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信用监测助力南宁信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9-12-09 01:57丁伟贲国昌夏秋峥黄宝凤
财讯 2019年27期

丁伟 贲国昌 夏秋峥 黄宝凤

摘  要:信用是社会经济良好运转的基石,开展城市信用监测,对城市信用制度完善程度、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使用、信用市场培育状况等进行多维度监测,有助于反映城市信用动态,找出其中问题所在,为地方政府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工作方向。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南宁市城市信用监测的建设路径,以顶层设计、平台建设、评价体系为出发点,完整地提出南宁城市信用监测建设模式,并对相关发展成果作出展望。

关键词:城市信用监测;信用监测路径;信用监测评价体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开始逐渐步入“信用经济时代”,信用的作用也尤为突出。如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共建信用经济社会,成为中国当前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目前我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全国各个地区在多个领域及行业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近年来,南宁市政府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要求,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把城市信用监测作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的重要抓手,及时发现城市在各领域存在的信用建设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完善南宁市信用制度体系、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使用,在全国首创“诚信分+诚信勋章”和“一码通城”等信用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逐步显现。根据国家最新发布的《城市信用监测月报》(2019年第4期,总第36期)显示,2018.5.1—2019.4.30期间南宁市综合信用指数为84.50,排名稳中有进、屡创新高,在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3位,与2017年底相比排名上升17位,被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点名表扬为全国进步最大的城市。

本文通过研究城市信用监测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分析南宁城市信用监测的现状和发展、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信用监测模式,为建设符合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信用监测建设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一、城市信用监测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发展

(1)国内外研究现状

与中国相比,国外的信用理论和信用管理方面的研究都比较成熟。Merton和Bodie(2005)认为一国信用体系的设计应该首先根据国家的宏观条件选择合适的功能,然后再据此功能安排具体的制度形式。E.D.Solozhentsev(2012)详细介绍了信用技术风险管理LP模型的特性。

Dong-young Kim(2014)分析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两个变量对其信用评级的影响,认为企业信用等级与这两个变量成正相关的关系。然而国外目前对城市信用监测的研究較少,其中信用监测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例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测、保险业信用风险监测等,强调对金融系统的信用风险进行监测,防范金融风险。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学者在信用体系建设绩效评估方面的研究开始增多,并根据新形势对信用建设模式进行重新构思。姚小义等(2013)构建起信用环境的评价体系,在对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在2006-2010年信用环境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信用环境的地区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2013年出版的《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蓝皮书》,完整地介绍了CEI评价的理论依据、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就中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2012年的市场信用环境状况进行详细地分析。汪军等(2013)在研究中建立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和10项二级指标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绩效评估的灰靶决策方法,结合上海信息化年鉴的数据,对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估。

(2)中国城市信用监测现状

中国的城市信用监测研究是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目前的城市信用监测是以国家发改委为主导,其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领域,与国外相比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其中政务诚信建设是关键,商务诚信建设是重点,社会诚信建设是基础,司法公信建设是保障。在设计监测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中经网建立了城市信用监测平台,对全国36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262个地级市和363个县级市实时动态监测,并出具监测评价月报。尽管中国的城市信用监测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信用状况的不断变化,也给城市信用监测研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据中经网建设开发了“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系统”,从2018年10月起,40个地州盟也纳入监测范围,地级城市和区域增加至302个,总体监测城市和地区扩展为701个。同时根据监测结果该平台及时向各个城市发送《城市信用监测月报》,国家开展的城市信用监测在重点领域信用建设、政务公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黑名单建设中有较为突出的表现,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重点领域失信治理取得进展

全国多个城市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建设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多个城市进一步加强了环境违法信息公开和部门间的“联合惩戒”,将企业主体的环境违法行为纳入了社会征信体系;另一方面,多个城市健全完善环境网格化的管理制度,出台制度规范、健全监管体制、进行网格划分和实施网格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推进了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的实效性。

截至2018年末,在生态环境保护、扶贫脱贫、假药问题、交通运输、拖欠工资问题等方面的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2.政务公开工作得到全面推进

全国多个城市地区加强了依法行政领域信用制度的建设工作,地方政府通过不断出台政务公开的相关制度,促进政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在政务公开方面,双公示栏目建设情况较为突出,目前全国36个省级城市均在城市信用网站或者是政府门户网站对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进行双公示。

3.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黑名单建设工作推进较快

各城市都加大了信用建设工作的落实力度,进一步推进信用信息的归集和共享,加快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各类数据的对接。同时,各个城市也积极加大红黑名单的建设,不断扩大红黑名单的信用记录范围,对失信企业和自然人给予联合惩戒。截至2018年末,城市信用监测系统传输国家黑名单数据130万条,收集联合奖惩案例措施成效数据30.51万条,有效的促进了中央和地方的信息交流。

4.相关问题仍突出

全国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首先各个地区的信用建设进度有巨大的差距,西部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与中东部相比有一定差距;其次电子商务领域的信用制度建设有待推进,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城市出台了电子商务领域的信用制度,其余大部分地区在这方面仍是空白,并且在知识产权和税务领域的信用制度建设仍比较落后。排名总有先后,但目前各个城市仅仅能得知得分结果而未得其详,不利于每一个城市进行相应性调整和变革,更无法起到事先预防和预警的作用。为此,研究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信用监测建设模式,在建设原则和建设路径上提供建议与思路,是协助城市提高信用水平的迫切需求与艰巨任务。

二、南宁城市信用监测体系建设路径

依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等相关文件要求,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顶层设计及基础设施搭建阶段、信用信息分析及基础设施功能完善阶段和信用体系建设升级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出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进行体制、机制建设;第二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信用信息分析,即对信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审计的全过程,通过对信用信息大数据的分析为信用信息产品应用提供基础条件;第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用信息分析能力的基础之上,对信用体系建设成果进行改造、升级,以适应当下信用建设的发展需求,促进信用信息产品全面应用。

当前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于第二个阶段,相关的信用体制机制和基础设施平台已经搭建好,如何高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和完善平台功能是关键。建立南宁城市信用监测体系,有利于政府发现信用建设工作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纠正并逐步完善,有力有序地推进地方信用体系建设。

(1) 建设信用监测体系的基本原则

政府推动,各方联动。城市信用监测体系建设由政府统筹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开发利用各类信用信息资源,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依法公开。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各部门分工协作,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骤有序推进城市信用监测体系建設。

完善政策,机制先行。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政策,加强信用制度和机制建设,以信用记录归集为着力点,发挥其在城市信用监测体系建设中重要基础性作用。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政府部门、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信用监测为先导,以信用建设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为突破口,以用促建,逐步推动信用监测产品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2) 南宁市信用监测体系建设重点

1.顶层设计

南宁市的社会诚信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医药卫生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教育科研、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互联网应用及服务等领域仍存在着相配套的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的问题。因此,加强社会诚信领域的体制机制建设,成为南宁市信用建设工作的重点。

牵头部门在建立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明确各局办主管领导信用监测建设工作中的权职,同时对城市信用监测工作步骤进行制度规范并形成体系,为搭建信用监测平台,实现信用信息归集、关联处理、交换共享、查询、异议跟踪处理等功能提供保障。建立了保障组织运作的信用监测联席会议制度,保障监测数据共享的信息交换共享机制,保障监测平台运行与安全的监测平台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保障监测结果应用的信用监测推广应用制度等。城市信用监测顶层设计作为城市信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体系。

2.平台建设

城市信用监测平台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大数据爬虫技术为手段,针对城市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司法机关以及重点人群等信用主体进行信用监测的数字化平台,也是基于多个子系统构建的统一的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模块。从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的角度出发,南宁监测平台将所涉及的核心业务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采用平台化的思路进行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根据监测平台所具备的运行功能与工作流程:主体信用数据报送、信用信息标准化处理、监测评价、信用事件反馈、信用风险预警以及平台维护基础功能进行开发,同时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及评价体系,为城市信用监测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

南宁信用监测平台通过互联网文本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段扩大数据归集渠道,收集信用监测所需数据。根据南宁市信用体系建设的特点,同时依据城市信用监测评价方法模型与对应指标体系,对南宁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司法机构的信用状况进行全方位的动态实时监测与评价。并分析了南宁市区域、重点领域、行业的信用动态与变化情况,对南宁市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做出客观的综合评价。从而帮助政府找出南宁市信用建设中的弱点与不足,为全面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手段。

3.评价体系

南宁市信用监测评价体系是根据城市信用监测指标以及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内部逻辑设计而成,其包括守信激励和失信治理、信用制度和基础建设、诚信文化和诚信建设、信用服务和信用创新、信用环境和营商环境五个维度。通过城市信用监测平台对南宁市城区和各个区县的监测,构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信用水平多维度评价,从而客观反映城市在各个区域和领域的信用建设情况和薄弱环节,为全面优化城市信用环境提供有效借鉴。

南宁城市信用监测指标体系的内容绝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南宁市信用体系建设现状的变化,信用监测指标体系也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3)应用成果

南宁市通过建设城市信用监测体系,依托信用监测平台,优化了城市信用水平、提高了政府内部管理能力,同时以失信联合惩戒为重点,以行业信用自律建设与信用服务市场发展为支撑,全方位、多维度地提升了南宁市城市综合信用水平,进而提高了南宁市在全国城市信用监测工作中的排名。

1.提升各区县信用水平

通过南宁市信用信息采集制度、监督机制、信用承诺机制、奖惩机制、投诉举报机制等,保障了政府部门的履约能力与职能落实;通过深入推进信用信息公开机制,保障了信用信息的有效性与及时更新性,将监测的抓手延伸至市政府、区县的各个部门。同时,通过市县区考评交流会的开展,加强了市区县信用工作的全面梳理与经验交流,充分探索出信用南宁建设的新途径,为实现南宁市政府转型与提升各区、县信用水平提供新动力。

2.提升重点领域信用水平

通过监测南宁市建筑领域等重点领域的信用状况,编制重点领域诚信年度报告,对重点领域的年度诚信工作进行评价。在重点领域应用第三方信用报告,使信用评价与重点领域有效结合,将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定位与投资决策,催生新的商业机会。

全面推行重点领域信用承诺机制与监督评估机制,形成重点领域信用自律及发挥社会舆论监督、重点领域失信行为举报作用,将优化营商环境,培育优质投资环境。此外,政府诚信水平是吸引投资者重要软环境之一,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等项目筹备、实施过程中,政府方严格履行约定义务与诚信职责,探索推广第三方信用报告,将提高政务信息透明度,并及时向社会及相关代理机构公开信用信息,从而推动政府项目的长效发展。

3.强化司法诚信建设

通过城市信用监测指标中针对司法公信领域的指标运用,将查找出南宁市司法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增强司法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从而提升司法公信排名。

编制《司法人员诚信手册》与《权责对应手册》,将规范司法人员执政、执法等行为,切實增强其信用素养,避免司法人员懒政、怠政与不公正作为。同时,开展司法廉洁建设活动,将推动廉政建设,营造司法“信”环境。

三、南宁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展望

南宁城市信用监测应当继续结合南宁市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发展需求,突出南宁市城市自身发展特色,进一步完善重点行业信用监测,提高城市信用建设的主动性。继续抓好问题导向,推进数据归集及应用工作,完善信用奖惩机制,提高守法诚信经营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重点开展以下领域的信用建设,全力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1) 电子商务领域

根据南宁市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现状与建设目标,推进南宁市电子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健全电子商务信用体系。通过完善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记录、完善信用监督与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为南宁市电子商务领域有序发展提供良好信用环境。

加强网络交易市场监管。为进一步加强南宁市网络交易市场监管,南宁市可通过规范网络经营主体、加强网络交易商品质量监管、打击违法行为等,营造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消费环境。同时,完善网络交易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电商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并依托相关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使失信企业信息公示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南宁市可通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全面监测预警等手段,对金融机构进行监测,整治互联网金融市场,推动区域金融风险防范。

(2) 旅游领域

旅游消费需求近年来经历大幅增长,旅游品质的提升逐渐成为重要呼声,游客资源争夺战已悄然打响。然而信用问题凸显也为部分地区带来致命伤害,各地“信用旅游”模式的打造正成为树立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工具。

通过体系搭建、通道建设及运营维护,创新旅游业态与运行方式,提升游客体验,强化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帮助解决南宁旅游业发展问题,提升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力,最终打造出具有南宁特色的全域旅游信用体系建设经典模式。建议建立全域旅游信用指数。全域旅游信用指数是一个综合性的大指数,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小指数。政府可以利用该指数进行信用动态跟踪监测、信用预警决策和导控以及全域旅游信用治理。企业利用该指数分析进行自身品牌营销和管理的微观商业应用,提升自身信用品牌。该指数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布指数体系,并且定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发布,树立南宁市旅游行业信用品牌。

(3) 北部湾深化区域合作

根据国家新一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新部署新要求和北部湾地区信用建设发展需要,建议信用建设围绕区域信用合作示范创建、信用联动奖惩、信用信息共享等,以南宁为核心,带动北海、湛江、海口等城市,携手推进北部湾区域信用一体化建设。通过北部湾信用体系建设,各城市将紧密配合,主动作为,扎实工作,有力推动北部湾城市集群共建、信用联合监管、信用惠民、信用大数据开放应用、“信用北部湾”品牌打响等方面的新进展。

建议制定发布北部湾信用环境综合指数。对标世界级城市群信用建设标准和水平,研究制定北部湾信用环境综合指数,综合反映北部湾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国际化水平。通过定期发布北部湾信用环境综合指数,助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发挥“信用北部湾”品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京津冀地区、雄安新区、珠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地区的信用合作,巩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共同提升中国城市信用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Merton R.C.Bodie z.Design of finance systems : Towards a Synthesis of Function and Structure[J].Journal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2005(1):1-23.

[2]E.D.Solozhentsev.Credit Risks Management Technology [J].Russian Academy Science,2012 (2):521-542.

[3]Dong-young Kim.JeongYeon Kim.Hangbae Chang.Effe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Governance on Its Credit Ratings.[J].Emerald,2014(4):131-178.

[4]姚小义,钟心岑,杨凯.中国信用环境评价—基于2006-2010年的省级数据.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03)

[5]中国商业信用环境指数CEI课题组: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蓝皮书.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12

[6]汪军,朱建军,杨萍,龙俊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绩效的综合评估研究—以“十一五”期间上海市为例.征信,2013(07)

作者简介:丁伟(1977—),男,博士,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