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思辨性阅读的策略

2019-12-09 02:04李海佳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

李海佳

【摘要】本文论述文言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的策略,建议初中语文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矛盾处、重复处、留白处以及课文主旨处进行思辨性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思辨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110-02

阅读需要具备一种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与思辨能力。学生在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将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他们积极参与阅读学习,并在一次次阅读学习中展开辨析反思或者对话合作,开拓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独立地思考、理性地分析、辩证地表达,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下面,笔者谈一谈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

一、在矛盾处思辨——深入对话

一些文言文有时会给人一种前后矛盾的感觉。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就这些矛盾之处设计恰当的问题,必将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真正把握课文的内涵。

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主要讲述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胜利归来以后拒绝担任官职,恢复女儿身与家人团聚的故事,表现了木兰爱国、爱家的情怀。这首民歌一方面表现了花木兰豪迈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表现了花木兰柔婉的女儿情,这两者本身就充满矛盾。教学时,教师可以就此设计引领学生思辨的话题:“你认为花木兰是一个巾帼英雄还是一个普通的少女?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看法不一,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花木兰是巾帼英雄,巾帼不让须眉,从“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花木兰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人,在看到军帖以后,就想到了在国家危难之时不能退后,要挺身而出;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战争之艰险,可是花木兰仍是毫不犹豫地出发了,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巾帼英雄。而认为花木兰其实只是一位普通的少女的学生认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说明花木兰跟其他少女一样,会织布,很勤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说明花木兰与邻家女儿一样爱美。笔者在听了学生的发言后指出,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一面,而是集多种个性特征于一身,这首民歌将花木兰既豪放又有小女儿情态的特点展现出来,写出了立体的花木兰。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中,对文本的矛盾之处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于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的感受也更全面和深刻了。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文言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当教师就文本矛盾之处引领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的时候,学生与文本对话,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他们相互尊重,相互接纳,思考得更深入,对人物形象的解读也更加透彻。

二、在重复处思辨——学习表达

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教师要想让学生获得对文言文的深刻解读,首先就需要解决“怎么写”与“为什么要这样写”的问题,对于文言文中常见的一些重复性的语言,教师就可以以此为话题,设计思辨性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真正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小故事悟出大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重點。文中愚公的妻子与智叟都对愚公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这样的设计是作者巧妙安排的,暗含玄机,教学时,教师可以就此处提出问题:“文中愚公的妻子和智叟提出的问题差不多,为什么没有放在一起来写?请大家就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仔细研读,并说说它们有何不同?”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经过研读以后发现:虽然他们都是质疑愚公的,但还是同中有异的,他们质疑的主要问题都是关于愚公的年龄、愚公的力量、需要的时间以及土石的安置问题;不同的是,他们质疑的语气不一样,提出质疑的时机也不一样,妻子提出的问题是对移山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的补充,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而智叟则是冷眼旁观,是来看笑话的,语气自然不一样。经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对于文章表达方式的感受更深刻了,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

教师在《愚公移山》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提出思辨性问题把学生引入阅读深处,引领学生细致地分析愚公妻子与智叟在提出问题时的不同心理,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而且帮助学生领会了编者意图,促进了学生对寓言特点更好的了解与把握。

三、在留白处思辨——补充拓展

“留白”本是书法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文学作品中也常常运用这种留白手法,以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文言文的留白处巧设思辨性话题,可以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真正领略文本的精髓。

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作,主要描写了湖心亭看雪的经过,表现了作者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品质,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感叹,全文笔墨精练,短短的几百字融抒情、记事、写景为一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文开头部分,作者写了小舟、自己还有先自己而来的赏雪人,但是文中的人物之间并没有任何对话,这就是作者有意的留白。教学时,教师可以就这个留白处设计这样的问题:“张岱见到这些先自己而来的人时会说些什么?请为张岱设计一下他的开场白。”听了教师的问题以后,有学生认为,张岱的话应该和其他人一样:“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另外,学生从“强饮三大白”这句话中读出了作者其实不胜酒力,但是在遇到金陵人以后很开心,这个“强”字充分表现出了作者与金陵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的心情。当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之后,教师可以趁机把作者的《自为墓志铭》中的相关介绍展示给学生看,这样经过留白、补白以及相应的拓展以后,学生对作者心境的感触更加深刻了。

在《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就留白处思辨,得出自己的理解感悟并就此补白,然后向学生补充关于作者张岱的相关资料。这样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并透过语言文字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挖掘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意蕴,走进阅读的深处。

四、在主旨处思辨——挖掘内涵

常言道:“文以载道。”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教师能够从这些文本主旨处设计思辨性话题,那么,当学生以质疑的眼光看待文本的时候,也将会挖掘到更为丰厚的东西,因此,对于阅读内容,教师不能只作简单处理,而要鼓励学生在思辨中提高阅读品质。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讲的是庄子和惠子之间的一场有名的辩论。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辩论这件本身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上来,而对于辩论的结果,教师不要让学生硬性地接受。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你支持庄子的观点还是惠子的观点?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辩论兴趣,有学生认为是庄子胜了,有学生说惠子的话有道理,庄子这是在偷换概念,庄子说的“安”与惠子说的“安”的本义是不同的,在学生的争辩中,教师可以趁机进行拓展延伸:惠子和庄子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他们作为不同的学术流派在一起探讨问题是常有的事情,惠子好辩,重分析;庄子智辩,重观赏。这样教学,学生对古人之间的文人雅趣的感受也更加深刻了。

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的特点巧设话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辨,此时,学生辩证结果的胜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把注意力放在关键词句的品味以及人物的心理及逻辑推理上,这样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真正挖掘出了文本内涵,把握了课文的主旨,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品质。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扫清文字障碍、读懂课文内容就算完事,还要能够设计出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思辨性话题,帮助学生生成自己的阅读观点,培养学生的语感,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
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