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 金华 321000) (衢江区第一初中,浙江 衢州 324000)
近期,在一次以“启发思考,开展深度学习”为主题的省送教活动中,一位青年教师呈现了一节“一题一课”探究学习的复习课,给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教师以新定义试题为载体,让学生围绕新定义,通过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领,引导学生多视角地分析问题,在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中,调动、激活以往的知识经验,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方法的把握,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结构,给深度学习理念下的“一题一课”更深刻的内涵.
题目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与β满足2α+β=90°,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准互余三角形”.
1)若△ABC是“准互余三角形”,∠C>90°,∠A=60°,则∠B=______°.
2)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4,BC=5.若AD是∠BAC的平分线,不难证明△ABD是“准互余三角形”.试问在边BC上是否存在点E(异于点D),使得△ABE也是“准互余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B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3)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7,CD=12,BD⊥CD,∠ABD=2∠BCD,且△ABC是“准互余三角形”,求对角线AC的长.
(2018年江苏省淮安市数学中考试题第26题)
此题为新定义问题,试题类比直角三角形来定义“准互余三角形”,经历阅读、理解、判断、探究、应用的过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经历前两个问题的探究,提炼概括“准互余三角形”的特点性质,并用获得的经验来解决第3)小题,经历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展示了一类课题学习的研究模式.
但是,试题的呈现,更多的是从评价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甄别学生的学业水平.如何避免就题论题、浅层次“做练习”,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探究(如猜想、验证与应用)的空间,让学生掌握新定义的特点及其蕴含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能够自主合理地进行思想方法的迁移,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实现问题解决,达到深度学习.
读一读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与β满足2α+β=90°,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准互余三角形”.你能画出一个这样的三角形吗?请标上必要的数据.
图3 图4
生1:先确定β=40°,根据40°+2α=90°,计算得到α=25°,再画出图形(如图3).
师:我们找到了通过计算画“准互余三角形”的方法.先确定一个内角40°,这样的三角形还有吗?α=50°呢?
生2:根据2×40°+β=90°,得到β=10°,因此还有“α=40°,β=10°”这种情况.
生3:当α=50°时只有图4这种情况.
说一说“准互余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β满足条件2α+β=90°,能够让你联想到什么三角形?类比该三角形,“准互余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生1:联想到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α,β满足α+β=90°.
生2:“准互余三角形”第3个内角是90°+α,说明它是钝角三角形.
师:根据前面的画图,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3:先确定一个角α画“准互余三角形”,当α<45°时,可以画出两个三角形;当45°≤α<90°时,只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师:有没有一种特殊的“准互余三角形”?
生4:以30°为底角的等腰的“准互余三角形”.设底角为α,由2α+α=90°,求得α=30°.
生5:刚才的结论还需修改一下,当α=30°时,也只能画出一个“准互余三角形”.
师:这说明“准互余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有着紧密的联系.
画一画你能在一个“准互余三角形”上,通过画图来体现它与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联系吗?在图3、图4上尝试,说说你的发现(小组合作).
生1:如图5,AE⊥BC,可以得到∠1=25°,从而△ACE∽△BAE;如图6,BF⊥AC,∠2=25°,BC平分∠ABF.
图5 图6
师:很好,通过作三角形的高线,得到与△ABC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准互余三角形”的钝角为90°+α,你能联想到什么?
生2:把钝角分割出一个90°角.如图7,由GC⊥BC,得∠3=25°,这样△ACG∽△ABC;如图8,HC⊥AC,得到∠4=25°,△BCH是等腰三角形.
图7 图8
师:通过刚才的画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1:图5、图6可以看成在“准互余三角形”外“补形”得到直角三角形,图7、图8是“准互余三角形”内部“分割”得到直角三角形.
图9
思考(独立思考2分后呈现)画图时,你是准备直接画“准互余三角形”,还是先画相关的直角三角形?
生1:过点P作PH⊥OB于点H.如图10,作∠OPH的角平分线PQ1,得到△POQ1是“准互余三角形”.如图11,作∠Q2PH=∠O,得到△POQ2也是“准互余三角形”.
图10 图11
生2:如图10,过点Q1作Q1E⊥OA于点E.根据OH=20,得到
即
可得
生3:如图11,根据△QPH∽△OPH,得到Q2H=5,从而OQ2=15.
师:刚才画出的两个“准互余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还有没有其他情况?
生4:点P是锐角顶点,应该还可以是钝角的顶点.
师:如果点P是钝角顶点,如何画出“准互余三角形”?
生5:过点P作PE⊥OA交OB于点E.如图12,在OB上取点Q作QE=EP得到点Q3;如图13,作∠QPE=∠O,就可以得到点Q4.
图12 图13
生7:如图13,根据△Q4PE∽△Q4OP,得
师:通过刚才的画图求解,你有什么经验?
生8:画一个“准互余三角形”,除了利用角的度数外,还可以先画一个直角三角形,由于直角顶点的不确定,需要分类讨论.
师:对,这说明“准互余三角形”的问题需要联系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求解.
算一算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7,CD=12,BD⊥CD,∠ABD=2∠BCD,且△ABC是“准互余三角形”,求对角线AC的长.
思考1)“准互余△ABC”的内角有什么特点?与∠BCD有什么关联?
2)你准备从哪些角度进行尝试?
生1:设∠BCD=x,则
∠DBC=90°-x, ∠ABD=2x, ∠ABC=90°+x,
从前面研究可以知道,△ABC的内角∠1与∠2中必定有一个角为x,显然只有∠2=x.
生2:我是在△ABC内部分割出一个Rt△BEC,如图14,可得∠3=∠4=x,△ABE是等腰三角形.
图14 图15
生3:如图15,过点A作AH⊥BC于点H,根据∠ABC=90°+∠3,可得∠3=x,由AB平分∠HAC,得△ABH∽△CBD,但接下去求解遇到困难了.
师:这时已经将△ABC的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问题,但为什么还求不出?
生4:AB=7,DC=12,这两条边没有转化到一起.
师:怎么办?
生5:重新构造直角三角形.
图16
生6:过点C作CG⊥AB于点G,如图16,则∠4=x.
师:这也是在△ABC的外面构造直角三角形,还发现了什么?
生7:BC平分∠DCG,△BCG≌△BCD.这样可将AB=7,AC=12转化到同一个△AGC中.
生8:由∠4=∠2=x,知
△BCG∽△CAG,
可得
CG2=GB·GA,
即
122=t(t+7),
理一理“准互余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这对求解这类问题有什么帮助?
交流后得到小结:
1)“准互余三角形”知识网络(如图17所示);
图17
2)“准互余三角形”的问题可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解决.
深度学习体现了核心素养指向的学习方式.“一题一课”是例题教学的一种形式,“小题大做”,放慢节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经历问题引导下的探究学习,通过亲身体验、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发展数学素养.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文本”一直困惑着我们.实现“深度阅读”的方法是学会批注、举例,举例是检验是否真正理解概念的最佳手段.在让学生阅读“准互余三角形”时,提出“你能画出一个这样的三角形吗”,放慢节奏让学生画图举例,经历阅读联想、猜想验证、画图判断的过程,从数式、形状等角度,让学生直观感受“准互余三角形”内涵,为下一步提炼“准互余三角形”性质特征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形成边阅读边画图、边思考的习惯.
联系已学知识,激活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每一个学习活动过程中.这就需要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系列,在一个不断进行问题提出、逐步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发现和归纳图形的特征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说一说”提出“联想到什么三角形,‘准互余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类比直角三角形,从数式、边、图形结构等角度来概括“准互余三角形”的特征;“找一找”中让学生思考是直接画图还是“先画相关的直角三角形”,进而再根据角的分类画出“准互余三角形”.一步步地追问,形成学生的有序思维,即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来构造“准互余三角形”,通过角的分类画出各种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到“算一算”的问题解决时,提出“准互余△ABC的内角与∠BCD有什么关联”,引导学生从已知出发,探究发现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构造直角三角形,寻求求解思路.在“理一理”时提出学习了这节课“对你求解这类问题有什么帮助”,让学生交流形成知识网络,形成概念学习的一般探究历程,形成有序思维.
探究过程中常常会碰壁或思维受阻,这时学生往往“僵住”不知所措.我们知道,有思辨才有深度,需要让学生经历“试错”过程.学生的一些不成功的方法设想、图形构造,往往被教师忽视,需要我们及时地将这些思考过程的痕迹挖掘出来,作为教学资源进一步引导观察和讨论,来进一步内化获得的经验.如“说一说”中学生得出能画出一个“准互余三角形”时α的范围有错,教师提出“有没有一种特殊情况”引导图形进行特殊化研究,让学生顿悟还有α=30°这一种情况;在“找一找”中学生画出两个∠P为锐角时的“准互余三角形”,教师停顿让学生观察角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发现∠P还可以是钝角时的“准互余三角形”;最后“算一算”将图14、图15思维受阻的过程呈现出来,作为教学资源进一步引导观察图形特点,让学生从其他角度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进一步内化获得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