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应用,主要提出从“热身训练”“技能训练”“体能训练”等方面采用趣味化教学策略,通过体育专业知识学习与娱乐性体育游戏的相互结合,改变传统田径教学的枯燥,激发学生对田径锻炼的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趣味田径 初中体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151-02
随着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初中体育教学也不断改进。田径是初中体育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但传统教法很难获得大部分学生喜爱,主要因为传统田径教学呈现出枯燥性、重复性、专业性,给人索然无味的感受。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趣味田径教学法应运而生。该法以轻松易懂、娱乐性强的特点,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枯燥劳累的压抑氛围,避免了单一的专业训练或竞技项目训练形式,将教学目标调整为健身与娱乐相结合,这样能够减轻成绩名次对学生所造成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学习氛围中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增强身体素质。
一、热身训练趣味化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热身训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基础的环节。在正式开始田径训练前进行热身活动,学生能够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的核心温度和肌肉温度,调整心率及呼吸,增加血流量和血氧量,从而避免运动损伤,降低训练风险,提升运动效果。传统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热身训练方式是跳热身操、慢跑,形式内容单一乏味,很难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激情。趣味田径教学法,则充分参考场地、器械及教學内容,设计富有趣味性和灵活性的热身运动。
例如,笔者指导短跑训练前,所采用的热身活动形式多样:结合操场地形,设计弯曲多变的慢跑路线,指导学生沿着路线箭头的指引开展“蛇形跑”“螺旋跑”等,让学生通过低速度的跑动和频繁的转弯来活动肌腱和关节,提高肌肉温度,提高心率次数和呼吸深度,为接下来的正式训练打下基础。这种新颖的热身方式具有游戏的趣味性,能迅速激起学生的期待心理。热身活动正式开始,学生不仅积极参与,并且能够主动思考如何跑才能更好地拉伸肌肉、如何跑才能完美地转弯。跑步结束后生生间还能交流跑步过程的呼吸及心跳感受。热身时间在学生几乎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便结束了,接下来学生以高涨的热情迎接短跑训练,教学效果良好。
学科融合是新课改的趋势,体育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能丰富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不再感到课堂枯燥。笔者在某项田径内容教学前,曾设计过一次“听数抱团”的活动。学生首先报数确定自己的号码,随后根据笔者所报出的数字彼此抱团,例如笔者发令“奇偶抱团”,学生迅速以奇偶分为两队;笔者发令“含6抱团”,则编号含有6或者含有不被6整除编号的学生迅速抱团,等等。
此外,合理利用体育辅助器械也能提高热身训练的趣味性。体育器械规格多样、种类多样,在热身活动中,适当选用其中一些,可使活动的内容更生动并且操作性更强,使学生的参与热情更易被激起。笔者曾利用沙包、跳绳和球类等为学生设计了多种热身活动。例如,将学生分为两组,利用长绳设计成“渔网”,开展“捕鱼”的热身游戏。在限定时间内,负责“捕鱼”的一组拉开长绳试图快速合拢“包围圈”,以便捕获更多的“鱼儿”,扮演“鱼儿”的一组则力求逃离渔网,使“渔夫”一无所获;或者令学生使用沙包作为武器,“射击”两组人墙中的学生,被击中者淘汰出局,接住沙包者则与射击者互换角色。
这些如儿时游戏的热身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不仅帮助学生充分拉伸肌肉、活动肢体,较好地实现热身目的,使学生更快地接受和适应正式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充分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趣味热身项目时,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避免为片面追求趣味性而偏离教学目标。同时,还应该注重热身活动本身的生理科学性,避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因生理承受能力不佳而导致运动损伤。
二、技能训练趣味化
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培养是重头戏,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细致了解并掌握运动技能。合理的趣味教学设计能够将技能训练与娱乐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游戏中轻松体会和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学习质量。
例如,立定跳远的教学内容,传统课堂教师往往会先讲解要点、演示动作,再由学生自行训练。此种教学方式平淡无奇,很难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学效果也会趋于较低的水平。为此,笔者设计了“立定跳远接力”的训练游戏,提高跳远训练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在“立定跳远接力”游戏中,学生平均分为3个小组,并推选出测量员三名。每组第一人从起跳线起跳,落地后由测量员确认落地点,再由第二人从该落地点继续向前跳,以此类推,直到每组最后一名成员跳完,测量距离最远的小组获胜。在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激励下,学生认真学习“立定跳远”技能,组内热烈讨论摆臂的力度、角度和频率,反复体会起跳蹬伸的力量、角度和时机,并注重落地缓冲的技巧。游戏形式的运动技能训练,学生以轻松的、趣味的心态投入其中,很快掌握了基本技巧,自身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全身协调能力、下肢的力量及爆发力均得以增强,最终促进立定跳远成绩提高。
在跳高教学中,笔者曾设计了一个“高度挑战赛”的游戏帮助学生掌握跳高技巧。当跳高运动要点讲解完成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学生平均分为4个小组,每次每组派出一名队员参赛,参赛队员同时报出自己挑战的跳高高度,挑战成功计入团队成绩,挑战失败则不计成绩,最终以挑战成功总高度最高的队伍获胜,获胜队伍和挑战成功的学生个人均有奖励。为了确保胜算,学生一方面在个人奖励的激励下保守估计自己的选择高度,另一方面又在团队奖励面前尽可能地挑战极限高度,这样的博弈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形成正视自我、勇于挑战的优秀品格。
田赛中“投”的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比例相对较小,但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主要包括铅球、标枪、铁饼、链球等项目。这些项目,重点锻炼学生的臂力和爆发力。教师可以设计多种趣味游戏来提高学生对投掷训练的参与兴趣。例如进行铅球教学时,笔者曾设计了一个“精准打击”的游戏,在学生平均力量能够达到的范围内,画出一条基准线,要求学生瞄准基准线进行投掷,铅球落地点距离基准线距离越近的得分越高,而落地点超过或不及基准线越多的得分越低。这样的游戏规则使学生感到新奇,他们在训练中努力瞄准并认真学习投掷要点,力求更精确地控制铅球落地的位置,取得更好的成绩。这种游戏方式要求学生不仅要“投得远”,还必须“投得准”,培养了学生对精准距离的测量能力,并且训练了学生对于自身手臂力量及爆发力的控制,使脑力和体力获得双重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体能训练趣味化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想在体育活动中有良好的表现,必须要有良好的体能作为保障。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活泼好动,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对于强度较大且形式枯燥的体能训练普遍存在抵触情绪,因此,亟需科学有效的体能游戏改善这一不利状况。然而,与其他方面的体育游戏相比,体能游戏必须兼顾训练科学性、整体性和趣味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确保运动量及运动强度符合体能训练的要求,也要体现整体性,确保在同一个游戏中有身体多方面机能的共同参与,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多方面的素质发展,确保教学质量。
径赛中的“跑”,无论长跑、短跑、接力跑、跨栏跑,均是田径运动中锻炼体能的重要方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跑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跑的体能训练时间漫长、过程枯燥且身体劳累,学生极容易产生懒惰、退缩心理。为此,将跑步的体能训练方式趣味化、多元化,使学生重新认识体能训练,抛弃传统偏见,积极参与其中。例如笔者设计过一次“什锦接力赛”,学生每4人为一组,第一人负责100米跨栏跑,第二人负责100障碍跑,第三人负责800米小长跑,第四人负责100米冲刺短跑,4人以接力形式依次出发,以最短时间完成全程的队伍获胜。这样的游戏将多种跑步形式结合在一起,学生能够从中获得耐力、爆发力、身体协调性等多方面的训练,并且在竞赛的激励下,学生通常都完成体能训练。
中长跑一直是学生普遍厌倦且畏惧的体能项目,笔者尝试采用“越野探险大赛”和“撕名牌”等游戏形式,在跑步过程中增加更多的变化,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吸引和激励学生完成较大运动量的跑步训练,从而提高体能。同时,竞赛游戏形式的多样化增强了学生的鉆研精神和拼搏精神,使学生更加重视教师讲授的运动技巧和运动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笔者还设计过一个“力士搬山”的体能训练游戏,将学生平均分为2组,每组分配5个10千克的健身球,利用学校操场看台的台阶,每名队员抱起一个球,尽快跑到10米远的看台处,并登上6级台阶放下球,然后迅速跑回起点搬运第二个球,直到将5个球全部搬运到看台上,回到起点与下一名队员击掌完成一轮。下一名队员则出发将看台上的5个球搬回起点,与下一名队员击掌完成,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队员都完成一轮为止,以最短时间完成的队伍为胜者。这一游戏将跑、攀登、抱、抛、扛等基本运动能力融为一体,不仅运动量大,运动强度高,且极具竞争性和趣味性,对于学生的负重能力、身体协调性、耐力及爆发力均是良好的训练方法。学生在集体协作和团队竞争的激励下,力争第一,虽然完成游戏后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他们都充满成就感,使体能训练呈现较好的效果。
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相比,趣味田径教学法更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在传统体育训练的表现形式上加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使体育专业知识学习与体育游戏娱乐活动相互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对田径锻炼的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黎媛(1978— ),女,广西玉林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初中体育教育。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