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郭志滨 洪伟 金少良/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成果完成者: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其他成果持有人: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寻根、固本、筑基工程。但当前中小学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方式僵化,未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二是浮于表面,未能深刻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并在以古鉴今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模仿与复古。
在课程改革进程中,各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呈现出繁荣景象。但在具体操作中面临如下困境:在课程定位上,综合实践课程相对于学科课程往往被边缘化处理;在课程开发中,在强调活动化的同时,缺乏课程性思考与整体设计;在课程实施中,未能引发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课程资源单一、师资培训缺位也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
当前,越来越多的功利性目标被加之于学校和学生身上,使得道德教育的空间不断被知识学习挤压,导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薄、价值观的错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育人工作,在课程转型中寻求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贯彻始终。
为有效破解上述问题,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秉承“无边界”课程理念,拓宽课程存在场域、创新课程开发模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课程营养,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进行基于博物馆资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开发。
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是我国最高的历史文化的艺术殿堂。国博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习俗、民族精神、古代科技、古代艺术以及礼仪典范等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组建了由文物专家、国博讲解员、学校教师、课程专家组成的15个课程研发共同体,带动学校二百余名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精心挑选合适的文物展品,筛选大量的文物资料,使其转化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课程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是本研究的核心成果。“博”指向视野开放、胸襟广博,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真实世界都是课程的实施场域。“悟”指向思维的拓展与思想的深刻,倡导学生在感悟、体悟和领悟中开展综合学习,从而真正获得文化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可以说,该课程在外部打破时间、空间、内容、人际的边界,在内部突破学生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边界,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真实发生,让课程的“无边界”拓展生命的无限可能,夯实学生终身发展的根基。
1.课程目标——开放性
课程目标设置上,该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和素养生成。具体如下:
(1)知道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文化内涵。
(2)能够利用文物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提升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等,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
图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体系
(3)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
2.课程框架——系统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包括“漫步国博”与“博悟之旅”两大系列,配套学生教材、教师指导用书共计出版28册(见图1)。
(1)《漫步国博》系列课程框架结构
《漫步国博》系列课程定位于“走出去”,即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进行探究学习。课程内容设置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分为说文解字、服饰礼仪、美食美器和音乐辞戏四个主题,并按“工具性→功能性→工艺性→文化性”的学习脉络层层递进。该系列课程把博物馆里一件件冷冰冰的文物生活化,让它们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贴合,赋予博物馆课程一种生命力。
(2)《博悟之旅》系列课程框架
《博悟之旅》系列课程定位于“引进来”,即将博物馆资源引入日常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孩子在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中无痕对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系列从全国博物馆精选五百余件珍贵文物,依据“创造、尊重、责任、生命、规则”,即学校所倡导的“五大意识”,形成150个教学主题。这些主题在编写时都遵循“个人”“社会”“国家”三个维度层层递进,从不同的角度剖析文物背后的内涵故事,紧紧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3.课程内容——民族性
“博悟课程”在内容与资源构建上,以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展陈为主,以北京地区各个博物馆为辅,同时链接全国各大博物馆的展品资源,涵盖了民族精神、民族信仰、民族尊严、民族自信、民族智慧、民族艺术等诸多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具备了坚定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认同。
4.课程实施——综合性
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学校根据各学科现有的课时计划,计算出每学期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开设博物馆课程的课时总数,并根据各年级的具体课时数进行全校的课表套排。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整合了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舞蹈、体育、品生、品社、劳技、信息、综实等小学阶段的12门学科。
为进一步突破学科边界,学校将“博悟课程”内容与国家课程进行一一对接,并梳理成二者的对接表,突破了教学单线育人的局面,改变了知识割裂性的教学传统状态。此外,我们尝试跨学科的同课异构,相同的主题,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别进行教学设计,寻求共性与异性,重新整合凝练,再进行课堂实施,从而开启学生多元化思考、多维度学习的通道。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必然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天然场所和重要源泉。在“博悟课程”中,学生首先基于文物资源背后的丰富信息进行价值认知,然后在多样的课堂活动中与文物进行“会晤”与对话,获得真实的“价值体验”,懂得“物为匠造、宝以人传、神以人继、业以人承”的道理,进而在体悟、渐悟、趣悟、顿悟、领悟、品悟、感悟、敬悟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中实现指向行动自觉的“价值养成”。
相对于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在课程中引入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挖掘文物背后蕴含的价值追求,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创新,呈现出如下特点:
1.价值观准则的形象化
得益于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引入,核心价值观的24字准则在我们的课堂里鲜活起来,国家博物馆中关于国家历史发展的基本陈列成为学生们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重要载体,文物所隐含的价值指向是学生感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具体参照,器物背后的动人故事是学生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的文化依据。
图2:“博悟课堂”理论模型
2.价值观教育的活动化
价值观教育应避免单纯的规则说教和灌输,而应寓教育于多样化的活动之中,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知和领悟,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因此,学校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中,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表达、交流、动手体验等多种方式加深他们对个体与群体、民族与国家、历史与艺术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掌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形成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人文情怀。
3.价值观养成的持续化
受小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特点的限制,学生所形成的价值观具有易波动、不稳定的特点,因此价值观教育存在于人的生命全过程,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学校教育属于阶段性教育,博物馆资源则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并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可持续的学习方式,充分满足了价值观养成的持续化需求。我们鼓励学生在课下走进博物馆继续探究课堂上的相关问题,养成利用博物馆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在课程中形成的利用社会资源自觉开展学习的生命状态,将会使其一生受益。
“博悟课程”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支持系统、以博物馆资源为依托的“博悟课堂”模型(见图2)。该模型不仅仅是技术性的改变,更是关于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的教育哲学的变革,是一个理念、行为、工具的综合体。
1.“博悟课堂”的理论架构
“博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占据着课堂的中央。学习行为关键要素可聚焦为博悟、思维、对话、表达、笃行五个环节。五个环节并非一个线性的机械过程,而是一个可循环、可跳跃的开放进程。“博悟”是课堂的逻辑起点,指向学习的真实性,倡导学生依托博物馆资源进行博览与体悟。“思维”是课堂的理性基础,指向学习的深度性,倡导学生将认知放置于中华历史发展长河,通过系统思维与历史思维让学习深度化。“对话”是课堂的中心环节,指向学习的互动性,倡导学生与世界、与他人、与自我进行立体多维的互动与对话。“表达”是课堂的标志行为,指向学习的创新性,鼓励学生将已内化的认知进行多种形式的、富有创意的发布和共享。“笃行”是课堂的价值旨归,指向学习的实践性,从而实现“学思知行”的统一。
“博悟课堂”中,教师的教是学生学习的有力支撑。教师在课堂实施中,一是要体现“价值导向”,打破德育与智育分离的二元论,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育人价值。二是要进行“边界融合”,在博物馆资源的支持下,进一步打破学科边界、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边界,促使人的整体成长。三是要进行“文化重构”,转变以控制和灌输为特征的传统课堂,倡导凸显民主、和谐、自主的“对话型课堂文化”,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四是要进行“反思评价”,从注重显性知识考核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和学科能力提升,从以单次书面考核为主转向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
在博物馆课程“音乐实验室”探寻中国打击乐器发展脉络
2.“博悟课堂”的实施路径
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我们归纳梳理了六种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新路径,并直接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字词溯源。学生开展自主探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根据文物器形、用途、制作工艺的了解还原文字或者是词语的本意,从而获得对文物的认识与了解。该路径指向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形成。
猜想实证。即学生通过观察文物上的有效信息,进行大胆猜想,并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验证或推翻自己的猜想,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新知。该路径指向学生科学精神即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素养的形成。
模拟感悟。即学生通过模拟表演,展开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无论成功与否,都要鼓励学生思考与交流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悟祖先的伟大以及他们的聪明智慧。该路径指向学生实践创新、学会学习等素养的形成。
摹写创作。学生通过多种摹写活动,自主发现问题,与同伴达成共识,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融汇在文物之中的艺术内涵、文化内涵、思想内涵、精神内涵等信息,感悟古人凝聚在文物中的无限智慧。该路径指向学生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等素养的形成。
劳作识技。学生通过了解文物的制作技法,尝试进行模拟制作,在劳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优秀手工技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该路径指向学生实践创新、健康生活等素养的形成。
类比寻规。引导学生对同一学习主题下的多个文物按照历史进程进行自主探究,使之获得完整的信息链条,从而在历史发展脉络中发现文物所蕴含的价值追求。该路径指向学生科学精神、学会学习等素养的形成。
“博悟课程”从学生立场出发,重新思考“学习如何发生”这一命题。在一件件国宝构建的广阔时空里,孩子们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放置于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从中寻找到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归属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与自觉。同时,“博悟课程”打破学科边界,以主题探究的方式,实现由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得到生长与强化。
课程研发带来教师领导力的持续提升。课程开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老师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实施、完成课程评估。这一过程让老师能够站在整个课程架构与课程价值的高度,对教学工作有了全新的认知和定位,让老师真正成为在实践中反思与智慧生成的“教育家”。
以博物馆、科技馆为代表的场馆资源进入各学科教师的课程开发视野,使得国家课程在无边界的课程场域中得以有效落实。“博悟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观念与课程开发路径影响了学校整体的课程建设工作。共计二百余名教师参与了课程的研发,使该项目成为学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助推器”。在该课程的引领下,以“博物+”“艺术+”“服务+”“创意+”为主体的品牌课程群,共同勾画了学校的“无边界”课程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