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光辉

2019-12-09 01:54杨洪梅
大观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写实人文精神

杨洪梅

摘 要:巴山蜀水与彝藏风情是川渝画家所钟情的题材,而人物画更是佳作辈出。深藏在向思楼先生版画作品背后的,不只是外在的形式美和刀法美,更是画家对故乡和高原人民的诚挚情感。与传统木刻版画大刀阔斧黑白分明的处理手法不同,绵密丰富的灰色层次赋予向氏作品更多的真实感和触感。这一非传统技法,让乡土绘画的内涵愈加丰富深刻。文章通过对向思楼先生代表作品的形式分析,探讨版画艺术中传统与现代是如何实现自洽与圆融。

关键词:肖像版画;人文精神;写实

向思楼先生来自于四川大巴山,艺术影响力却远扬海内外。在其从艺生涯中,先后出版了6本个人画册,在国内外举办个展20余次,多幅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并于1999年荣获“鲁迅版画奖”。向思楼先生的艺术创作分为风景版画和(少数民族)肖像版画。风景版画的题材来自于美丽的巴山蜀水,也是他热爱的故乡要(图1)。人物肖像木刻题材则以彝族等少数民族为主。无论风景还是肖像版画都饱含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艺术真挚的情感。他的作品“能够把人们引向较高的审美层次”(王琦语)。

向思楼先生的木刻肖像,对于版画现有的大众视觉经验来说大概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作品大幅且聚焦于五官情绪的表现。他和毛焰的托马斯肖像系列的情绪表达不同,和珂勒惠支的寥寥数笔的高度概括不同,与工笔画家罗寒蕾的细腻唯美也不同。向思楼先生的木刻肖像一如他的风景版画,没有过分张扬的刀法和特殊的机理,却分外质朴感人。强大的造型能力和写实功底与版画的创作相结合,肖像大气磅礴,感人至深。特别是藏人系列和彝人系列,以及让笔者印象极为深刻的《劳动者》和《母亲》。

一、人文关怀的礼赞——《劳动者》(图2)

一幅好的肖像作品重要的是人物的精、气、神都在这方寸画纸之间。在《劳动者》这幅画中五官的刻画是创作的中心,构图饱满,中心明确,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年男子手持香烟的头像占据绝大部分版面。这位老者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前方,也许是正午的阳光刺眼,也许是面对画者有点拘谨无措,他眉头紧锁,眼皮下耷微眯着,额头还挂着几滴滚圆的汗珠,浓密微卷的头发慵懒地堆在脑后,与他幽邃的神情截然不同。《劳动者》是生活原型的艺术加工,人物刻画结构准确,无论是额头的沟壑纵深皱纹还是干瘪的嘴唇,而最不易的是作者把握住了一双装满大半生故事的眼睛,画龙点睛般点活了整幅画面。而且作者熟练的刀法组织严密,三角刀细腻地表现了起伏、转折与不同物象的质感、空间,飘逸的头发和沧桑的脸庞及厚重的衣物都有不同的质感对比。灰色节奏处理节奏分明,黑色的下颚阴影、重灰色的头发和中灰色的衣服及脸部右侧的纯白色包裹着刻画精致的浅灰色脸部,黑白灰相映成趣,毫无雷同。

画中一切布局都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值得注意的是人物脸部的刻画,笔者为细致入微的刻画折服,完全将黑白木刻做到了木口木刻的精细度,画面的处理非常完整精到。就是这样反映真实生活普通人民的作品,它可能不能像穆夏笔下那些浪漫标致的美人儿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也不像漫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但它就是單纯的,真实的,来源于生活的。我们在炎炎夏日的马路边,在灰尘弥漫的建筑工地边,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间地头肯定会见过这样一张脸,一张劳动者的脸。他不是我们现在的样子,但他是我们父辈或者祖辈的样子,是千千万万普通人民的样子,他是劳动者的样子。

二、生命的颂歌——《母亲》(图3)

同向思楼先生其他肖像作品一样,《母亲》亦是大幅肖像,不同的是作者不再把目光投向遥远的边地,而是诚恳且深情地歌颂母亲。笔者在向思楼先生的文集《第三只眼》中了解到了《母亲》的背景故事,所有画里画外的深情都如此感人。作品中微斜的人物头部占据绝大部分画面,画中的老者斜戴黑色头纱,作者有意处理成深浅不一的灰色,透气自然。整个面部被一个从左上斜下来照的强光笼罩,光感和精心刻画的细节让整个面部在画中分外抓人眼球。纯黑的阴影、重灰的衣服、中灰的围巾和浅灰的背景衬托着那张感人至深的脸。作者对黑白灰处理节奏细腻大胆明确,耐心地将重灰中灰浅灰都分别细分了好几个层次,以达到丰富立体的效果。和珠穆拉玛峰一样恢弘的五官和皱纹,又如雕塑般可触可感。难能可贵的是和《劳动者》一样,作者把握住了肖像画最难的部分——传神的眼睛。这位画中的母亲不再是宣纸上的方寸肖像,那双写满故事的眼睛仿佛在诉说着她的一生,有她自己的坎坷艰苦,也有对孩子的谆谆教诲,那炙热的目光并不陌生,来自我们的父母长辈,而有一天也或许是我们自己。

笔者试想这样的作品在展厅必定是夺人眼球的,娴熟的技术让人啧啧称赞,精神共鸣带来的是心灵震撼。在鉴赏作品和实践创作的时候,常常会面临一个问题:有些作品以技术形式取胜,有些是重点表现具象物体的精神内涵,而两者兼备质量上乘的作品却少之又少。而且很容易出现技术层面取代精神内涵的现象,只注意到画面的形式感、人物的摆放、黑白的布局、肌理强弱的分布、根据已有视觉经验对画面的控制等等。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构成,如果不注重精神性或文化内涵,技术层面则无意义。而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更是评价一个画家的至高标准,而作者在《母亲》中完全做到了。版画家闫翀如此赞赏他的作品:“画面极具浪漫主义品质和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三、结语

艺术流派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经历着潮汐般的起落,现实主义绘画自18世纪发展以来,方兴未艾经久不衰自有其奥妙所在,即对人的内心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这是现实主义绘画的灵魂所在。向思楼先生作品中的写实不是对自然的客观再现而是关注精神的真实,一如他对艺术的追求,即真善美。不可否认,在一些当代艺术家看来,他的题材也许略显“陈旧”,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一个艺术家的努力方向是“填平补齐”,讨好多数人,那么这个艺术家赖以为生的独特性格就不再存在了。在当代艺术盛行的今天,向思楼先生的艺术作品一直坚持真我,保持着自己的艺术特色和风貌,亦是难能可贵。我们也能从向思楼先生的作品里看到看到,城市的迅速发展,并没有困住艺术家的双眼。相反,将视野重新投向我们的来处,投向我们祖辈的生息之地,或许是我们思考未来的起点。

参考文献:

[1]闫翀.纯化的木刻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写实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思品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分析
板桥词内容浅论
浅析刘小东绘画风格的当代意味
《刺客聂隐娘》中独特的动作美学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寻思的寻思——立法者·解释者·游民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