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模式与理念都在不断进行革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素质教育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再以提升学习成绩为主要目的而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以培养小学生自身素质为目地,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小学生主动投身到小学语文阅读中去,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发展。本文主要如何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小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期望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阅读能力 培养途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许多学校开始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将其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由原来老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小学生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主人公”,提倡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阅读学作为后续相关教学的基础,引起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积极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一、阅读课程的趣味引入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快乐的情绪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以开心的心情去学习,提高了小学生的主动进行语文阅读的兴致,使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成效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时,应该着重调动小学生的情绪,让小学生以快乐的心情进行语文自主阅读,为小学生构建快乐的语文阅读课堂。如何引入教学内容,吸引小学生投身入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导入时可以运用游戏、猜谜、看视频的方式,增加教学趣味性。帮助小学生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的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课程引入时可以让小学生拿出一张折纸,教小学生折一个简单的爱心,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并向小学生提出“纸是怎么发明出来的?”问题,让小学生积极去阅读文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引起小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小学生抱着积极的情绪进行语文阅读学习。
二、创建合理的情景,鼓勵小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相对于其它小学生必学的课程来说具有一定的枯燥和乏味,需要小学生阅读大量具有文字的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语文阅读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语文阅读课本内容合理为小学生创建语文阅读学习情景,让小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积极调动小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为小学生营造利于学习的课堂环境。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在情景教学中积极进行自主学习,使小学生认识到进行语文阅读的必要性,为以后更深层次的语文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赵州桥》的阅读教学中,小学生并没有实际见过赵州桥的样子,对于赵州桥没有基本的认知,在阅读文章时不能很好的理解为什么赵州桥要设计成这个样子。因此,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播放介绍赵州桥的视频,为学生创建相应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前先充分了解赵州桥的情况,促进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是这样的。同时,在课上播放相关视频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阅读课堂教学中。
三、举办相关活动,提倡自主阅读
小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发展。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应教育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阅读。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文章来举办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们踊跃参加。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主动进行阅读,获得知识,也促进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课本内有关于诗歌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诗歌朗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同时在活动中传授学生有关于诗歌朗诵的技巧,使学生在朗诵诗歌的同时,加强他们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
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小学生与教师一起努力,完成小学阶段的教学学习任务,提高自身的语文学科素养。语文阅读对于学生积累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还存在着一定功利性,但还是在稳定的发展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来选用,发展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谢启贵.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
[2]李敏,等.抓结构、记重点———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四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