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平
摘要:目的:分析甲硝唑和银尔舒联合用于阴道炎的价值。方法:2020年3月-2021年10月本科接诊阴道炎病人8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甲硝唑和银尔舒,对照组用甲硝唑。对比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的数据是95.0%,和对照组的75.0%相比更高(P<0.05)。关于血清FSH水平,疗程结束之时:试验组的数据是(150.34±16.53)U/L,和对照组(108.29±13.67)U/L相比更高(P<0.05)。关于复发率,试验组的数据是2.5%,和对照组的20.0%相比更低(P<0.05)。结论:阴道炎联用甲硝唑和银尔舒,效果显著,复发率也更低。
关键词:阴道炎;甲硝唑;复发率;银尔舒
医院妇科中,阴道炎十分常见,具有易复发等特点,并以分泌物增多与外阴瘙痒等为主症,可损害女性身体健康。目前,医生一般会采取药物疗法来对阴道炎病人进行干预,但不同的用药方案在疗效上存在差异。本文选取80名阴道炎病人(2020年3月-2021年10月),周中分析甲硝唑和银尔舒联合用于阴道炎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3月-2021年10月本科接诊阴道炎病人8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年纪在21-54岁之间,平均(35.29±4.16)岁;体重在40-73kg之间,平均(53.69±5.39)kg。对照组年纪在20-54岁之间,平均(35.67±4.82)岁;体重在40-72kg之间,平均(53.82±5.14)kg。病人意识清楚,认知正常,无精神病史。2组体重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肝肾功能不全者。(2)全身感染者。(3)其它妇科疾病者。(4)认知障碍者。(5)恶性肿瘤者。(6)精神病者。(7)依从性极差者。(8)中途转诊者。
1.3 方法
2组都用甲硝唑,详细如下:甲硝唑,单次用药量0.4g,每日2次,疗程为7d。对照组用银尔舒,详细如下:每晚睡前,在清洁外阴后,将银尔舒规范化的置于阴道深处,单次用药量3g,每日1次,疗程为7d。
1.4 评价指标
1.4.1 参考下述标准评估疗效:(1)无效,分泌物增多与外阴瘙痒等症状未缓解,病原体检查提示阳性。(2)好转,分泌物增多与外阴瘙痒等症状明显缓解,病原体检查提示阴性。(3)显效,分泌物增多与外阴瘙痒等症状消失,且病原体检查提示阴性。对总有效率的计算以(好转+显效)/n*100%的结果为准。
1.4.2 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FSH水平。
1.4.3 停药1个月,统计2组复发者例数。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22.0,t的作用是检验计量资料()检验,χ的的作用是检验计数资料[n(%)]。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的数据是95.0%,和对照组的75.0%相比更高(P<0.05)。如表1。
2.2 血清FSH分析
关于血清FSH水平,尚未治疗之时:组间数据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疗程结束之时:试验组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2。
2.3 复发率分析
关于复发者,试验组1人,占2.5%;对照组8人,占20.0%。对比可知,试验组复发率更低(X=7.3954,P<0.05)。
3 讨论
临床上,阴道炎包含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与老年性阴道炎等多种病理类型,可引起外阴瘙痒和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引起严重后果。替硝唑乃阴道炎比较常见的一种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炎功能,但单一用药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且病人在停药后,还容易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银尔舒乃非抗生素杀菌剂之一,能够对病毒进行有效的灭杀,且不会破坏阴道菌群的稳定性,可对细菌的增长进行有效的抑制。相关资料中提及,银尔舒作为一种透明、无色且无味的水溶性凝胶,在治疗念珠菌性、细菌性与滴虫性阴道炎中都具有显著疗效,另外,该药物还能对轻/中度子宫糜烂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抗菌敏感性非常高,药效也比较持久。对于此项研究,关于疗效,试验组比对照组高(P<0.05);关于血清FSH水平,疗程结束之时:试验组比對照组高(P<0.05);关于复发率,试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阴道炎联用甲硝唑和银尔舒,疗效确切,血清FSH水平改善更加明显,复发率也更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剑平. 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4):142-144.
[2] 曹素珍. 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5):112-113.
[3] 张月娟. 甲硝唑泡滕片,银尔舒凝胶,联合红核洗液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阴道炎的疗效[J]. 糖尿病天地,2020,17(12):80.
[4] 朱平,罗红玉. 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银尔舒)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