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新
摘 要: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汉字不仅是实现共同交流的一种方式,更是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教学效率,成了诸多一线教师研究的重点。为此,本文从巧用游戏,形象识记;随文识字,加强理解;掌握规律,牢固记忆三方面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展开了探究,以期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方法探究
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帮助小学生尽快掌握和运用汉字,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为其阅读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小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识字教学成效,对其教学方法展开积极探究已经刻不容缓。而以下,便是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巧用游戏,形象识记
实际上,识字是一个相对枯燥、无聊的过程,对于尚处于爱玩、爱闹的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来讲,他们很难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到识字教学中,这意味着一味地进行单调识字,很难切实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加入游戏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借助游戏来帮助学生进行形象记忆,从而达到识字教学的目的。但是,教师在选择游戏的过程中,务必要重视学生特点与识字内容的结合,要保证游戏的选择能够真正满足学生和教学的需求,从而有效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提高。[1]
例如:在学习“口耳目”中的生字词时,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口、耳、目、十、木、禾”等汉字的识记中,我在教学开始之前便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小游戏。因此,上课后,我首先带学生对这几个汉字进行了初步的了解,随后为大家介绍了“穿山洞”的游戏,也就是由两人手拉手做出拱形山洞的形状,由一名学生在山洞附近展示生字卡片,其他人要在读出生字的时候才能够顺利穿过,否则就会被卡住。随着这一游戏的开展,学生们兴致极高的投入到了生字的识记中,从而顺利掌握了这一课程中的生字知识。由此可见,游戏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2]
二、随文识字,加强理解
语文教学一向讲究灵活性与生动性,识字教学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要想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汉字,教师就可以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反复熟悉文中需要掌握和记忆的汉字。在识字教学中,说与写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随文識字恰恰可以满足这一教学需求。显然,在课文中讲解生字生词,不仅能使学生复习旧知识,还能够顺其自然的将新旧知识结合到一起。在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来进行读和写,从而有效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月亮的心愿”时,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帘、装、女、气、亮”等生字,我在识字教学中极为重视生字与阅读的结合。考虑到生字是阅读的基础,因此,上课之后,我首先将学生进行了分组,随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了初步阅读,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通过小组讨论来猜测其读音和具体意思。在这一过程中,我还与学生一起就文章内容进行了探讨,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了文中美好的亲情。从最终的教学结果来看,学生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不仅对该课文有了深入的了解,更掌握了这些生字的用法和表示的具体意思,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加强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掌握规律,牢固记忆
汉字有着基本的造字法则,要想使小学生能够在认识基本字的过程中认识到与其有关的新字,从而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教师便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掌握一些构字的规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字与字之间的关联,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汉字,并在“以少带多”的过程中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对汉字构字规律的掌握还能够使小学生发现汉字的魅力所在,从而自主投入到识字过程中。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相关的构字规律,我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适时的向学生进行视野拓宽。在讲到“波、浪”这两个生字时,我首先询问了大家二者有哪些共同点,随后开展了一个小型的讨论会,要求学生对其展开讨论,在学生回答出都是同一个偏旁且都与水有关时,我随即要求大家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还学过跟他们类似的生字。一段时间过后,学生在讨论中又指出了“河”“海”“洋”等字。通过对这些生字的回忆和学习,学生不仅了解到了一些偏旁与字义之间的基本规律,更在分析与讨论中加深了对生字的记忆,从而有效提高了识字效率。
总之,识字教学务必要考虑小学生的阶段性特征,一切简单、有趣的方法都值得尝试。因此,作为当代教师更应该善于思考与创新,以帮助小学生走出识字的困境,更好地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并为其终身发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杰杏.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J].汉字文化,2018(19).
[2]刘玲香.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