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媛
摘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发端,在小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小学生正处在认知启蒙和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培养其问题意识,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发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同时,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心理上正确看待小学生提问为前提,制定适用于小学生年段特征的培养目标,为学生创设安全自由的课堂氛围,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关键词:问题意识;核心素养;多元化
问题意识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对此产生一种困惑、怀疑、探究、焦虑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够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创造的精神品质,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能够促进教育者自身的提高。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要着眼、着手于学生,还应认识到教师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师生双方在持续的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一、教师正确看待学生提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行为。教师如何看待学生提问,决定了教师对待学生提问的态度和反应,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学生提问的积极主动性和问题意识发展的自觉性。因此,教师正确看待学生的提问是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
首先,教师应意识到提问是学生的权利。虽然小学生身心发育还处在未成熟的儿童阶段,但是他们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是与成人平等的社会成员,享有作为社会成员的权利。1989年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对此作出专门规定,确定儿童拥有“包括生存、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和教育以及充分参与对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所必需的其他活动的权利”。黄全愈先生提出儿童应有发问的权利与了解的权利。提问是儿童为达到对外界认知而寻求帮助的活动,是儿童的一项重要权利,教师应正视这种权利。
其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提问在主体地位,提问表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往,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将更多提问的权利赋予了教师,而对于学生提问的关注较少,师生提问的频率和几率相差甚远。如今的教学观念中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活动,教师和学生是这种交往活动的两极,他们是平等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层次提出问题,能够反映出他们对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思维的批判、求异、概括等品质,体现他们的类比、洞察、抽象、辨析和推理能力,同时表明学生真正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思考问题,表现了他们学习的主体性。
二、分年段确立问题意识培养目标
小学生涯涵盖了从儿童期到少年期的六年,其学习时间跨度长,身心发育和智力发展处在飞速形成、发展和变化阶段,因此,要根据各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来确立具体的培养目标,不能笼统地规定所有年段的学生。基于此,教师应将小学生分为低段(一、二年级)、中段(三、四年级)、高段(五、六年级)三个阶段,确立符合其年段特征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意识培养目标。
(一)低段以培养学生“敢问”为主
低段学生好奇心、认知欲望强烈,渴望通过各种媒介认识这个世界,因此,常把“为什么”挂在嘴边,其认知处于初步发展和形成时期。但受到智力发育、语言能力、社会经验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会提出相对单一、不着边际、重复的、无用的甚至是错误的问题,教师应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时期学生的求知欲和提问方式,以正面、积极的态度肯定、包容学生的提问,创设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问。
(二)中段以培养学生“勤问”为主
中段学生对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自我见解,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其思维活跃,渴望发展自己,在学生敢问的基础上,应注意培养学生勤问。勤问,关键在于“勤”,但勤问并不代表随便问、动辄就问,而是有准备、有目的、经过思考后的问。因此,培养学生勤问,就是要培养学生先学后问、先思后问。课前,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指导,以小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提出自己认为最重要或者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高段以培养学生“善问”为主
经过四年的学习、成长,高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已经产生了巨变,他们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地判断客观事物,表达自我见解和情感,对自我的发展也有了更高要求,这一时段应在“勤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善问。善问也就是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内容,抓住问题的要害,提出有质量、有水平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应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提问技巧,如趣问法、追问法、反问法、类比提问法、联系实际提问法等等。
三、创建安全自由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表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疑而不敢问,原因在于怕教师有看法,怕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怕被同伴瞧不起,因此,从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出发,创建安全自由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土壤。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师生关系呈现出统治与被统治关系。“这种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的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这样的关系表现为学生不敢怀疑和否定教师的讲解,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形成学生不敢问、不想问、不能问、不会问的局面,學生问题意识无法培养和发展。
要形成安全自由的课堂氛围,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被控制感和无助感。“教师的学生(students-of-the-teacher)及学生的教师(teacher-of-the-students)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teacher-student)及学生教师(students-teachers)。”这种关系强调师生双方真正的平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都能够反映出对这个世界和教材文本的独特理解,并互相尊重彼此的看法、见解。这种师生关系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消解,而是根本性的转变了教师角色:“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放在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如此,学生才能从对教师的依附与敬畏中解脱出来,将教师视为自己的顾问、伙伴,敢于表现自己的怀疑与否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二)利用小组学习模式,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生理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所建立的人际关系。作为教育教学中的基本人际关系,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一样,是影响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帮助、支持、交流等等,是安全自由的课堂氛围的基本特征。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获取足够的安全感,可以毫无顾虑地表达疑问、不解,自由发表自我见解,不必担心被同学嘲笑、不解、疏远,更不用刻意迎合、言不由衷。
运用小组学习模式,是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重要方法。将学习能力较强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均衡分配,形成4-6人的学习小组,以此保证各小组间实力相差不至于过分悬殊。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其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有所成就。为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小组中应设立小组长、纪律组长、学具组长等职务,各职务对应不同职能,小组成员定期轮换职务,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感受到“我很重要”。
小组学习模式以学生共同探讨、相互协作为基本特征。小组成员成为彼此的坚强“后盾”,不再“孤军奋战”,学生因此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四、建立完善多元化评价方式
多年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科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大多由教师自主判断后评定分数或等级。这样的评价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学生为迎合教师的观点而限制了自身的思维和判断,同时,教师评价时受到各种情况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评价不够客观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往往能够体现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状况,并通过学习结果得到一定的反映,因此,建立完善多元化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举措。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敢于、乐于提问,能否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等都应该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多提问、善提问,对学生提问的数量和质量及时记录,凝练总结,评选最佳提问,并将其作为平时表现纳入学生成绩总评,将极大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不再是教师“一锤定音”。每个学生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上不尽相同,教师不应以统一的标准评价所有学生。学生完成作业后,通过自评对自己的作业做出相对于符合于自身实际情况的评价;通过他评,由学生选择任何人(可以是同学、家长、其他学科教师等)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通过学科教师评,由教师根据学科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自评、他评做出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
五、结语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论其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要求教师主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看待小学生提问,依据其年段特征合理确立培养目标,创建安全自由的课堂氛围,建立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
注释:
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3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页.
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页.
参考文献:
[1]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