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的动因、挑战及策略研究

2019-12-08 22:52
关键词:母体县域办学

袁 金 祥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7年5月,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65所,在校生规模约250万。[1]独立学院满足了来自政府、公办学校、社会投资者、考生家庭四个群体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利益诉求。[2]这种新的办学模式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产生和发展曾表现出对公办高校很强的依附性,同时具有很高的政策依赖度。[3]随着全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独立学院自身规范发展的需要,一些省市独立学院通过异地迁建办学来推进独立化进程,进而推动自身达到教育部的办学要求。如作为独立学院的重要孵化区,江苏省25所独立学院中,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等进行了异地迁建;浙江省22所独立学院中,已有13所独立学院先后从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向周边县域迁建,这种大学群体性向县域迁建的现象,在全国高教发展史上极为罕见。解析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的独特现象,探寻其迁建动因、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进一步明确迁建策略,这对推动独立学院的规范设置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一、独立学院群体性向县域迁建的动因

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满足了教育部对独立学院规范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独立学院在新的环境下谋求办学自主权回归的全新机遇,也是地方政府寻求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教育法制化进程中的政策诱致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创新样式,独立学院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办学实践和政策规范之间的矛盾冲突。2003年,教育部文件对独立学院提出了规范意见,并用民办、独立、优质来概括独立学院的特点。[4]从独立学院起源来看,多为母体学校为满足扩招和办学经费紧张而举办。除极少数外,独立学院多以母体学校“校中校”的形式存在。自2008年《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26号令”)颁布以来,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设置和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明确了独立学院办学的“七独立”,即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而以独立学院的办学实践来衡量,这“七独立”中最核心、压力最大的就是具有独立的校园,即独立学院不少于500亩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由于经济发展、自然禀赋资源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一直以来区域中心城市的土地指标非常紧张,而多数独立学院又恰恰聚集在中心城市的主城区。在这一背景下,“26号令”的政策压力和区域中心城市一地难求之间的发展性困境催生了独立学院迁建县域的决策进程。

(二)教育主体可持续发展中的理性选择

独立学院应当由普通高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这是“26号令”的规范性要求。而从独立学院的发展历史看,多数独立学院是由母体高校与其校属企业联合举办的。这种举办模式决定了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之间的紧密依存关系。在这种举办模式下,独立学院没有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教育行政部门也较少对独立学院进行单独建制。由此引发的独立学院在办学自主权、独立办学能力上的不健全、不完备等问题,客观上成为制约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瓶颈性问题。破解的关键首先在于理顺母体高校与独立学院的关系,在母体高校与独立学院之间构建起新型的符合市场和历史因素的责权利关系;其次在于理顺教育行政部门与独立学院的关系,把独立学院真正作为一个独立办学主体纳入教育行政管理体系。衡量这“两个理顺”的标准在于独立学院是否真正拥有独立办学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引入第三方投资主体,迁建县域合作办学,推动办学条件上的规范设置,为独立学院的真正独立提供了实质性契机,迈出了关键一步。因此,迁建县域办学对独立学院而言,绝不仅仅是物理地址上的新设,更重要的是对原有办学条件、办学思路和办学传统等系统性的调整与变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自我蜕变与自我超越。[5]迁建县域办学的核心是要做好承接办学自主权回归的物质准备,并做好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全新建构。

(三)社会转型发展中的县域经济吸引

首先,独立学院迁入县域有助于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县域经济不同于核心城区的经济拉动力,大部分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时期,独立学院的引入将突破县域经济的人才瓶颈,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方向转变。其次,独立学院迁入县域有助于优化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环境。迁入独立学院不仅仅影响县域经济社会的转型进程,而且将在更深层次与更大范围上持续地影响创新型社会的价值文化体系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经济发展对更高水平的生态、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最后,独立学院迁入县域有利于构建县域发展空间的新布局。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经验显示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手段。迁入县域的独立学院往往被安排在城郊结合部或工业区,这些区域是主城区的延伸,是城镇化重点推进的方向。

二、迁建县域办学对独立学院发展的挑战

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从依附于原有母体的“校中校”渐渐演变为一所在异地独立办学的“独立校”,在自身的角色、功能和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处理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面临深度独立化挑战

独立学院迁建县域的初衷,于其自身而言,在于加快独立化进程,为“七独立”奠定物质基础。因此迁建初始,各独立学院无不把关注的目光聚焦于基本建设以及师资、财务、组织结构等资源和技术层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对办学资源的整合配置,独立学院获得了作为一个独立高校应有的系统性、一体化的发展框架和发展可能。这是独立学院争取办学自主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迁建既是独立学院谋求独立办学所必需物质条件的客观需要,更是独立学院寻求实质意义上文化独立个性的重要契机。但在这种寻求独立化的发展进程中,独立学院面临着身份独立、文化独立、社会融入三方面问题。

1.地理距离凸显身份独立问题

独立学院创办的初衷就是创新办学机制和优化教学资源,而独立性是保障其灵活实验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独立学院与传统母体学校区别的最根本身份识别代码。长期以来,由于地理空间与母体院校的重合与交叉,独立学院大部分仍然是以二级学院的形态在运营,这对发挥独立学院的灵活自由度有着深刻的限制。在2005年的教育部独立学院专项检查中,30%的独立学院没有办理独立法人资格证书,[6]这就意味着独立学院法律身份的模糊。由此来看,迁建导致地理位置的改变、管理成本的增加,客观上使得母体学校的影响减弱,独立学院的独立化进程加快。完成转设对独立学院而言就是推动对自身独立身份的进一步确认。因此,与母体地理距离变远是独立学院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契机,但在弱化对母体学校的各种依附后,独立学院能否在办学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事、财务的独立运作和良性发展,实现身份独立,是独立学院迁建办学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

2.全新校园需要解决文化独立建设问题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部分。大学因其历史背景、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地域环境等不同,塑造出了独特的文化氛围。独立学院迁建后,在专业设置上多是原母体高校的传统优势与热门专业。专业的雷同性直接带来的是培养方案的相似,办学特色缺乏,在更深层次上体现出的是独立学院在自身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等战略思维方面和教学管理、培养模式等制度建设上的问题,这使独立学院迁建后的文化重建缺少有力根基。另外,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人为主体积淀和创造的。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7]校园文化的主体是生活在校园中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从浙江独立学院迁建实践看,其新校区多数建立在迁入县域的城郊地带,教师因为新校区居住条件、家庭等因素大多在区域中心城市安家。“走教制”使得教师更像是“候鸟”,上课来,课后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课余交流明显少于老校区。此外,新校区建设受制于政策压力、财务成本、招生需要等诸多原因,多数处于边建设、边使用状态,往往是低年级学生住新校区,高年级学生住老校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以往相比大幅减少。这又从客观办学环境方面导致了独立学院迁建后的文化重建缺少可行载体。

3.相对偏远需要解决社会融入问题

相对而言,独立学院迁入的县域往往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在经济条件、文化水平上和迁入前的区域中心城市有一定差距;而且独立学院所在区域往往只有一所学校,不像原母体高校自身内部有较多学生,同时还地处学校相对聚集的地区,周边其他学校学生数量较多。同时,举办主体和联合办学方对学院办学定位和发展期待有所出入,高校的使命在于育人,而育人工作需要较长的回馈期,地方政府和企业则较为看重大学的现实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交织,将为办学埋下隐患甚至引发冲突。独立学院迁建后所处县域的不利外部环境,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办学的缓冲地带,使得独立学院可能成为一座“孤岛”,也会影响新校区学生的归属感,引发师生的无所适从感。

(二)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面临办学质量挑战

1.教学质量方面的挑战

独立学院的办学功能定位是教学型大学,教学是独立学院最重要的职能。但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在教学活动中从完全依附母体高校,共享母体高校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及教学管理,转变为脱离母体高校异地建校,作为一所独立学校开展教学,这一转变过程对其教学质量带来了巨大挑战。首先,独立学院迁建初期教学基础条件不够完备。异地迁建中,浙江省很多独立学院都是一边进行校区建设,一边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场所、实训室的软硬件设备等教学条件不完备。其次,教学师资力量较为缺乏。虽然通过双向选聘、派遣分流等方式,母体高校部分教师进入到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中,地方政府也提供了低价住房等帮助独立学院吸引优秀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独立学院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便,这大大降低了自身对人才的吸引力。在师资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少,有近一半的教师是刚毕业的硕士,师资队伍水平不容乐观,导致教学水平较低。最后,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不够规范到位。独立学院从完全依托母体高校到独自摸索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日常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督方面,还是在教师培训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缺乏经验、不够规范到位的问题。因此,教学基础条件不够完备、教学师资力量较为缺乏和教学管理不够规范到位等问题,带来了独立学院迁建办学在教学质量方面的巨大挑战。

2.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挑战

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应用型大学,这有别于母体高校的科研型或教学科研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要求独立学院必须在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培养条件与过程等方面采取与原母体高校完全不同而又相对一致、完善的整体架构和实施举措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这对独立学院而言是另一个巨大挑战。其内在原因表现为三个方面:(1)已有惯性思维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带来巨大阻碍。独立学院脱胎于母体高校,其内部的管理骨干大都来自于母体,在人事、教学及科研管理制度上都有母体的“烙印”,在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上也都有“拷贝”母体的痕迹,这种各方面都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形成的惯性思维和行为方式极大地阻碍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2)缺乏能力经验带来人才培养的试错成本。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征?在实践中如何实施?应当采取何种培养模式进行?这些对独立学院而言都是全新的问题,需要自身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试错,从而带来试错成本,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不稳定。(3)资源条件较弱降低了人才培养的保障基础。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校内的实训室、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师资等相关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受自身资金、建设进度以及与当地融合进程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些相关条件的完善需要较长时间。可见,在人才培养转型上,思想观念、经验能力和资源条件三方面的问题,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带来了严峻挑战。

(三)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面临融合发展挑战

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还将面临处理与母体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融合发展问题。母体高校和迁入县域地方政府既是独立学院的联合办学主体,同时,一定时期内母体高校充当着独立学院迁建发展的监护人角色,而地方政府则对引进独立学院,进而助推所在县域转型发展抱有很大期望。如何处理多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实现融合发展、合作共赢,是独立学院迁建办学过程的又一挑战,其中伴随着三方面问题:

1.地位的不对等性带来的融合发展问题

独立学院脱胎于母体高校,在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中,需要依附于母体高校和迁入地方政府。2015年的数据显示,浙江省的22所独立学院有16所为公办学校自己举办的;江苏省的25所独立学校有17所为母校高校教育基金会举办的;河北省的17所独立高校则主要是母校通过贷款举办的;贵州省的8所独立学院则全部由母校举办,[7]由此来看,独立学院在诞生之初就与母体有着很大的关联性,这是无法在短期内完成独立转变的。从浙江独立学院迁建实践看,作为联合投资人,母体高校对独立学院迁建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组建、教学活动指导等拥有很大的话语权;迁入地方政府在新校区建设用地、建设资金、教师专用房、交通保障等方面进行政策设定与实际扶持,在董事会中,两者处于重要的支配性地位。独立学院的党政班子,由母体高校任命。凡此种种,导致独立学院在三方融合发展中地位不对等。处于弱势地位的独立学院在融合发展中缺乏话语权,由此导致母体高校在迁建过程中,在重大事项决策、财务和人事等方面对独立学院管得过多,出现“不愿放手”现象;而地方政府在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后,可能因为看不到及时回报而出现对独立学院“冷眼相待”现象,不愿增加新的投入支持。这两种现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独立学院更有效地融入地方发展。

2.权责的不匹配性带来的融合发展问题

多主体的互动与融合发展,需要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作为基础,强调权责匹配、投入产出一致作为核心。以此考量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进程,相关利益主体间融合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对独立学院而言,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更多的是需要借助母体高校、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其他多主体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努力实现在自身办学能力上从限制行为能力到完全行为能力的转变。基于开放办学的原则,这一转变当然与母体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等密不可分,但显然相关利益主体在权责设定、投入产出方面是不匹配的。在这段时期,母体高校、地方政府和企业主要是围绕独立学院的顺利迁建和稳定开展单向扶持和服务工作。独立学院虽然按协议支付给母体高校一定的资源占用费,但与迁建前相比,对母体高校财务上的贡献度大大降低。同时,受限于教学科研水平,迁建期独立学院服务地方、企业发展的能力不足、贡献较小。相关利益主体在权责方面存在的较大不匹配性,投入与产出的不合理,客观上制约了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3.目标的不一致性带来的融合发展问题

从长远看,虽然母体高校、地方政府和企业支持独立学院发展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但从短期看多方的融合发展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目标的不一致。具体而言,在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初期,地方政府、企业在投入资金和政策扶持后,基于投资的效益效率考虑,普遍的想法是希望独立学院能尽早完成迁建任务,并在助推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方面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母体学校则希望独立学院尽早完成省级规范设置,并在此基础上以契约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异地迁建办学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教学稳定、校区稳定,进而在新的时空背景下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办学动能,提升办学质量,激发办学活力。因为三者关注的焦点不同,从而导致相关利益主体在协同发展中的目标冲突,进而带来母体高校、地方政府、企业在服务保障独立学院迁建方面的步调不一,由此也会导致一些独立学院在融入地方、提质增效、服务地方方面的瓶颈障碍。

三、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的发展策略

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既是寻求真正意义的独立和特色化发展的重要契机,同时又面临着文化重建、质量保障与融合发展的多种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情况下,其发展策略应当加快分类规划与统筹协调,明确办学思想,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加快校地融合,办好特色教育模式。

(一)优化产权结构,完善制度体系

独立学院的迁建,首先是与母体院校在地域上的实质性割离,地域不能决定办学性质,但客观上使独立学院的独立规范设置更加明朗,相关产权、财权、人事权将面临新的改革契机。独立学院应借此实现自己的规范化和独立化办学。对独立办学的学院而言,重点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出发:

1.实现产权制度的独立明晰

产权即财产权,是围绕着财产形成的主体间的权利和利益关系,是受到法律保护和约束的一种基础性制度规则。从法律上界定独立学院的产权规则,明晰产权关系,是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根据教育部“26号令”的规定,将原来的民办二级教学单位定位为民办高等学校,但对民办的形式并未做出清晰的界定。独立学院生根于母体学校,但其教育资源在教育管理机构的管辖范围之内,是为教育的健康发展而服务的。原来的文件要求,独立学院不可以采用混合性的产权方式举办,然而“26号令”要求独立学院要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合作方必须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独立学院的地域迁建,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可以借助新的文件要求,加快产权的独立化进度,为学院办学理念的转变与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现办学理念的独立生长

如何架构起独立的办学理念,将决定独立化办学的基本方向。独立学院首先要理顺与管理者、参与者和相关利益者的权责利益关系,定下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要素分配办法。其次,要积极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教学和专业建设的考核和激励办法。再次,就是要打造一支专业的管理和教学团队,独立学院是母体学校管理和教学的重要试验田,这个先天的优势应当继续坚持和发扬,要正确地理顺行政管理与育人工作的平衡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全院师生的参与热情。同时,理念要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进行保障和落实,因此在独立学院迁建后,应当重点对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绩效薪酬等方面建章立制,用明文规定进行规范化。

3.构建符合独立学院特点的大学治理体系

大学治理体系包含了顶层设计、运行管理和质量控制三方面。[8]顶层设计是明确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等战略方向,运行管理是实施各个职能部门的组织与管理等具体执行,质量控制是进行过程监控与结果保障,三方面相互衔接,是共同构筑大学管理的和谐与质量的保障。从独立学院实际来看,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然而很多独立学院的董事会形同虚设,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清晰,缺乏内部监督,继续完善管理体系是独立学院升级治理体系的必由之路。对决策层而言,重点应当明确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利用外部资源,树立开放办学、联合培养的办学理念;围绕地方需求,形成服务地方建设的办学特色。对二级分院而言,应当构筑以学生的实践型、应用型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培养目标;摸索以产学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知识能力体系凸显技能应用型的培养方案;加强教师能力、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等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对人事、教务、后勤等行政职能部门而言,则应当分别在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服务监管、教学设施完善等方面改进提升,来提供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和支持。

(二)立足专业特色,提升内涵质量

1.探索发展具有地方性、特色化的专业

独立学院不仅需要在人才培养理念、定位和实施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还应该在专业设置方面紧密结合地方需求和地方优势,探索发展具有地方性、特色化的专业,增强学院专业获取社会资源支持的优势,提升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以此增强学生培养的质量和竞争力,形成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一方面突出为地方培养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区域人才需求,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不断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积极打造各自的特色专业,并通过校地合作,实行定制化人才培养。

2.夯实硬件基础,注意软实力的搭建,提升办学运行效率

独立学院的迁建之路,就是规范设置之路。独立学院首先应在产权和办学理念明晰的基础之上,独立地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核心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其次,要能独立地制定财务预算及决算,保障教学经费的充足。再次,要能够保障教学的中心地位,对教师队伍进行独立招聘、培训、考核和晋升,形成自己独立而完整的教师梯队。最后,独立学院要能完成人才培养的流程独立化,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招生、就业、学生评价等机制,为自己赢得社会美誉度。当然,最为核心的就是,独立学院应当独立制定专业及学科规划建设方案,在最为核心的办学品格上,能够独立判断和调试,从而打造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注意校园软实力的搭建,大学文化中最核心的是精神文化,它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尊崇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及价值追求。独立学院应当深化校风和学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文化阵地的建设和校园文体活动的开展,对学校发展重大事件和先进教师、优秀学生事迹进行宣传,最终铸造出独立学院独立的品格。

3.深化以本为本,关注教学质量

根据教育部“26号令”的要求,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普通高等学校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办学条件,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这就给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提供了基础保障。独立学院作为新的办学机构,其学科机构和专业机构应当不断优化,既要打造优势学科,又要兼顾基础学科和人文专业建设。以本为本,就是要紧密立足本科高校的身份,以本科育人为纲领,打牢基础,推动本科专业进阶、跨学科发展和创新创业。同时,要严把质量关,做好教学质量监控。独立学院学费一般比普通高校高,其对考生的吸引在于更为灵活的专业和教学设置,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环境,能否衍生硬质量的教学成果,能否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质量体系就显得尤为关键。独立学院应当结合教育部相关规定,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发展现状,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系统,以教促学,以教领学,教学相长,和谐共进。

(三)立足校地,构建新的生态位

所谓生态位,是指生物种群在以环境资源或环境条件梯度为坐标而建立起来的多维空间中所占的空间和位置。完整的生态系统就是由不同的生态位构建,生态位的宽度决定了可利用的生态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独立学院的迁建意味着要由母体学校和地方政府与企业进行新的生态环境的构建,独立学院应当明确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的基本办学思路,以校地共建提升新的引擎。

1.主动对接外部主体,优化共生互养环境

独立学院自身迁建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寻求与母体高校、地方政府及企业等主体融合共生、协同发展的过程。因此,一方面需要积极调研,主动对接母体高校和迁入县域政府、企业等,获取这些外部主体所具有的优势资源来推动自身走向真正独立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主动规划,积极了解这些主体的需求,找到对方的诉求点与融合的突破口,运用自身在文化、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在经济、文化或技术上的某个要点上寻求突破,主动提供单向式服务,从而为多主体的融合发展建立起互利互惠的合作基础。

2.建立多种协调机制,处理好各方关系利益

在独立学院迁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母体高校、地方政府及企业之间有着不同的角色关系转变,如母体高校从独立学院的联合投资人角色将逐渐转变为独立学院发展的“监护人”,进行工作指导,而地方政府则将逐步和独立学院发展为合作伙伴关系。主体间关系的不断紧密化发展,使融合发展中的内容和矛盾会随之变化,所采取的协调方式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在早期,可以通过双方各自的相关主管部门,通过合作办学协议、战略协议等比较正式的形式进行相互协调;而后期需要发展为双方共建的机构,如董事会、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通过调研、走访、非正式交流等更为日常和非正式化的方式进行协调。

3.加快自身能力提升,促进可持续的对等协同

在独立学院和母体高校以及地方政府、企业的校校合作、校地合作初期,更多是单向式的资源服务输入式的,在这一过程中,独立学院应当加快自身能力提升,推动合作向寻求多方共同利益诉求的合作发展,如在校地合作中,应以共建实验室、教学基地等在产学研方面的双向合作等更高级形式发展;在与母体高校合作中,可以通过吸纳母体高校部分教学型师资等形式,既弥补自身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又为母体高校引入更高层次人才创造条件。通过制度设计、平台搭建,形成联合机构,实现共同发展,使融合协同向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期化的高级阶段发展,这样促使合作多方的地位、权责利向更加对等的趋势发展。

四、结语

独立学院是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江苏等省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的独特现象,既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政策推动,又是独立学院的现实需要与理性选择,还是迁入地县域政府基于地方转型发展的政治考量与现实考量。但独立学院迁建县域办学不仅面临着来自政府、市场与母体高校的需求平衡,还面临着来自文化重建、质量保障与融合发展的多重挑战。要解决这些难题和挑战,需要优化产权结构,完善制度体系;明确办学思想,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升办学内涵质量;加快校地融合,办好特色教育模式,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内涵特色道路。

猜你喜欢
母体县域办学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蒲公英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