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心理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2019-12-06 06:26王海月王萌菲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

王海月 王萌菲

摘要:体验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方法,对于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验式学习重在学生的“体验”,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感受,从而有所体验,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主要包括情境活动参与、主体实践体验、感受分享和内化成长四个方面。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1学生体验为主

体验式学习是学生为课堂主体,活动体验为课堂载体而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强调“从做中体验”“从做中学”,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认知知识或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习者真真正正地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传统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是外在的传授过程,而体验式学习是内在的,是个人在亲身的参与中有所收获。正因为全身心的参与,从而使得对学习的兴趣、认知以及运用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主动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实现自我体验、自我感悟、情绪表达和个性张扬,学生不只是表面知识的获得,而是真正地达到“认知”、“情绪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

2体验式心理课程的内容设计

本次体验式学习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所面对的对象是初中学生,针对初中学生现阶段发展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其主要的内容包括六大块:入学适应性辅导、正确处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辅导、学习心理的辅导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人际交往辅导、挫折辅导、考前辅导等内容。

2.1体验中感悟成长

2.1.1热身活动——团体暖身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通过团体内开展互动、交流、分享等活动,从而促成团体成员初步的互动,营造一种轻松、温暖的氛围,让学生可以在本活动中真正地走进本节课,走进这个团体。暖身阶段对于团体活动的工作阶段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暖身活动的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团体的主题以及学生的特点、场地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来决定暖身形式。

第一种是小游戏暖身:游戏方式简单同时让人容易接受,所以在游戏中每个人都会慢慢地进入到放松状态,慢慢地融入进这个团体,同时可以带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种是音乐暖身:音乐会使人放松,也会让人在音乐中得到情感的共鸣。在此环节,可以播放学生喜爱的音乐或者与辅导主题密切相关的歌曲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搭建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为整个团体辅导过程创设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2.1.2主体实践体验——团体工作阶段

经过暖身活动之后,开始进入到主体实践体验阶段了,各小组成员之间也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互动关系,学生之间开始建立起彼此信任、接纳的关系,学生们之间的动力开始运作。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成长需要或者学生可能面对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活动,此阶段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有所参与,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从而内化收获,促进成长。

第一种是自由联想法:教师营造轻松信任的环境,通过团体之间的互动,在自由联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降低防御心理,激励学生自由开放地表达自己地想法,教师最终再适情况综合表达。

第二种是情境体验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身临其中去体验,去感受,从而获得内心真实的感受,学生通过感受的获得来影响、建立或者改变自己的认知。情境体验法重在学生的体验,体验式教学的实际应用会发现学生亲身的体验带来的感触要比直接传授某种价值观或者进行某种教育更加强烈和深刻。

第三种是角色扮演:通过借助他人的重新扮演以及旁观者的帮助,来分析他们的行为和感受,从而获得对问题的澄清,对问题获得重新的看法和分析,从而化解情绪、重构认知、改变行为。本法一般可用于人际关系的辅导方面,可以采用AB扮演法、独角戏等。

第四种是身体活动:此类活动更注重的是学生之间的肢体的接触,从而增加人关系以及内在感受的察觉。教师会在学生肢体活动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感受反馈,从而进一步深化活动的意义。

2.1.3感受分享——团体升华阶段

感受分享阶段是一个情感提升的阶段,在本阶段学生可以开放自己,和同伴分享自己整个活动中的真实感受,在心理课程中,感受是没有好与坏之分的,每一份感受只要是真实的都是值得被尊重、被认可、被接纳的。所以在感受分享阶段,每个人的内心是开放的、是宽容的。同时,在倾听其他同学分享过程中,对于彼此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2.1.4内化成长——团体结束阶段

对于学生来说真正的成长并不能单靠思想教育的力量,因为一个人的成长除了正向的教育以外,还需要对其内心有真正的触动,内心有了触动才会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从而才会长远的影响或者改变学生的行为,最终才能实现内化成长的过程。而真正触动学生心灵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进行体验式的学习。

3反思及建议

在探索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心理课程中的应用分析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和改进问题。心理课程本身就是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增强学生面对各种问题的心理调适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所以,作为心理教师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

在每一次活动的体验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体验,不说任何干扰学生内心感受的语言。但是,在学生表达的感受与我们内心所预想的有或多或少的冲突时,作为老师很容易进行制止和纠正,其实这是心理课堂错误的理念和做法,因为心理老师是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而不是头脑与头脑的对话,所以,与每个真诚的心灵对话时,我们要做到共情、理解、尊重、信任与积极关注,我们要时刻保持中立的态度,引领每个心灵向着更加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的方向成长。

参考文獻:

[1] 李馨.回归本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2] 户凤荣.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花炮科技与市场,2018

[3] 高龙娟.体验式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

[4] 刘宗美.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J].江苏教育,2017

[5] 凌子平,马利军.论体验式教学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高教探索,2016

[6] 万方,初中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国会议,2019

注: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体验式学习研究”(课题号:171120)系列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