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阐述了《资治通鉴》中的三大教育观,分析了其对当今教育教学的现实指导意义。指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立德树人和严慈相济的教育教学理念。要保持教育教学的独立性;利用快速发展的教学技术为学习者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学习途径,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德和坚忍不拔的个性品质;要加快考核评价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 《资治通鉴》;人才观;现代教育;影响
一、引言
在全球不断步入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念和理念并存,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去发展教育教学?对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给予什么样的指引?是摆在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资治通鉴》作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16朝长达1362年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1]《资治通鉴》作为官修史书,与私家史书相较,拥有私家修书无可比拟的覆盖性和完整性等一些优点。《资治通鉴》编订的初衷是为给统治者提供治国理政的参考,作为记录历朝历代事件的史书,其中不可避免的包含有大量的选才和任才的故事,其中有许多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无怪乎当年毛泽东主席一再要求高级干部要读一读《资治通鉴》。[2]
如果带着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去读《资治通鉴》,也会发现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纵观历史,历代统治阶级的选人用人的标准无疑会给同时期教育产生较大的影响,统治阶级认同什么样的人才和看中什么样的才能,教育教学就会以之为目标形成价值导向,全社会就会形成相应的学习风气。历代的举才选仕,教育思想观念都能在书中找到体现。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也具备历史继承性,通过对历史中教育思想和智慧的探索,汲取力量和思想智慧,能指引当代教育向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通读《资治通鉴》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阅读学习书中有益的教育思想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本文拟通过探析《资治通鉴》中的一些事件,学习古代教育思想伟大的智慧,从中汲取现代教育的发展养分,以帮助现今教育教学更好的发展。
二、《资治通鉴》中的三大教育观
测试对教学存在反驳作用,测试中的考察内容会成为日常教学的主要内容。[3]因此,考试内容往往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内容,从古代的各种选官考试,到现代的各种考试,都是同时期教育教学的风向标。因此,鉴古知今,读史启智,通过研究古代选人的思想,能够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中优秀的育人精神和原则,在现今教育中注重继承优秀的传统教育精神和原则,立足于中国悠久灿烂的教育历史来发展当代教育教学。
1、因材施教
在《资治通鉴·唐纪》中“唐太宗论举贤”中指出的:“用人如器,各取所长”。[4]本意是指选人用人要看他的长处,找到某个人才所能胜任及完成的工作,委以任之。只要一个人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就能利用其特殊才能,可以暂时忽略其不足的地方。在进行分配任务时,要学会把不同的任务分配给适当的人,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缺点,但每一个人都有长处,都有他所擅长的地方。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分析,这句话传达了有关教育教学的两个启示。第一,要承认每位学生都是有长处和价值的,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是有发展潜能的,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这一点很重要。根据“期望效应”,教师要对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期待,要以平等与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期待与尊重,会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提供前提條件和创造可能。[5]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某些学生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就放弃他们。例如,教师不能主观地把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划入“学困生”、“后进生”等范围。第二,因为每位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和潜在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潜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一直以来,如何在班级授课制的大环境下培养适合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帮助每位学生达到他们自己最大的学习潜能,进行真正的因材施教一直是各个研究领域学者探讨的话题。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技术的发展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例如智慧教育与翻转课堂等模式,为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调节学习速度与程度,让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平台有机会发现与解决每一位学生的困惑与问题,做到新时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同时,面对快速更新的信息与社会分工细化的社会现状,一个人很难成为过去意义上的“通才”。这就要求当下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搜集与更新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如果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很快地通过自学等途径获得和习得。
在教育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优势为知识增长和技能培养的立足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他们在日后职业发展中取得更好成绩奠定基础。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学习,学习利用新的教学技术手段促进因材施教理念的真正落实,帮助每位学生获得最大化的个性化发展。
2、立德树人
司马光曾有一段关于德才观的论述。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又说:“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6]这短短的几句话阐述了司马光对于德才关系的看法,德的重要性摆在才的前面。德作为一种蕴藏在人们心中的意识与价值观,是面对是非善恶行为的选择标准,一个有道德意识的人会指导自己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而一个人如果有才无德,将会错误的利用知识与技能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当今教育中,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和教育的根本。[7]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牢记古训,德育为先,帮助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要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德育不光要在德育课上进行,更要贯彻在各门学科的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发挥通力合作的途径和手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任务都是育人。随着时代前进不断发展的育人理念,拓宽了育人的内涵。改革开放以前,育人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培养。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育人的认识日益深化。首先,育人更加强调学生中心导向,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同时,也要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是相互渗透的,不能人为地割裂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二者的统一。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分强调德育或者育德,把其等同于育人,不能把育人窄化。其次,育人的本质在于思想价值引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各类各门课程都要始终贯穿思想价值引领的主线。所谓教书育人,强调的就是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8]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意识,最终形成外显的道德行为。
对每个国家而言,培养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尚的道德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如何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和社会风气?在教育教学领域,除了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德育以外,还需要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加入对人德行的考察。在教学评价中,思政的底线不容质疑,要想“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能够真正得到落实,必然牵动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价的改革问题,还需要相关专家学者和部门大力探索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9]
3、严慈相济
《资治通鉴》中有一个故事,齐国想向赵国借兵抵御秦国的攻击,赵国要求齐国送长安君作为人质,太后舍不得长安君成为人质。就有大臣触龙劝说:“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哉?”太后听了他的话觉得有理,同意送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10]这个故事中通过对话一问一答的形式,论述了什么才是对未成年人发展有利的爱?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迁就纵容。这就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时,要坚持严慈相济的原则,严慈相济的班级管理艺术要注重严而有度,爱而不宠。[11]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爱是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但是“爱”不是溺爱、不是纵容,要“爱而有度”,“严”不是严厉、不是苛刻,要“严而有格”。“无规矩,不成方圆”是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要对其进行规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12]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用教师的热情感染学习者,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为了他们更好的发展。要密切关注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恰当的帮助,以助其顺利度过难关。但是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当有不正确观念以及不恰当行为时,要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处理好“严”与“慈”的平衡,在教学中施展高超的教学艺术,严慈相济,相得益彰,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感情上乐于接受教师的管理教育,促成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能够独自面对困难与挑战的。针对我国一段时期的特殊历史原因,存在着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的社会现象,与溺爱伴随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面对挑战与挫折的承受能力差。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现代教育工作者要基于时代变迁对学生提出的挑战,陶冶学生面对困难的心理品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面临挑战时从容应对,不断成长。此外,也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联系沟通,对学生的教育要发挥家校联系的长处,对学生施加方向统一的教育,这样才能收到巨大的教育成果。
三、《资治通鉴》中的人才观对当今教育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论述发现,因材施教、立德树人和严慈相济的教育教学思想在当今教育教学中仍有现实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立德树人和严慈相济的教育教学理念。虽然《资治通鉴》反映了不同朝代具有的选官用人及育才的要求与思想,但都未能摆脱时代的局限性。因此,要求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在继承的基础上,面对现代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些优势和挑戰,为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加入新的内涵,使宝贵的传统教育教学思想重新焕发生机。此外,在继承优秀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教育教学的独立性,教育教学的发展要遵循其科学理论,要勇于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为培养具有正确价值理念和社会行为的社会公民做出应有贡献。
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加之各领域的教育教学思想高度空前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一线教师、各界专家和网络技术人员可以进行通力合作,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引下利用快速发展的教学技术为学习者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与协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学习特色和学习风格,形成高尚的道德品德,通过学习中遇到困难与解决困难的过程,培养坚忍不拔的个性品质。
随着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多项《纲要》《指南》等文件的颁布,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思想指引。但要想收到预期效果,相应的考核评价方式也要变革,如果只是教学目标等的变化,考核评价方式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的改革是很难取得实质性进步的。测试对实际教学存在很强的反驳作用,教育相关部门要重视测试的反驳作用,积极利用测试对教学的反驳作用,引导教育教学向目标方向前进。此外,在制定评定指标时,尽可能采用内部评价加外部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系统客观的制定教学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 刘后滨. 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的背景[J].文史天地, 2014(08)18-22.
[2] 顾明远.《资治通鉴》中的教育故事[J].中国教师, 2018(05)114-117.
[3] 钱丹. CET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驳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252-253.
[4] 司马光. 资治通鉴:第3册[M].长沙:岳麓书社, 2017.506-507.
[5] 丁蕙. 教师期望效应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社会科学论坛, 2014(06)237-242.
[6] 司马光. 资治通鉴(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 1956.14.
[7] 檀传宝. 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J].全球教育展望, 2001(06)9-14.
[8] 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9] 邱开金.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路该怎样走[N]. 中国教育报,2017-03-21(010).
[10] 司马光. 资治通鉴(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 1956.163-164.
[11] 孙树霞,汪桂庆. 严慈相济的班级管理艺术研究[J].成才之路, 2018(07)100.
[12] 赵红伟.浅谈如何严爱相济地进行中学班级管理工作[J].内蒙古教育,2016(35)6.
【作者简介】
赵煜君(1996.02—)女,汉族,山西长治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和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