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梅 朱丽萍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从最初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到现在的“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唤起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我校开启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 德育 课堂 活动 实践
课改伊始,我们虽已确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大体方向,但具体该怎样实施,效果会怎样,学生、家长会不会支持,能不能坚持一直走下去……一系列的问题,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毕竟单单只依靠我校四十多名老师,却要走出一条独具我校特色的课改之路,还是任重而道远。但“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 ,我们也应该克服困难,负重前行,才不枉费我们“人之模范”“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知行合一”[1]的崇高評价。于是,经过一系列会议的交流、讨论,边实施边总结边改进,我们的课改之路稳中有进,一学期的课改实践活动开展下来,得到了学生、家长、领导、社会的一致好评。我们将学校的课改经验进行了以下总结: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也是课堂改革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所以教师的观念极为重要。刚开始的时候,部分老师也难免有些畏难心理,有些安于现状。所以一开始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的方式,在学校,全体老师集中学习古文经典,诵读《论语》《中庸》等文学经典;在家里,带着家人一起读,每天坚持在读书群中打卡,互相激励。熟读成诵之后,大家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感悟,开始有了心得交流会,然后在集中学习的时候,老师之间开始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其中大多是疑惑,但是很快便有了答疑,有了建议,有了尝试,有了提高,也有了自信与底蕴,也开始有了谈笑间自然而然的古文穿插:“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读经更成了一种乐趣。自我提升虽有效,却不够高效,于是我校领导积极寻找外援,分批次送老师出去春华小学、华德博才学校听课,到南京、北京取经,参加各种传统文化培训;请道中书院的学者、传统文化的讲师来我校讲课,传授经验。几次三番,果然事半功倍,老师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水平也逐步提高。
二、动员学生家长,支持参与学校活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学生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的督促者。学生的习惯养成除了老师教导,更要父母监督补充。只有家校合作,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学得更快,学得更好。所以我们学校召开了家长动员大会,让家长朋友们了解学校的育人方针、具体举措、实施意义,答疑解难。我们还请了道中书院的学者前来动员,邀请市教育局领导专题讲座,陈列学习古文经典的好处,简单有效的实施方法等,于是家长有了心灵的触动,慢慢地家长愿意主动配合学校的安排。
三、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课堂,融入教学
1.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校利用早读、中午自习时间,全校师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书声琅琅,气氛融洽。每周固定两节经典课,润心育德。日积月累,熟读成诵,两年下来,很多同学都会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作品,每周班级还会开展诵读比赛,并选代表参加学校的背诵经典录像。
2.开展“读书节” 系列活动。为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时时沉浸在良好的文化气氛之中,经仔细甄选,我校开展了“读书节”系列活动。开学伊始,我们开启了“读书节”启动仪式,引入古代的“开笔礼”,让每个学生都能直观地感受读书之庄重;学生代表发言;全体学生宣誓争做“书香少年”等,同学们深受感染,纷纷积极加入阅读活动之中。
3.班级文化的开展。学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各班的班级文化也开展的毫不逊色。有的班级是古诗唱诵,以优美的音乐配上古雅的诗词,唱者沉浸其中,闻着如痴如醉;有的班级是古文书法比拼,以俊秀的笔法书写古文的意蕴。
4.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要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地融入学校的文化,真正地融入学生的心中,成为潜移默化,甚至骨子里血液里的底蕴,光靠外在的渲染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融入学科教育,融入每日的学习之中,才能真正地实现每个学生、每个老师的自我突破”[2]。所以,我们不仅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语文学科的日常教育中,更渗入到了小学阶段的各个学科之中。
5.开展实践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我们利用传统节日的契机,大力开展相关主题的节庆活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每个学生最好的滋养的梦想终于不再是梦,我们终于梦想成真了!短暂的喜悦过后,我们也深深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但风雨过后的彩虹才会更加绚丽更加灿烂,我们将扬起风帆,奋勇向前,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去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许艳玲.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教学与管理(小学版)[J].2017年2期
[2]邵明晓.邵飞.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J].生活教育,2014,21(S2):41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