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有效管理初探

2019-12-09 01:57郭志茹马传丽
财讯 2019年27期
关键词:有效管理资产

郭志茹 马传丽

摘  要:如何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提高经营效率,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面临着农村集体资产缺乏有效管理,机制不完善,法制建设体系不健全,经营效率低,发展后劲尚不足。本文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有效管理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运营和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中国的农村集体资产增长迅速,规模很大。如何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提高经营效率,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面临着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基层治理的模糊边界。机制不完善,法制建设体系不健全,村集体资产管理混乱,经营效率低,发展后劲尚不足。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有效管理,促进集体资产运营效率的稳步提高,是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管理现状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发展意愿薄弱,经营管理混乱,经营收入低,发展后劲不足。实质上,由于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模糊,边界不明确,集体成员拥有收入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机制不规范,集体资产运作方式影响集体组织运作和集体资产运营效率,政府也没有提供足够的指导和支持。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推进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机制,探索各种形式的集体资产经营方式,加大政府援助和引导力度,以改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运营管理水平。

(1)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主观原因(对社会客观环境认识不足,对自身能力缺乏正确认识)和客观原因(不合理的薪酬机制,不健康的工作环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人员经常换工作和有很强的流动性。结果,每个村的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核算令人困惑。目前的财务人员不了解并且不熟悉以往经济业务中形成的交易,导致账户错误,坏账,固定资产等长期账户报废。净资产的真实反映不能保证村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增值。

(2)“村账乡管”、“监督、管理”缺失

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村账乡管”,由县农村经济管理合作局集中核算,履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义务。由于会计主体单位(村)和会计部门(农村经济管理合作局)不一致,双方沟通联系不及时,不当或错位,很容易形成账实不相符的管理现状,核算部门管账不管物,村集体管物不管账,账户不匹配,会计处理不及时等问题。不能够真实反映净资产、成本和费用问题。

(3)财会人员长期不做账,独立性缺失

由于大部分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村账乡管”,村级会计人员的工作长期处于失控状态,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不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也就无法控制和监督村各项业务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他们不了解村里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不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控制和监督。特别是,票务管理不到位,没有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制度,出现了延期上缴收入,挪用公款问题;对使用后的票据未及时办理交验、核销,导致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4)村理财小组形同虚设、监管不到位

根据农业部和监察部“农村经济组织财政披露条例”第四条的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以群众代表为主的民主财务管理小组,监督财务信息披露活动。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会议从村务监督机构成员中推选产生,其成员数依村规模和理财工作量大小确定,一般为3至5人;村干部、财会人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但在清产核资的实际工作中,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并未建立本村的民主理财小组,造成本村的财务监督制度缺失。

(5)部分应收款项未挂账,形成内控“重大缺陷”

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严格遵循“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会计要求,部分应收款(如应收款等)尚未过账。一方面,应收款项不应挂钩,结果村集体资产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村财务状况无法真实反映。另一方面,应收款项不应相互关联,这将构成内部控制的主要缺陷,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缺乏管理或失去控制,也会导致一些村领导利用这个漏洞来开发和利用村的集体资产。

(6)村集体经济组织未享受到财务成果--“公积公益金”

根据财政部2004年12月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将“公积金”和“公益基金”科目合并,设立“公积公益金”科目。其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从收益中提取的和从其他来源渠道取得的用于扩大再生产、承担经营风险和集体文化、福利、卫生等公益事业设施建设的专用基金。公积公益金主要来源:资本的溢值;接受捐赠的资产及有关部门无偿拨付的专项款项;土地征用补偿费及拍卖荒山、荒坡、荒滩和荒地等使用权得到的款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收入;资产重估的溢值;按规定从收益中提取的公积公益金。大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在核算构建的集体福利公益设施时,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同时应借记“公积公益金”,贷记对应的科目(但实际核算中无相应的科目),冲减公积公益金。但因为未进行此账务处理,就不知道已使用和未使用的公积公益金各是多少,进而造成无法真实反映转增资本、弥补亏损等可实际使用的资金额、“公积公益金”赤字、甚至挪用土地补偿费弥补亏损的情况出现,村集体经济组织也无法享受“公积公益金”带来的成果。

(7)账表、账账、账实不符

由于账表、账账、账实不符,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信息失真,进而误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者、债权人、其他相关利益者的投资决策,直接动摇了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信任,还干扰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决策和考量,给国家、集体和广大群众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二、需要改进的问题

(1)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加强财会人员学历教育

首先,财会人员要在思想和行动上与时俱进,利用每年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机会认真学习最新会计制度,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分析和预测方法。利用会计电算化手段,全面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参加会计职称考试,提高对会计理论知识理解和应用。

(2)设置村委会会计,充分发挥村集体的力量

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主要通过村委会成员(村民选举产生)或者村民委员会对村委会进行会计核算。村委会会计师对村庄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

农业部、监察部联合下发了《农村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集体财务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财务往来较多的,收支情况应当每月公开一次。对于多数成员或理财小组要求公开的内容,应当及时单独进行公开;涉及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随时公开。

(4)村民委员会成员应实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根据2010年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5条,各村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应实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包括本村财务收支情况、债权债务情况;政府拨付和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本村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以及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情况;本村资金管理使用以及本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担保、出让情况,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情况等。

参考文献

[1]林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营管理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17.9

[2]徐菊.農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J].北方经贸,2013(12)

作者简介:郭志茹(1968—),女,汉族,籍贯:新疆,职称:副教授,学历:本科,单位:伊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会计、税收。

猜你喜欢
有效管理资产
专利资产全寿命管理模式探讨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让管理为教学助跑
技工类院校班主任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浅论英语课堂的有效管理
对高压电气试验安全管理研究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