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日成
摘要:公共行政管理理念的问世可追溯到19世纪,它来源于西方古典行政组织理论,在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这一漫长过程后逐渐传入中国并沿用至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的延续和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进行的 “新公共管理”行政改革运动中应运而生。近年来,国内相关学者就公共行政的大背景对公共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机构和人员利用公共管理进行了社会实践,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同时公共管理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人情关系、贪污腐败、各自为政等不良风气盛行,加之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监管力度不够、相关机制未得到完善,群众对公共管理的评价褒贬不一,公民迫切需要一次全新的变革来一改现状。总体上来看,公共管理对于我们还是一个新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公共管理革新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服务型政府;基层民主
引言
公共管理作为四大现代管理科学分支之一,是当代中国和未来世界最具有发展潜力和广阔前途的学科。近年来,公共管理不仅广泛运用于社会实践,还步入了高校教育领域中。但公共管理的不可控性在遏制了公共管理权利行使的同时,非政府组织的不成熟性也阻碍着全面公共管理的有效施行,其自身的局限性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公共管理的革新迫在眉睫。
一、公共管理革新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必然走向公共管理的趋势。公共管理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和其它公共管理主体两个部分,它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活动及其技术、方法的学问。但公共管理也存在诸多弊端,非政府组织的局限性、公共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上级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人民群众的不信任等方面极易被部分不法分子钻空子,长此以往,极易导致不良风气的盛行,公共管理结构体系外强中干。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也是公共管理革新的必要措施。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下的公共管理理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包含省、市、县、镇、乡乃至村上上下下多重机关,中央发出的指令和政策在逐级传达的过程中难免跑题,加之部分干部的违法行为,最终落实到人民身边的政策已经变了味。部分地方政府往往雷声大雨点小,一个环節的出错导致整个链条的断裂,地方的不可控性束缚着公共管理的实践。由此可见,公共管理的革新不仅是旧制度的变革,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公共管理革新的先进性
公共管理不是单纯的群众管理,而是通过一系列选举和考查,选出群众信任且自身能力强的群众代表成立一个与政府截然不同的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宗旨,群众基础较之于政府更为深厚,更能深刻体现民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比较完整的公共管理实践组织。非政府组织往往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和进行社会治理,一方面使公共性从政府扩散到了社会,打破了政府对公共性的垄断;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成为社会治理主体也促进了公共性的实现,使公共性从形式公共性转变为实质公共性。从这一意义上看,由于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政府从管理型政府的形式公共性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的实质公共性,实际上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产生,同时两者在社会治理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可以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公共管理早在19世纪末期便以公共管理学科进入社会视野,如今我国部分高校仍保留这一专业并引领学生积极学习,公共管理的先进性和哲学性注定了其具有巨大潜力和远大前景。公共管理的革新不仅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成果,更是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而进行的伟大实践。
三、公共管理革新的具体措施
1. 扩大公民参与渠道
在公民社会多元的社会形态中,无论是民间组织的兴起、公共领域的发展、还是中产阶级的壮大,都引导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革。公共管理革新的目的在于更大程度上实现公共利益、争取公共福利,从而达到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由于我国居民参政议政热情不高,缺乏应有的主人翁意识,公共管理革新应当采用更为先进科学的方法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引导公民主动了解政治时事热点,做国家的主人。公民参与的外在表现形式多样,结合我国实际可以在多方面体现,例如新技术的应用风险评估、公共领域的公民意见反馈、新闻媒体的公共领域转型、等等。这些改革很多是西方行政改革已经尝试过的方法,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更好地和中国实际特色相结合,找到适合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道路,真正做到基层民主和公共管理。传统的方法已然不能适应当代社会需求,“新时代”号召公共管理革新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运用科技模拟各国家机关工作,让公民身临其境感受参政议政,公民在深刻了解政府工作大致内容的同时增加使命感和责任感;还可以用社会补贴或优惠政策引导公民积极参政议政,例如对政府工作参与度高的公民可享受银行减息贷款、房屋车辆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等,最大程度的扩大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和方式。
2. 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公共管理之所以停滞不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人民群众对非政府机关的信赖度不够高,“但凡有事找政府”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还烙印在大多数人心中,非官方机构的信誉度和办事能力往往受到公民质疑;另一方面非政府机关和相关人员未受到官方授权,部分权利无法行使,加之专业度和威信力不够,导致非政府机关公共管理效果有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立法权的授权机关,政府有责任在严格执行国家重大决策的同时完善地方法规,下放部分权利至非政府机关,保障非政府机关人员的行使权益,提高公民对非政府组织的信赖度。但各类规章制度应有尽有,公共管理革新还需在健全相关机制的同时摒弃那些适用性不强且漏洞百出的规章制度,以免增加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压力,同时给公民带来不便。无论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是地方的规章制度,一旦成文实施,就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公共管理制度受到法律制度的保护和约束,非政府组织办起事来更加规范,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
3. 加大监管力度深度
监督权是公民参政权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监督。公民具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公务活动的权利,政府也应当对非政府机构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进行实时监管。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公共管理革新的先行者,兼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公共服务四重职能,公共管理革新最终还是需要地方政府来主导。公共管理革新要求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分别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非政府组织的管理监督工作与政府直线对接,并要求双方不定时的向上级机关提交工作报告和接受上级机关的检查,二者在共同管理中互相监督,杜绝贪污腐败和各自为政。同时还需要拓宽民意反映渠道,通过网络、电话、官方平台等方式接受公民的监督。搭建群众“一条龙”服务平台,第一时间听取群众呼声,并解决群众诉求,缩减办事流程或开通网上办事平台,积极推进矛盾排查化解、领导干部接访、机关干部下访等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结语
20世纪以来,随着参与式民主的兴起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信息公开、公共管理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潮流。公共管理的革新不仅是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推动公民参与、发展政治民主、构建服务性政府的必备因素。如何认识公共管理的内在必然性,发挥其先进性和优越性,探索在服务型政府的框架下政府信息公开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和保障措施,构建信息公开和公共管理有效运作的制度体系,在当前政府治理模式转型的背景下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国家和政府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和创新,同时也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为国家尽一份力,为公共管理革新描绘出一幅完美蓝图并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全新的公共管理体系,上下一致为社会主义民主事业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朱友刚.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杨振宏.当代中国政府转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马全中.非政府组织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4.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