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艳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完成后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0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妊娠率、复发率、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79.25%)对比,观察组(94.34%)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71,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62.26%(33/53),高于对照组的28.30%(15/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E2、LH、FSH水平更低(t=9.6362、10.2658、8.9626,P<0.05),复发率为3.77%(2/53),低于对照组的15.09%(8/5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6336、8.5587,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完成后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状况,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联合治疗
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近年来该疾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孕、性交痛以及痛经等症状[1]。现阶段,腹腔镜是临床用来诊治该疾病的首选方式,虽然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术后具有较高复发率[2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能保持机体处于低雌激素水平,对术后残留病灶复发进行抑制。为了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预后,降低术后复发率,本研究在腹腔镜术后联合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患者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0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于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纳入标准:1)手术前未行激素药物治疗;2)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排除标准:1)以往存在腹部手术史;2)心脏病;3)糖尿病;4)高血压;5)严重肝肾功能受损;6)不能耐受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5.28±6.18)岁,共5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35.98±6.29)岁,共53例。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比两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气管插管全麻之后探查子宫,确诊之后,对盆腔粘连行钝性分离处理,若卵巢囊肿较大,则先对其进行穿刺,将卵巢内容物吸收干净,卵巢皮质剪开,对囊壁行剥离处理,将术中获取的病理组织马上送检,切除或者电凝肉眼可见的病灶;若患者存在粘连现象,则采用盆腔粘连分解术对其进行治疗,松解输卵管粘连,最大程度上促使盆腔解剖结构恢复;若患者合并子宫肌瘤,那么便采用腺肌瘤剥离术对其进行治疗;若患者病情为重度,则先将深部病灶去除,将子宫直肠陷窝分离封闭,促使其正常形态恢复;若患者存在明显的输卵管堵塞现象,则采用输卵管造口术对其进行治疗。
观察组:从患者完成腹腔镜手术治疗3d之后,肌内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52),每次用藥剂量控制为3.75mg,每28d治疗1次,治疗次数控制在3次以上。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妊娠率、复发率、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变化情况。
性激素指标:包括E2(雌二醇)、LH(黄体生成素)、FSH(血清卵泡刺激素)。
1.4疗效评定标准
经治疗,痛经、下腹疼痛症状未得到改善,术后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新发病灶出现,则为无效;治疗后依旧存在轻微痛经、下腹疼痛等症状,但是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出现,则为有效;经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没有观察到盆腔肿物,则为治愈[4]。总有效=治愈+有效。
1.5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录入到统计软件SPSS 20.0中,计数资料均行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均经t检验,用(±s)表示。P<0.05时,则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79.25%)对比,观察组(94.34%)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性激素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E2、LH、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E2、LH、FSH水平更低(t=9.6362、10.2658、8.9626,P<0.05)。见表2。
2.3妊娠率与复发率
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行6个月随访,观察组妊娠率为62.26%(33/53),高于对照组的28.30%(15/53);复发率为3.77%(2/53),低于对照组的15.09%(8/5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6336、8.5587,P<0.05)。
3讨论
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正常情况下,内膜细胞应该在子宫腔内生长,但因为子宫腔通过输卵管和盆腔相通,所以会促使内膜细胞从输卵管直接进入到盆腔,出现异位生长的现象。现阶段,临床上关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存在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子宫内膜种植说是认可程度较高的一种观点。育龄期女性为该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绝经之后,异位病灶会慢慢退化、萎缩。该疾病对广大女性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需及时寻找有效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