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
摘要: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趋提升,需要积极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便将中国文化向世界范围内传播,增强国家的整体形象,促使我国的政治、经济目标得到更好实现。经过不断发展,目前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需要结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因素,合理选择路径和措施,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中国文化;走出去;路径选择
目前,国际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各国之间的竞争、合作越来越多。而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在国际竞争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发达国家在文化传播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国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文化发展比较滞后,不符合于经济发展速度与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贯彻和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向世界大力推广中华文化,促使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不断增强。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施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
在相关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软实力体现了国家文化的生命力,也充分彰显了国家的整体影响力。因此,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经济,还需要发展思想文化。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目前,全世界各国都开始积极建设文化软实力,而通过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方可以增强文化竞争的优势。
(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被质疑
金融危机爆发后,在较大程度上打击到了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人们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金融监管体制,而是西方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全世界人民开始不断质疑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等,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局限。在这种情况下,对东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人们希望通过东方文化的发展,促使西方文化的局限与不足得到弥补。
(三)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和平发展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我国经济、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显著提升了综合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强了人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导致世界开始深入关注中国模式与中国文化。同时,我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并不会对抗世界体系,那么其他国家也不会抵制我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此外,要想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就需要平衡发展硬实力与软实力,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对于软实力的建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我国经过不断的努力,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还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问题。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影响因素。
(一)内容、形式单一
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既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现阶段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除了要对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之外,还需要对新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传播。但调查发现,目前世界各国仅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较为认同,不能够理性、正确的看待新时期所形成的先进文化。且通过研究文化产品可以得知,民族传统文化较多,反映新时期文化较少。在传播形式来讲,近些年来民间活动日趋增多,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但依然需要依靠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目前来讲,还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的推动作用。一旦政府参与到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政治色彩将会进一步增强,导致民众产生抗拒心理。
(二)我国文化产品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
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和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相比,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依然比较缓慢。文化产品出口仅占据较小的比重,这样导致我国文化产品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问题的出现,主要有这些原因造成:第一、没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缺乏较高的基础水平。第二、文化企业实力薄弱。我国诸多文化企业没有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无法有效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研发出来的文化产品缺乏足够的科技含量。第三、文化产品内容不够丰富。文化内容是文化产品的根本价值,因此文化内容会直接影响到文化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导致文化产品内容的亲和力、感染力不足。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一)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方式方法
首先,将中国文化中心大力构建于海外。通过中国文化中心的构建,可以对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起到有效促进作用。如在中国文化中心举办针对性的文化讲座活动等,促使外国人能够对中华文化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此外,也可以通过中国文化节的举办、孔子学院的创办等,大力传播中国文化。
其次,增强文化共鸣,提升跨文化传播效果。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大障碍为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那么就需要通过积极遵循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原则,将人类价值观的融合部分找出来,促使语言障碍得到淡化,人们对文化侵略的猜疑得到消除,提升文化传播效果。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增强文化吸引与融合。如我国在传统戏曲《牡丹亭》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改编,形成了青春版的昆曲,在西方国家进行巡演之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主要原因就在于《牡丹亭》中所讲述的爱情故事,与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所适应,其充分诠释了中国文化形象,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和增强,具有较大的帮助和意义。
最后,要将数字网络技术充分利用起来,深入研发数字产品与服务,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播效果。以电影《英雄》为例,影片的中国文化气息浓厚,进入美国市场后,获得了较高的票房。其借助于电影方式,将中华思想传播到国外,促进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输出。
(二)夯实文化产业基础
在传统体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下,我国文化企业与市场接轨不足,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问题,对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增强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文化企业首先需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引入进来,深入融合文化,在科技技術的支持下,促进文化的发展。同时,在文化领域内要积极尝试运用高新技术。其次,企业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对新的文化产品进行开发和研制。同时对现有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等进行改善,以便发展新的文化模式。最后,企业要对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学习和借鉴,通过先进管理手段的消化吸收,促使自身研发成本得到降低。
(三)增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效果
目前,我国在文化传播中一般采取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将人际传播模式运用过来,通过个人魅力、亲和力的彰显,促使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得到不断增强。如我国著名钢琴家郎朗通过高超的技艺演绎钢琴,将新时代中国的风貌展现给全世界人民。再如,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不仅充分肯定了莫言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也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些人物与事迹,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推动力充分诠释出来。
(四)构建受众数据库
只有充分了解受众需求,方可以针对性的调整推广传播方针,进而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施效果。因此,就需要对受众进行分析,对市场合理划分,将受众的需求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对产品、服务等合理策划,增强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个性化特征,且对受众的建议和意见等积极调查和收集,以便对产品、服务等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要结合国家、地区、民族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研发与传播形式。充分重视信息反馈的作用,对文化传播方案及时调整。此外,要对中国文化的传播领域进行适当扩大,在现阶段华人领域的基础上,向欧美的主流媒体、主流社会中积极推广与融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对于中国软实力的构建和增强,具有较大的意义。特别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要求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积极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结合现阶段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受到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全面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施效果,将中国文化深入传播于世界各地,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伦灿.“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对策研究[J].现代传播,2017(10).
[2]严燕蓉.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现状与核心议题[J].新闻与写作,2018(12).
[3]慕玲.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布局的五个维度[J].中国出版,2018(13).
[4]李景源.认清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现实路径[J].学术界,2017(134).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國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2017SJB0141)。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