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梅
近年来,我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病不仅直接影响女性患者群体健康状态,还会直接拉低其整体生活质量。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全身任何部位都会受到病变病灶侵犯(肾、乳腺、手臂、输尿管、大腿等),所以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科普知识便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提高广大女性群体健康意识,降低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的关键举措。
1、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类型特征
1.1 腹膜型内异症特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主要是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了子宫体外的其他位置,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几类宫内膜异位症,即腹膜型内异症、卵巢型内异症、深部浸润型内异症。其中腹膜型内异症即病变位于患者盆腔腹膜以及各脏器表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细分为色素沉着的腹膜型内异症和无色素沉着的腹膜型内异症,且无色素沉着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对而言更加常见,该病灶发展成型时间基本在6~24个月不等。
1.2 卵巢型内异症特征
卵巢型内异症即病变在卵巢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细分之下可分为微小病变的卵巢型内异症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其中微小病变的卵巢型内异症,病灶往往只有几毫米;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则是异位内膜直接生长至患者卵巢皮质内,随时间推移出现单个甚至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肿,通常此类囊肿直径在5~6cm,较大的甚至会达到15cm左右。
1.3 深部浸润型内异症特征
深部浸润型内异症即患者病变处病灶浸润深度超过5mm,侵犯患者宫骶韧带,患者子宫直肠陷凹、直肠阴道隔,甚至有部分病灶会侵犯患者膀胱壁和输尿管等部位。
2、易患子宫内膜异位症人群及临床症状
2.1 易患子宫内膜异位症人群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主要与遗传、免疫、炎症影响等因素有关,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和恶性肿瘤较为相似(病灶转移、侵袭器官组织等);现代临床医学认为,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高于正常范围,未生育女性、生殖道发育异常女性、月经流出不畅等群体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较之常人也会更高,同时像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比如红斑狼疮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病率亦会随之增加。
2.2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症状多种多样,这主要与其病变位置有着直接关系,但像腹痛、不孕、性交不适、月经异常等此类表现,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典型症状。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会出现下腹疼痛难忍;而相关医学文献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不孕率可达40%左右;除此之外,性交期间有痛感、不适,月经量多、月经淋漓不尽等都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临床症状。
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法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先要依据患者症状问诊,比如患者是否有继发性痛经,或者不孕、慢性盆腔痛等典型症状,后续配合专项妇科检查,初步诊断其是否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期间所用检查方法主要有影像学检查、血清CA125与人附辜蛋白4 (HE4)检测、腹腔镜检查等;其中影像学检查即借助B超,定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位置和性质形状,影像学检查中的CT、核磁共振检查虽然也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但对比B超,价格较贵,检查结果精准性和可靠性也与B超几乎一致。血清CA125与人附辜蛋白4(HE4)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观察血清CA125平的变化程度,便可掌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具体病情实况,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在病情变化监测上效果显著,是评估治疗效果和防范患者病情复发的主要手段,尤其在鉴别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上有着极佳表现。腹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现阶段世界公认的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效的方式,所以经腹腔镜检查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已经成为各大医院对该病的主要诊断标准。
4、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护理措施
4.1 治疗原则
当前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主要是以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来体现,按照切除或者減小患者病变处病灶,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复发的理念,使之得到有效治疗。临床实践期间,医务人员必须依据患者自身年龄、症状、体征情况、病变范围、生育需求等信息,合理完善治疗内容方案,科学选定治疗方式,才能实施临床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医务人员还要对情绪不佳的患者做好实时的心理干预,确保其能够积极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治疗工作,不可有抵触、抗拒情绪,这也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关键所在。
4.2 护理要点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离不开良好的护理措施,患者要想彻底痊愈,便不能忽视护理的重要性。比如治疗康复期间患者必须保障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每日饮食要遵循营养均衡、健康卫生的基本标准,不吃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注重个人卫生,尤其刚接受治疗患者,勤用干净温水洗私处同时,三月内绝不可行房事;除此之外,在康复期逐渐养成每天做些适度运动的良好习惯,逐渐增进自身机体免疫力,达到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确诊后必须主动配合医生积极治疗,谨防病情延误,同时在治疗康复期间严格按照医嘱行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科学护理措施,才会顺利恢复至健康状态。
编辑:陌漓 yangsheng_mol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