微碰一下,就会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5]

幼儿的自由活动多集中在狭小的活动室内,或在活动室外的楼道里、走廊里,空间非常有限,并且这些自由活动多是些过渡环节的活动,受规范约束的幼儿不能自主决定,只能消极等待。而幼儿的年龄特征之一就是“活泼、好动”,在无事可做或必须等待的过程中,自然容易“招惹”同伴,从而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在狭小的空间还难免会发生无意的碰撞,这也是引发幼儿告状的原因之一。

4.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生活环境有关

依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理论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幼儿的发展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的年龄特征之一就是“好模仿”,在众多媒体充斥的现代社会里,幼儿的行为不仅受到生活中许多“重要他人”的影响,也受到各种视听媒体的影响。例如幼儿非常喜爱与“奥特曼”有关的玩具图书、动画片,而这些图书、动画片往往充满了“奥特曼”与“怪兽”搏斗的情景,幼儿在游戏和自由活动中非常喜爱扮演“奥特曼”的角色,模仿“奥特曼”的动作,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引发同伴的告状。正如班杜拉所指出的那样,即使对媒体或榜样中的反社会行为给予惩罚也不能阻止幼儿对这种行为的无意识学习,只要遇到与媒体中类似的情境,幼儿所习得的这些行为就很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再现。

5.中班幼儿告状行为跟家庭有关

(1)独生子女家庭中特殊亲子关系的影响

在婴幼儿、学龄前期与学龄初期,家庭与父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因素较大,前些年独生子女较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具有了特殊形式,福尔博等人认为这 关系是以父母高度的关注和焦虑为特征的。[6]毫无疑问,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肯定比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有更多的焦虑和关注,家长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他一个人身上,孩子养成任性、自私的性格,不懂与同伴分享,有什么问题只会告状,缺乏同龄伙伴的交往经验等特点。

(2)离异家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离异家庭的子女与同伴交往中,往往无法摆脱自我的价值观和刻板印象,甚至有偏见等因素的介入,而在认识、评价中产生主观偏差。[7]离异家庭的子女与同伴的关系明显不如“完整型”家庭。

三、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对策

幼儿告状行为的处理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以及幼儿与人交往关系的处理非常重要,与中班幼儿“去自我中心”“道德发展”相联系。所以,教师正确引导幼儿处理好与同伴的关系非常重要,在此,笔者依据现实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要分清幼儿告状的性质

所谓“性质”就是指幼儿告状的动机。作为幼教工作者,应该具体分析幼儿的告状动机,从幼儿的告状中,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了解其他孩子的活动情况,然后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幼儿对老师的信任感和亲近感,使幼儿的自尊心得到保护。

教师应该深层次反思:这类问题是不是常常出现?班中大部分幼儿是不是缺乏正确交往的技能和解决冲突的能力?是环境和活动材料引发的冲突还是人为引发的冲突?针对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发生的告状行为,如果是因为空间环境狭窄所致,教师应思考解决告状行为的方法并反思活动场地的合理性以及如何更好地组织自由活动,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使幼儿拥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减轻幼儿因为拥挤而引发的行为问题。如果确认班中孩子大部分缺少交往技能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计划,如:设计“开开心心一起玩”“当我遇到不愉快的事时” “我和大家做朋友”等主题,对幼儿实施教育,让每个孩子在实际活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在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时,教师首先要分析幼儿告状的动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内容。

(二)让幼儿在告状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宽容

要教育幼儿如何处理好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幼儿的依赖性较强,即使一点小矛盾也总也想依赖成人帮助解决。因此,教师不要听到幼儿告状就插手幼儿之间的事,应该指导幼儿自己处理矛盾纠纷。而教师具体处理幼儿的告状方法,也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如:幼儿常会为争抢一个好玩的玩具而产生矛盾导致告状,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采用“轮流玩”的方法,慢慢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此类问题。幼儿从中明白了谁是谁非,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幼儿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能力,又减少了告状次数。

引导幼儿对行为进行评价,培养幼儿良好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对于幼儿行为中出现的是非问题,教师必须给以及时的、正确的评价,并对做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让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也可组织幼儿听故事、看电影,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丰富有关是非问题的感性经验。[8]

(三)教育幼儿看别人的长处

幼儿常常是依赖于同别人的对照而进行自我评价的,因而在幼儿“询问”“请问”“要求被关注、被承认”时,总习惯于用别人的缺点来说明自己的好。所以,教师应注意克服幼儿的思维局限和评价习惯,让幼儿学会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而不是借助于别人的缺点来评价自己,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一来,幼儿告状的次数也会逐渐减少。此外,还要教育幼儿自觉地做伙伴的榜样,不能用批评别人的办法来抬高自己。

(四)加强家园联系,与家长共同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十七条指出: “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教师应该与家长沟通,家长不应该鼓励孩子“把告诉老师”类型告状行为当做法宝。处理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爱孩子,关心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但爱要有度,应和严格要求相结合,要给孩子一定的规矩,要有确定不移的原则要求,譬如: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同时家长要鼓励孩子的社会性交往,鼓励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谦让、合作。

总之,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是一种普遍现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要注意区分类型,正确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

参考文献:

[1]赵亚,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特点及原因探析[J].临沧示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18页,

[2] http://hi.baidu.com/xqllj050403018/blog/item/a2edc63b14fc7fef15cecba2.html.

[3]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6.4.

[4]姚怀莲,浅析幼儿的告状行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248页,

[5]郑名,李春丽.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J].调查与研究,2005,(1):38~39页,

[6]方建移,何伟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

[7]方建移.何伟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

[8]張文刚.幼儿告状行为的分析与处理.[J].研究与探索,2004,(6):6页.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观察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灵动指尖的艺术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