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症

  •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我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病不仅直接影响女性患者群体健康状态,还会直接拉低其整体生活质量。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全身任何部位都会受到病变病灶侵犯(肾、乳腺、手臂、输尿管、大腿等),所以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科普知识便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提高广大女性群体健康意识,降低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的关键举措。1、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类型特征1.1 腹膜型内异症特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主要是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了子宫体外的其他位置,目前临床上最常见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1年3期2021-03-31

  •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我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病不仅直接影响女性患者群体健康状态,还会直接拉低其整体生活质量。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全身任何部位都会受到病变病灶侵犯(肾、乳腺、手臂、输尿管、大腿等),所以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科普知识便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提高广大女性群体健康意识,降低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的关键举措。1、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类型特征1.1 腹膜型内异症特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主要是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了子宫体外的其他位置,目前临床上最常见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1年5期2021-03-12

  •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妊娠并发症及其风险问题的研究
    引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义是子宫外存在子宫内膜样组织包括卵巢、输卵管和后端囊,主要导致盆腔疼痛和不孕,性交痛也很常见,损害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慢性盆腔疼痛的妇女患病率在15%-45% 之间,不孕妇女患病率在21%-30.5%之间[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流行程度难以估计,但它影响了全球约11% 的妇女,导致高达40% 的妇女不孕[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式包括手术探查、临床症状或辅助检查( 超声、磁共振成像或电脑断层扫描) 等。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9期2020-12-25

  • miRNAs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01)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生长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妇科常见疾病,其特点是子宫体外的功能性内膜样组织的存在和生长,异位内膜常累及卵巢、宫骶韧带、盆腔脏器腹膜及阴道直肠隔等部位,也可累及肺等罕见部位[1],临床常见症状为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不孕等,治疗棘手,且治疗后极易复发,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EMs 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流行病学统计发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8期2020-12-20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怎样引起的?
    被查出子宫内膜异位症。我今年24岁,婚龄3年,做过一次人工流产。请问,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怎样引起的?和人工流產有关吗?读者 苏凤莲苏凤莲读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病,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却生长在了盆腔肠管的表面、输卵管表面、卵巢的表面等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定期出血,又没有渠道排出,就会在腹腔内引起粘连等并发症,造成不孕、痛经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因很复杂,主要与以下三方面有关:1.内分泌功能失调。女性工作、生活的压力大,加上自身

    妇女生活 2020年9期2020-09-21

  •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和Smac水平比较
    14)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常见良性疾病,特别是育龄期女性发病率更高,发病率约为10%~15%,但具有潜在恶变可能,其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率为0.6%~0.8%,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所致卵巢癌多为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1-2]。目前,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风险评估尚无统一标准。为探讨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风险方法,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1期2019-05-27

  • 常跷二郎腿,易患子宫异位症
    患上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网上,小汪查了这个病的来龙去脉,又看到会导致不孕,这让准备要孩子的小汪慌了神,第二天,赶快挂了马主任的专家号。小汪问马主任:“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什么病呀?”马主任说:“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位置而导致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其临床表现常见有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盆腔包块及不孕等,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这种疾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长期跷二郎腿容易得這个病吗?”马主任说:“目前对于子宫内膜

    妇女之友 2019年3期2019-04-28

  • 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广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及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在临床行为学上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如种植、侵袭、远处转移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女性常见病,妇女发病率超过 10%,并且还具有上升趋势,25~45岁女性发病率高达76%[1]。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症状有痛经、慢性盆腔痛、深部性交痛和不孕等临床症状,当病灶累及直肠或乙状结肠后可引起排便困难或便血。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年2期2019-03-18

  • 口服避孕药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91)子宫内膜异位症最突出的症状是痛经,70%~8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的疼痛[1],且症状往往具有进展、加重的特点,故如何采取措施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及发展一直是妇科长期探讨的重要问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性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ve,OC)、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曼月乐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年4期2018-01-23

  • 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子生物学诊断的完善
    尤其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方面用途很多,前景光明。【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分子生物学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 是一种具有侵袭性激素依赖性疾病(1)。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据统计不孕患者中有25%~35%的患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病以慢性盆腔痛和不孕为主要特点,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7000万患者受此困扰。因此如何正确快速的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否为患者最大程度的减轻疾病带来的困扰,成为临床一线妇科医

    今日健康 2016年10期2017-04-19

  • mi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黄玲(秭归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 宜昌 443600)王玎(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妇产科,湖北 宜昌 443002)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病变广泛,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常呈现恶性临床行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生长和增殖、黏附侵袭以及血管的形成,在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36期2016-12-07

  • 从血瘀肾虚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探讨
    虚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探讨唐玉玲(迭部县妇幼保健站,甘肃 甘南 747400)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疑难病之一,在中医研究中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病名,通常将其归属于“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虽然西医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较早,但其缺乏有效的治疗干预手段,临床预后结局较差,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程度。本文结合中医临床经验,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知识,从血瘀肾虚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基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年11期2016-04-03

  • β-内啡肽和泌乳素分泌紊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中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紊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中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李日红 陈光元 谢家滨 邓惠宜目的 研究β-內啡肽、泌乳素分泌紊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中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 检测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患者、2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以及20例正常女性的卵泡晚期或黄体期血浆β-内啡肽(β-EP)和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并分析β-EP和PRL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女性的血浆β-EP和血清PR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

    河北医药 2015年15期2015-01-19

  • 澳大利亚Danielle Mazza教授全科医疗案例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粘连。2 问题及解答2.1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从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性反应。在激素的影响下,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周期性出血,导致局部炎症和随后的纤维化,腹膜损伤和盆腔器官粘连。种植在卵巢上形成“巧克力囊肿”或子宫内膜异位症。2.2 内膜异位原因的最新理论是什么? 1927年,桑普森假设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月经期间逆行流动的子宫内膜组织引起的。几乎所有经期女性的腹腔镜手术发现血流从输卵管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33期201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