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塑造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2019-12-10 10:07李万平方爱东
理论导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微时代高校

李万平 方爱东

摘 要:“主流话语权威”不是依靠外力强制的“硬性”权威,而是一种建立在情感认同基础之上的“软性”权威。微时代背景下高校主流话语权威的塑造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以时代的和辩证的眼光来全面审视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塑造的现实境遇,通过找准主流话语主体角色定位,重构话语主体权威;确立主流话语内容主导地位,保障话语内容权威;转换主流话语传播固有渠道,实现话语传播权威等多种对策,实现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的塑造。

关键词:高校;微时代;主流话语权威;主流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9)11-0112-08

作者简介:李万平(1992-),女,安徽亳州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爱东(1963-),女,安徽黄山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

主流话语作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话语依托,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载体。高校主流话语权威的塑造,不仅关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同时还关乎高校能否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工作。高校主流话语权威的塑造是高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举措。然而微时代的到来及其影响,给高校主流话语权威的塑造既带来了显见契机,也带来了深层隐忧。因此,正视微时代背景下高校主流话语权威塑造的现实境遇,全面剖析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塑造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多方面、多角度地塑造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的权威,对于维护高校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塑造面临的机遇

微时代呈现出准入门槛的平等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化以及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等多种积极特点。这些积极特点,给高校主流话语权威的塑造带来了众多机遇:丰富了话语主体的形象,助推了话语内容协同构建,凸显了话语传播载体引领功能。

(一)准入门槛的平等化,丰富了话语主体形象

微时代是对传统大众传播时代的一种解构和颠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其中最为鲜明的一点就是准入门槛的平等化。具体来讲,这种准入门槛的平等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话语身份门槛的平等。微时代背景下,无阶层歧视、无身份要求、无钱财较量,无学历限制,无论身处哪个阶层、哪个领域、拥有何种兴趣、何种特长、偏好何种生活方式或文化形式的个体,都可以从中获取平等的话语权力。也就是说,微媒体时代摆脱了精英文化的门槛限制,不管话语参与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如何、见识高低,在微媒体空间中他们都是地位平等的“微主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话语身份的垄断局面,推动单向性的线性传播转变为多向性的立体传播,使得话语传播主体日益多元,进而使高校主流话语主体不仅包含高校思想宣传工作者、学生工作者、教师辅导员,同时还包括积极参与网络话语表达的普通学生。另一方面,话语表达门槛的平等。微时代背景下,“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也可以是消费者。这与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最大的不同就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参与社会话题的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1]人们利用手机、电脑、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并通过下载客户端,只要进行简单的账号注册,便可参与话语表达。对于高校来说,拓宽了师生群体话语表达的通道,最大化地释放了话语活力。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在微信、微博等微平台上就某一话题进行个性化表达,甚至在这一过程中还带动其他微主体的话语参与和话语讨论。总之,微时代视野下准入门槛的平等化,不仅突破了话语参与者的身份界域,同时还延展了话语表达者的权利限域,使得某一特定主体不再是单一的话语信息的消费者,而同时以话语生产者、话语传播者和话语共享者的话语身份重新出场,大大丰富了话语主体的形象,使形象各异的“微主体”都可以很轻松进入各类话语参与平台,在各抒己见、言论自由的话语民主氛围中,顺利找到话语发声和话语表达的窗口,培育其作为主流话语实际传播者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进而扩大各类话语主体在主流话语内涵发展中的话语权。

(二)信息资源的共享化,助推了话语内容协同构建

马斯洛曾经把人的需求分成五层:低层次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高层次的需求包括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人们在满足低层次需求后,对于高层次的需求开始增多。新传媒生态的形成,影响着微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共享的重要意义和深远价值。他们希望借助微媒介来发表观点、共享资源,以此获取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使自我需求获得满足。尤其是微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表达意识以及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渴望向他人展现风采、倾吐衷肠,并希望获取他人的关注、尊重、理解和认可,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满足自我需求,并以此获得归属感、自尊感、成就感和满足感。他们往往借助“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新闻客户端)等各类平台,运用文字、音频、视频、图片、漫画、表情包等多种话语表达形式,积极参与介入各类话题讨论、倾情交换分享多种信息资源,由此形成开放的价值观表达和资源共享平台。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微载体的共享性、公开性、开放性等独特优势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信息资源、政策导向以及建设成就等与其他微主体进行共享。简言之,跻身于微时代境遇下的微主体,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展开话语内容的共享。在这一共享过程中,各类话语参与者能够有效搭建起话语资源的共享系统,并通过共享全面建构社会交往关系,聚拢各种话语资源,并最终实现成员间的精神交流和共享。通过精神交流和共享,有效提高共享成員间的信任水平,为主流话语内容的协同构建奠定坚实的情感根基,并有效增强师生群体对协同共建的主流话语内容的关注度、认可度以及践行度。

(三)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凸显了话语传播载体引领功能

传统媒体时代,主流话语的传播和教育载体多以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等为主,并且注重于“自上而下、单向传输”的理论性灌输,传播渠道缺乏多样化,导致主流话语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既索然无味也缺乏生机,迟滞了人们对主流话语的自愿接受和自觉认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媒体日益走进人们的视野,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乐意接受单一固定化的传受式载体,他们求新、求变,渴望寻求一种多样灵活性的互动式载体。而以微信、微博等为典型代表的微载体具有的话题选择方面自主性高、话语参与方面互动性强、话语传播方面辐射范围广等特征,恰恰有效满足了大学生的民主要求和自主愿望。根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达8.0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98.3%;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群体占比最高,为27.9%[2],这表明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微传播载体不仅迅速地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交流和人际交往的首要选择和重要中介,同时还日渐成为大学生群体中最受欢迎、使用频率最广的新兴媒介,凸显了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传播的载体的引领功能。高校可以发挥微传播载体的载体引领优势,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以便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鲜活起来、灵动起来,并赢得广大学生大力支持和主动参与,为实现广大学生对主流话语的自觉认同和自愿服从筑牢“民心根基”。总之,微时代境遇下的大学生群体,不仅可以通过“三微一端”等新载体快速高效地获取、传播各类话语信息,还能够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实现各类话语信息的立体化传播。这不仅迎合了现代大学生渴求信息占有个性化、全面化的迫切要求,还有利于改善主流话语传播生态、提升主流话语传播实效、实现主流话语传播认同,使微时代下高校主流话语的传播和教育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二、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塑造面临的挑战

微时代同时也呈现出话语发声的混乱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传播过程的分流化等多种消极特点。这些消极特点,给高校主流话语权威的塑造带来了严峻挑战,主要是造成了话语主体责任不明、话语内容导向不清以及话语传播效果不佳。

(一)话语发声混乱化,导致话语主体责任不明

微媒体的兴起,打破了话语主体与话语受众之间的界限,话语双方可随时进行话语身份的切换。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种身份互换、位置错乱、角色模糊的混乱状态,使得话语生产、话语传播逐渐出现了“无限中心化”“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等多种趋势。加之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意识、网络法律意识的缺乏以及网络言论立法、网络监管技术的落后,使得大学生在话语表达的过程中,极易发生话语价值的偏离,导致其观点、意见、情绪的全面无序释放。一方面,随意表达观点,模糊角色定位。微时代下不同层次的话语主体都在借助手中的自媒体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话语观点,但其在话语观点的表达上往往会忽视社会价值的导向。由此看来,“微社交”的虚拟性虽然增加了大学生自我展现的表露机会,但也很容易让不少大学生丧失社会实感,从而忽视了现实社会中约束自己的伦理道德规范,话语表达易呈语无伦次和杂亂无章,并引发身份的模糊与错位。另一方面,恣意发泄情绪,忽视责任承担。现实世界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群体要应对来自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现实压力,导致他们焦虑不安和心情压抑。有些学生在参与各类话题讨论时往往缺少理性省思,无规制地展开“妄评”、泄愤式地进行“叱骂”、盲从式地进行“转发”,甚至制造误导性言论,宣泄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或愤慨情绪,而忽视了青年大学生所应承担的“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时代责任。总的来说,微时代信息的多源头特点加大了高校对话语发声者身份追踪的难度,造成了话语主体责任不明,使得微媒体的话语空间不是一个完全规范的公共交流空间,而有时会演化为“监管者缺位、把关者失位、传播者越位”的一种失序空间,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主流话语产生认同危机和抵触情绪。

(二)价值观念多元化,引发话语内容导向不清

微媒体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既带来了话语内容的协同构建,但同时也因话语主体脱离了话语表达的参照物,各类话语都在充当资源,引发了话语内容导向不清,进而导致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相互争夺话语空间。大学生处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阅历浅、辨别能力弱、判断能力差,极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和侵蚀。一方面,西方不良价值观念的潜隐渗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美国政治学者安德鲁·查德威克曾说:“互联网是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3]西方国家凭借其网络信息量的绝对优势,以新媒体为媒介和渠道,对大学生实行思想文化渗透和价值观念输出。如:大肆传播新自由主义、宪政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高调吹嘘网络空间可以超越国家、民族界限,信息可以在网络中不受任何限制而自由流动;广泛散播“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历史终结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杂音。这些话语内容,都冲击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降低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催生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如:当前,部分大学生以维护个人利益为话语立场,传播以个人主义为主导的话语意志,漠视对他人生活境况的人性关怀,不少大学生在价值观选择上逐渐偏离社会主流话语价值。总之,微空间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因缺乏明确必要的话语引导,导致微空间无明显的话语导向,学生“信守何种意识形态是不稳定的,意识形态由此而呈现一种信守主体的不稳定性”[4]。马克思主义话语被日益边缘化、失踪化、污名化,从而极大地影响高校主流话语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传播过程分流化,造成话语传播效果不佳

在传统媒介时代,自上而下的层级传播模式可以迅速建立起主流话语的权威地位。然而,随着微空间的崛起,非线性的裂变式传播使得主流话语内容在其传播过程中开始出现“分流化”态势。这种分流化态势极易消解经典、解构权威,导致不少大学生很难形成连贯性、完整性、统一性的话语思维,大学生“私人化的自表达”成为微空间的时尚潮流。另外,微媒体时代,受资本利益的驱动,话语信息的传播方向难以得到有效的监控和管理,话语受众对同一话语信息的获取方式也呈现出风格迥异的特征,他们不必再像以前那样非得追随传统媒介的走向,从而使主流话语在其传播过程中极易出现分流化态势。一方面,主流话语内容的分流化。某些大学生在进行主流话语内容传播时为获取更多的点赞量、转发量和评论量,往往采用复制、拼贴、模仿、剪编等手段进行主流话语内容的包装再造。这种包装再造因过分强调话语形式的多样性、话语内容的趣味性,忽视主流话语内容的价值性传递,传播大量“被肢解化”的主流话语内容,必然会影响大学生对主流话语内容系统性、深度性和完整性的理解与接受。另一方面,主流话语方向的分流化。微时代各种平台的出现使得主流话语传播渠道多元多样,导致主流话语难以按照既定方向、既定目标进行传播,即主流话语的传播方向呈现分流化态势。这种传播方向的分流化态势没有给主流话语的传播留下足够的理性思考时间和空间,导致主流话语在其传播过程中出现内容失真、价值模糊甚至偏离主流价值观的主导方向。无论是传播过程中的何种分流,“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完整性必然受到影响,甚至呈现‘被遮蔽或被裁剪状态,网民接触的也就是这种不完全真实全面甚至是虚假的意识形态,从而误导民众”[5],消解着主流话语认同形成的基础,给主流话语传播权威的塑造带来严峻挑战。

(二)确立主流话语内容主导地位,保障话语内容权威

首先,做好话语内容溯源拓新,明晰其科学性。

话语的科学性能够为话语的权威性和人们的认同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主流话语的科学性既体现为一种文化传统积淀,也彰显出一种与时俱进的话语魅力。因此,高校应做好主流话语内容的溯源拓新,使学生形成对主流话语优越性和先进性的自觉认可。一方面,做好主流话语内容的溯源。“中华文化直接决定当代中国主流话语的逻辑结构、语法结构、语言习惯、语词组合、言语意义、合法形式以及基本释义,当代中国主流话语实质是中华文化话语的当代形态。”[13]因此,高校要学会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努力讲好、讲清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并“运用‘情感带入的方式,实现个体记忆向集体记忆的转化,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认同,使其确立记忆正统与记忆权威,筑牢他们共同的思想基础,有效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主流话语内容”[14]。另一方面,做好主流话语内容的拓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为广大学生群体所认同,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当前,高校应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队伍,依托大学生所喜爱的网络直播的在线方式,坚持以科学辩证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求真务实的态度阐释主流话语背后蕴含的深刻意蕴、时代价值和目标导向,彰显出主流话语自身的时代魅力,进而深层次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建构,有效释放和展示主流话语的正能量。简言之,微時代境遇下,为确立主流话语的主导地位,需要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主流话语的内在逻辑关系,使他们在梳理话语逻辑的过程中深刻地感悟主流话语的源远流长,明晰其科学性,进而打造内含中华文化底蕴、彰显时代魅力的主流话语权威。

其次,切换话语内容叙述视角,提升其价值性。

人们对于一种话语的自愿接受和自愿服从,并非因为其所具有的权力,而是这种话语是否具有以人为本的关怀性,即是否能够满足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们对于权威的服从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利益的一种追求和满足。“在网络阵地中,要能够代表广大师生的利益,替他们发声,这样的阵地才会有人去关注,才能赢得观众。”[15]因此,微时代境遇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话语诉求,始终秉持“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切换话语内容的叙述视角。这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即解决好“谁来叙述”以及“如何叙述”的问题。首先,高校要从学生视角以理解关怀的态度来思考和编排主流话语内容的传递,将学生群体确立为主流话语的传播者和叙述者,通过各类微平台让他们来讲述关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学生群体在进行话语内容的讲述时,往往更加善于将微时代的新型话语元素融入到传统的话语体系。这种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来进行主流话语的传播教育,更能提升主流话语的话语力量。其次,高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话语环境,主动结合大学生的线上线下生活状况对主流话语进行创造性转化。因为“如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不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在缺乏生命力的概念上兜圈子自言自语,那么它就很难避免事实上的非主流命运”[16]。总之,通过切换主流话语内容的叙述视角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主流话语在社会生活层面上的重要意义,通过讲述个人奋斗与“中国梦”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认同主流话语体系的正确性和权威性,最终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完成对主流话语的真诚信仰和坚定维护。

最后,加强话语内容互动融合,增强其包容性。

面对微媒体时代价值多元、文化多样的时代背景,为使多种话语内容之间保持合理张力,就需要增强主流话语的包容性。主流话语要在微空间形成多元开放、互动融合的话语格局,打破单向灌输、历时传递的话语霸权局面,实现话语的多向互动、共时交流,呈现主流话语的柔性和弹性,进一步彰显主流话语内容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要利用微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征,积极营造微话语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形成极具动态性和对话性的话语系统。同时,高校还要积极主动面对微媒体时代价值多元、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以理性的态度、多维的视角、开放的眼光,容纳其他非主流话语,允许异质性话语在微时代场域中存在并发出声音,尊重微空间中存在的话语差异和独特的价值选择,使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在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上与“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17]。当然,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话语体系,尽管可以包容多种话语样式,但是却必须始终坚持一种能够统摄话语全局的主流话语。主流话语能够自觉引导多种话语的良性博弈,彰显其强大包容性,并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获得广泛的价值认同。因此,在不同话语融合的过程中,还应发挥主流话语的价值引导功能。在确保方向正确、内容科学的基础上,主流话语要适时吸收、借鉴其他非主流话语中的合理化因素来充实和丰富主流话语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与时俱进地创造出一种新型话语体系。只有这样,主流话语才能被广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讲得出”,实现主流话语内容的繁荣增量和主流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进而有效增强主流话语感染力和凝聚力,使广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保持一致,共同致力于主流话语立言达道的话语目标。

(三)转换主流话语传播渠道,实现话语传播权威

首先,注重话语传播疏堵结合,强化其效度。微时代背景下,主流话语要注重话语传播的疏堵结合。一方面,注重话语传播过程中的“疏”。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有效利用“微空间”的舆情采集和动态摸底功能,从流量角度上出发,不仅及时排解疏导大学生微信朋友圈、微博中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情绪,还要积极介入大学生群体对话语意义的生产,实时关注大学生群体的话语动机,对不明真相、盲目跟风的大学生群体要导之以规范,以话语宣传、话语教育、话语警示和话语激励等方式促成大学生群体的话语自觉。同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还要学会运用校园官媒的话语议程设置功能,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适应的话语议题,从而掌握话语主动权,引导学生形成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注重话语传播过程中的“堵”。意见领袖作为网络空间中一支重要的中坚力量,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威和公众影响力,他们的思想和观点能够在学生中获得较为广泛的认同。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权威监管作用,加强对多种传播渠道的严格审查,既要防止低俗、煽动性、甚至虚假性话语信息的传播,也要加强对各种话语内容的过滤、拦截,必要时可进行自动化屏蔽或者永久性删除,确保主流话语在其传播过程中能够向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进而营造“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话语传播氛围。同时,高校还可设置用户举报平台,采取“举报有奖”的方式,发挥每位话语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对微空间中充斥的危害校园稳定和校园和谐的不良价值观念进行及时清除,净化网络生态空间,并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培育和践行,强化主流话语传播的效果。

其次,注重话语传播显隐搭配,彰显其温度。高校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将主流话语融入大学生个体意识的重要任务。而如何完成这一重要任务,需要高校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起:一方面,注重主流话语的显性传播。当前网络环境纷繁复杂,加之青年大学生自身阅历浅,并处于好奇心强和辨别能力弱的阶段,极易受微空间中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也很容易走弯路,这就需要高校采用显性的传播方式传播主流话语。显性传播是指运用显性载体将显性信息直接地、单向地传递给受众,让受众接受信息,以达成信息顺利传送的目的。通过显性传播,高校可以很直观地将主流话语的相关理论传递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了解主流话语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伦理规范等,进而促使他们形成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注重主流话语的隐性传播。显性传播虽然可以控制信息传递的方向,防止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分流化,但是显性传播由于缺乏与受众的双向交流以及受众对信息的反馈,无法有效控制受众的选择性认知。因此,高校还要采取主流话语的隐性传播。“隐性传播是指将传播‘内层涵义利用‘表层器物渗透到人们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中,不为受众焦点关注或明确感知,能够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播者的理念、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的一种方法。”[18]这种传播方式除了信息传递效用之外,更加关照话语受众的情感需要,更加贴近话语受众的表达方式,更加注重话语双方的多向互动,也更容易得到话语受众的青睐。微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尊重和把握微时代特有的傳播规律,把“微载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将主流话语内容的宏大叙事“化解”和“演绎”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微言微语”,从而有效提升主流话语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大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和认同主流话语内容,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最后,注重话语传播上下同步,拓展其广度。“传播是接受和认同的前提”[19],微时代高校如何构建起行之有效的主流话语传播体系,实现自上而下的多层次、多类别传播,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其一,多层次是指话语主体的多层次。微时代背景下,要拓展高校主流话语传播的广度,就需要改变以往“各自为战”“单兵作战”的工作模式,有效架构各话语主体间的沟通协调和密切配合,实现话语主体多层次联合参与,促进高校主流话语权威塑造的协同化、合力化。因此,高校要建立和完善齐抓共管、内部配合、责任明确的传播机制。首先要明确学校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然后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党委领导班子的积极性,形成一套完善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分兵把口、各自种好“责任田”守好“责任地”的高校主流话语传播教育工作机制 。其二,多类别是指传播手段的多类别。微时代境遇下,学生群体的话语诉求强烈,单向地推动主流话语的传播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话语诉求,难以获得广大学生的认同。学生利益和需要的满足是实现大学生主流话语认同的关键。因此,为了达成“思想掌握学生”的话语目标,高校要把主流价值观念的规范性要求与学生群体的利益需要结合起来。同时,高校还可以建立媒体集群,即“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安排专门人员对其进行维护管理,定期发布学生关心的时事热点,以满足不同学生能够多样化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由此看来,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传播权威的塑造,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它不仅需要高校多层次的话语主体的多方联动配合,而且还需要高校学会活用多类别的传播手段,共同发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导向、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情怀的正面声音,注重主流话语传播的上下同步,拓展主流话语传播的广度。

参考文献:

[1] 王永贵,王建龙.微时代背景下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力探析[J].探索,2018(4)∶164-17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3] 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34.

[4] 刘少杰.新形势下的社会意识形态转型[J].学习与探索,2009(5)∶88-93.

[5] 赵丽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0)∶78-85.

[6] 陈卫星.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4)∶31-37.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9.

[8] 争做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的新时代“播育者”[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3 26/c40531-30994903.html.

[9] 单连春,单宗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权威的建设[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23-26.

[10]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http://politics. people. com. cn/n1/2019/0319/c1024-30982117.html.

[11]许敏燕,于希勇.网络时代主流话语的建构路径[J].青年记者,2017(12)∶27-28.

[12]方爱东,范世珍.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主体的身份担当[J].湖北社会科学,2017(4)∶185-190.

[13]储著源.新常态下主流思维、主流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互构战略[J].学术论坛,2017(3)∶156-160.

[14]李万平,方爱东.微时代高校主流话语权威的消解与重塑[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1-107.

[15] 侯欣.新媒体视域下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四种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77-78.

[16]俞伯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变与不变[N].社会科学报,2010-01-21.

[17]张雷声.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37-42.

[18]马娟,刘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传播及其在高校隐性传播的路径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0-105.

[19]秦程节.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影响下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7(3)∶11-16.

【责任编辑:张亚茹】

猜你喜欢
主流意识形态微时代高校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