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勇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体现“综合性”,这是综合性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以及评价方式的综合性。在教学设计与学习活动中,教师要以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为目标,能综合运用多种资源与手段,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能力。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目标;学习内容;评价方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1]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中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形态。它以语文课程的内部整合为基点,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实践的整合,强调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2]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组织形态,又是一种教学形态,它包含学习目标的综合、学习内容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等。从这个思维出发,我们还可以发现语文学习的其他综合,例如评价的综合性等。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综合,其前提是明确的,即都是围绕着语文展开的,也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笔者有幸在2019年浙江省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上执教了一堂题为“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课。这是一堂基于语言活动设置的综合性学习课。笔者围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设置了“知友”“择友”“邀友”三个板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就如何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习目标的综合
《有朋自远方来》是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围绕“交友之道”,开展一次学习活动。为此,笔者设定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快速阅读课本以及相关拓展资料,积累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故事、论述,并能从中获得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培养阅读、搜集、观察、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3)能与他人合作,主动探究,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倾听能力,培养与他人交流的兴趣。
(4)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谊,学会用正确的交友观与同学交往。
(5)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生活的情趣。
这五个目标,并不在一个平行面上,而是从三维目标中体现出综合性的。
(一)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应该是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核心层,核心层是语文的目标,但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以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为唯一目标,而以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为更大目标,包括积累、阅读、倾听、表达的能力等,以及培养学生反馈、探索、沟通、解释、创造的能力。如何在课例中体现出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综合性呢?
如在“知友”这一教学环节,笔者创设了一个成立“成长共同体”的情境任务,向全体学生展示,学生在任务驱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情境任务如下:
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加入七(11)班,崭新的起点,崭新的征程。这段路,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我们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互扶持,共同成长,为此班委研究决定成立“成长共同体”,以进一步激发集体潜能,展现整体智慧。
然后,笔者请班长以朗读方式面向全体同学发布通知,然后提问:“你希望怎样的人在共同体里面?”师生对话开启,自然地引出下一教学环节。笔者用PPT出示如下任务:
成立之前,先要明白什么是“朋友”。
环节一:仔细阅读手中的资料。
环节二:用“朋友是……”的句式给“朋友”定义,并说给同桌听。
环节三:相互听完后,同桌两人推举一人说说对“朋友”的理解。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带着任务阅读资料,在资料中搜索并整理相关信息,这里包含了对文字、文学和文化的积累。这一积累过程,既有对语文知识的拓展,也有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探究、分析。把结果按照一定句式说给同桌听,这个活动内在包含了反馈、交流、沟通、解释等能力。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都是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所在。
又如“邀友”这个环节,笔者用PPT呈现“邀友宣言”的要求:
确定一个词语。用1分钟时间发言,最好说出你的真实经历和感受;组织好你的语言,你可以这样表达:
开头:建议用一句诗或名言警句开头,能迅速吸引注意力。
主体:要说出一些理由,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词语。
结尾:建议用“我邀请你加入我们的成长共同体”。
宣言:尽量不要去读你写的内容,你需要在以下两种方式中作出选择:要么完全脱稿,要么制作一张提示用的小卡片。
这个环节,学生要和其他成员合作,确定所选用的词语,并根据所建议的宣言支架,设计好宣言,最后小组确定宣言的表达方式,上台发言,发言后还要进行反思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体现得比较完整,有前期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的积累,有语文思维模式的形成,有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甚至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方面都能进行有效的碰撞、融合、提升。语文综合性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过程与方法依附于知识与能力目标,它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目标,也是所有学科学习的目标。如何在语文学科中体现这一维度目标的综合性呢?因需要而生兴趣,因兴趣而生探究,立足探究的需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应当包括探究主题的确立、探究策略的制订、探究策略的实施、探究策略的调整、探究成果的展示。[3]在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成立“成长共同体”这一情境任务确立探究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进而在“邀友”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标准成立小组,小组需要发表宣言,这时就需要小组合作制订策略,确定一个主持人,确定上台发言人,确定一个词语。然后是实施策略,主持人要发挥作用,上台发言人要记录组员发言要点,确定好词语后要思考开头、主体、结尾,要分析组员发言的可用性。最后是调整策略,第一个上台发言的,要思考如果下次发言该如何改正;接着发言的,要根据前面组的表达思考调整的方法并及时作出调整。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交流合作的过程、学习运用言语的过程、鉴赏的过程、实践应用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维度的目标展开,不是特意培育和教给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实现的。综合了哪些目标呢?用名言警句进行表达的兴趣,阅读与表达的兴趣,上台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的兴趣,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搜集观察的兴趣,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交友之道,热爱生活的精神,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等等。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关注这些目标的存在,但没有把它们作为主要的出发点。这些自然实现的目标,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和新奇,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二、学习内容的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体现在“综合”上。内容综合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语文内部的综合,是听说读写的综合;二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三是语文学科与生活的综合。[4]
(一)语文内部的综合
综合性学习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五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它与其他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它不具备单一的内容目标。[5]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领域的综合,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综合,其学习内容相比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更加宽广。根据上述定义,我们知道,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本身就是语文内容的综合,“就是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展开的、整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语文要素(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活动”[6]。
在《有朋自远方来》教学的伊始,笔者通过课前猜字游戏(“乐”的甲骨文)进入主题,再出示 “朋”字的甲骨文,学生基于图片认知,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观察,试着推理,对“朋”字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是从字形导入新课,来确定学习的主题。
后续的三个环节:“知友”要查找资料,从《说文解字》《论语》的部分内容中搜索信息,说自己的理解;“寻友”要确定词语,要能对为什么选择这个词语作出解释,并根据词语来确定自己将和哪些同学在一起;“邀友”要阅读资料,要有语文积累,要能交流,要能写出宣言。这是在情境之中充分開展听说读写的所有语文内容。
(二)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与生活的综合
基于一定的生活现实设计问题情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性与专业性结合,寓教于乐,可以让课堂链接生活。在教学中,笔者先是创设了一个成立“成长共同体”的情境,让整节课有一个问题的聚焦点,其核心思想是让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在明确了“朋友”的定义后,教学自然地进入了“寻友”板块。笔者用PPT出示如下任务:
你希望你所在的共同体中的朋友应具备哪些素质?
在纸上写出你所希望的朋友应具备的素质,用3~5个词语来表达。
选择一个词语,说说你这样选择的原因。
想一想,你还需要修改吗?然后高举你的纸牌,找到所写词语和你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站在一起。
思考会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就要思考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优秀品质,有哪些行为习惯等。学生要写出相关的词语,然后思考要寻找哪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组合之前,还要说说为什么会选择这些词语。这个环节,涉及学生的心理水平、学习兴趣、生活习惯、价值观,涉及心理学和社会思想品德课程等多个学科,有助于打开学生与语文、生活和其他学科相互沟通的视野空间,实现内容的综合性,促进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怎样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具备语文性,要突出语文主题。如在《有朋自远方来》这节课的最后,笔者出示了《论语》中孔子关于“三益三损”的论述:
恭喜你们,你们的“成长共同体”现在正式成立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然后,笔者总结:
成长,是一段必须付出代价的旅程,行路过程中总会不断地捡到和丢掉一些东西。有一群益友一起走,你会发现,自己能更轻松地面对世界。人生贵在于恬淡中品味,于从容中享受,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是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不同于班会课和思想政治课。它要从语文内容出发,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淀人文素养,最终形成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三、评价方式的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最艰难的环节,应该是思维探究的过程,而最“美丽”的部分,应该是展示成果的环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活动中探究得更顺畅,也让成果更加美丽呢?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评价。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目的非常明确,即利用多元化评价优化活动,最后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位置,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笔者对课后综合性学习评价表稍加调整(表1为调整后的评价表),开展了多层次的评价。
表1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 自我 同学 教师 听 听话时有礼貌
注意力集中
能听清楚主要意思 说 时间把握恰当
说话时态度大方
声音清晰
内容有条理 信息搜集 能准确获取所需资料
能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能与同学分享资料 合作 能与同学合作
能认真完成所分配的任务
在团体中能够承担组员或组织者的各种角色 综合评语 自评:
互评:
]
(一)基于过程进行评价
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行为而展开,同时又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活动提供方向。从表1看,项目中既有对学生“听”“说”行为的评价,又有对学生“信息搜集”和“合作”的评价,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评价过程既关乎学生言语活动的行为,也关乎学生合作交流的态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又渗透于课堂的深度交流和互动之中。由于评价本身融入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之中,因此它既是评价活动,又是语文活动,正所谓“学习即评价”。
(二)基于结果进行评价
1.自我评价
整个活动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要求通过自我评价,不断诊断、调整、提升自己的表现。在活动过程中,笔者主要分如下两步走:
其一,自我反思。在第一组学生“邀友”发言结束后, 笔者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你觉得你表达得如何?”“你觉得你的表达有效果吗?”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总结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思考活动的成败得失,从而让情感态度、思维品质不断发展。
其二,自我反思结束,笔者要求学生按照表1的内容,在各个环节都能作自我评价。学生不仅要评价自己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以及蕴含的诸多能力,还要对活动中自己的合作态度、自主性程度以及所运用的方法的适当性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处在激发的状态中,从而在活动中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反思,能不断改进、优化、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
2.教师交流式评价
在活动过程中,笔者通过提问、评价回答、跟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下面是课堂教学的启发、引导、评价语:
? 我们来看看,听众们做到关于听的几点了吗?
? 这个同学有一个问题,我们之前说过要说到1分钟,这个同学没有说到1分钟,在时间把握上没有到位。那么,怎么延长时间?可以作哪些补充呢?
? 是的,我们可以补充自身例子。我们请一个同学补充试试看?
? 说话时态度大方,这个同学做到了吗?我们来听听听众的意见,看看怎么改正……
? 你觉得自己表达得如何?
? 我没听出来,挺好的呀。你觉得你表达的效果如何?
? 同学们觉得他们的反思到位吗?
? 两位的笑声充满魔性。如果再给一次机会,你们会在哪些地方有所改进?
? 我发现这一组做了一个我都没有提醒的很好的动作,他们都鞠躬了,向听众表达了谢意。你觉得你们组说得最好的一点是什么?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不仅带有评价的性质,而且要指导学生不断改进。教师应在交流式评价中,通过大量的互动了解学生的活动过程、各方面能力的获得与形成状况,鼓励与激励学生,调节学生的行为、思维,帮助学生不断总结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生生互评
利用生生互评,可以测量学生对各个环节的认识。通过观察和评估他人的表现,学生可以发掘自身的语文潜能。对初中学生来说,同学眼中的自己可能比老师眼中的自己更加重要。既然如此,教师给予生生互评的机会就显得十分重要。有人认为,改变学习方式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利用评价系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是一个极为鲜活的评价系统。与硬性的评价系统不同的是,生生之间这个软性的評价系统,更能催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只有恰当使用好硬性与软性两种评价系统,使评价的综合性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相一致,才可能使整个活动顺利实施,并为后续活动提供保障。
总之,经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执教体验与专题研训活动的学习,笔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综合性学习因其语文性、整合性、真实性、合作性的特征,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语文学习的视野。在本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笔者发现:听说读写不再是静态的语文知识练习,而是在真实情境中的言语运用,学生在活动中历练言语技能;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再是单项训练,而是将单项训练中所积累的语言材料,在活动的过程中反复实践,从而内化为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建构了语文课程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凭借其综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让语文教学真正走向远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25.
[2]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4.
[3]包建新.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教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1.
[4]王荣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5]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初中语文[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117.
[6]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