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翥远,张青云
(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近几年来,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人们对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建设策略、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研讨也在不断深入.东莞市从2010年开始设立名师工作室,十年来,随着我们不断地探索优化,对名师工作室的价值理解和建设管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东莞特色的实践案例.
名师工作室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大家会说,当然是为了培养优秀教师.这当然没错,但在我们东莞,名师工作室的意义还不止如此.
(1)东莞是一座新兴的城市,1988年建市.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发,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定位于大湾区的国际先进制造名城,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2)东莞人口结构倒挂现象突出.据2017年年底调查统计,东莞市常住人口834.25万人,而本地户籍人口仅211.31万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特别多,全市32个镇街和1个国家级开发园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中,非莞户籍有8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79%.
(3)教育规模持续增长.近五年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增加328所,年均55所,年均增幅3.3%.就读学生累计增长29万人,年均4.83万人,年均增幅3.2%.
(4)教育结构特殊.东莞全市共有近1 800多所学校,其中,民办学校占总数的70%.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为66.7万人,占学生总数的63.5%.虽然东莞连续多年中、高考成绩位居全省前列,但在民办学校,绝大多数是低收费的民办学校,师资水平普遍不高,民办教育质量总体偏低.
在这种地域背景下,为了服务于东莞经济建设,促进东莞教育的更高水平发展,东莞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受到最适合的教育”的东莞教育理念,坚持“公平、均衡、优质、创新、共享”的价值取向,打造东莞“慧教育”,在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在原有名师工作室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健全管理机制,以进一步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并利用名师工作室平台,把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传递到民办学校,让低收费的民办学校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先进的学习方式,促进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全市的教育均衡和公平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具体举措是由教育局统筹,从行政层面上强化名师工作室的外部保障机制.外部保障机制是名师工作室得以运行的基础,主要表现在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政策支持等三个方面.
(1)组织保障:名师工作室由东莞市教育局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管,负责工作室的建立、人员的选拔、日常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等工作.例如,具体要求工作室招收的跟岗学员不能超过15人,其中必须有2人来自于民办学校等.
(2)经费保障:由市财政拨付专项研究经费,每室每年3万元,支持工作室所在镇街学校按1∶1配套.省工作室由省财政划拨专项活动经费.结合工作室年度考核成绩,对合格的工作室主持人发放相应的特殊津贴.
(3)政策保障:下发针对工作室的专门文件,对工作室主持人、学员所在学校职责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建立健全全市教师专业成长阶梯工程(如图1).
图1
虽然名师工作室作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很火热,但名师工作室也绝不是万能的良药.在名师工作室十年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仅仅只从行政上提供强有力的外部保障还不行,从专业上激发名师工作室的内部活力,建立起适合每个工作室特点的专业领域内的运行机制才是保证名师工作室整体高效运行的关键.目前东莞初中现有广东省名师工作室3个,东莞市名师工作室5个,镇街名师工作室8个,入室学员共计200人.为了保证名师工作室良性健康的发展,我们尝试构建初中数学“工作室+”区域融合联动教研模式.
(1)尺码相同的名师工作室联盟——工作室A+B
名师工作室是集教学、研究和培训于一体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但单一的工作室客观上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从而影响到名师工作室培养目标的达成.所以,我们构想改变某个名师工作室单一运行的形式,让更多“尺码相同”的名师工作室找朋友,结成联盟共谋发展.例如,广东省张青云名师工作室与蔡映红名师工作室形成“彩云结盟”,经常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2)不同层次的名师工作室联动——工作室A+a
随着名师工作室的数量增多,层次也丰富起来,为了加强不同层次的名师工作室的相互交流,发挥更高层次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构想,让不同层次的名师工作室联动融合——即通过活动牵引联合行动.例如,省级和市级工作室一起活动,小学和初中工作室一起衔接研讨,对于省级和市级为同一主持人的,采取二级学员整体分组,达成完美融合.
(3)名师工作室与研修项目融合——工作室+x
名师工作室在开展教学、研究与培训时,需要通过承担一些研修项目,来实现工作室的研究价值,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实现工作室与项目的深度融合,凝炼形成工作室的特色.
我们以1990年美国教授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提出的“五要素”管理技巧为理论指导,构建“工作室+”区域融合联动教研模式的五要素: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各名师工作室,围绕这五要素建章立制,形成既有东莞区域共性,又有工作室个性特色的理论融合.
广东省张青云名师工作室,把工作室定位于有共同爱好和追求的“蜂房”共同体,以“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作为立室理念,相信每一个人都潜力无限,像璞玉一样,以当下为起点,经过成员个体和蜂友持续不断地努力,就会玉琢成器,实现生命有节奏地生长,超越自己.工作室主持人张青云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像进行教学设计一样,制订工作室学员三年成长规划、工作室学员评价方案等.
广东省蔡映红名师工作室把工作室定位为优秀教师培养的孵化器、名师展示的舞台、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学习共同体,以“追寻梦想不停歇,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工作室理念,让工作室的研修实现“五有”:有培养目标、有管理制度、有培养内容、有研修设计、有特色创新,实现成人达己.
广东省余再超名师工作室致力于打造成广东省初中数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初中数学教师合作互动、交流分享的平台,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以“三人行,有我师,能远行,能成器”为工作室的理念.
在教育局教研室的统筹指导下,建立了“工作室+”区域融合联动教研模式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如图2~图4),并围绕问题主题,以线上网络研讨与线下教研指导两条路径展开.
图2
图3
图4
(1)求同存异.虽说“工作室+”区域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差异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如各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成员组成情况等.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差异,在工作室的建设过程中,对待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我们采用“求同存异”的原则,一方面,尊重每个工作室的具体做法、每个成员的看法;另一方面,努力寻求共同之处,找出一个最满意的解决办法.
(2)抓大放小.“工作室+”区域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学术价值取向而组成的一个学术团体.工作过程中突出研究重点,抓住发展的主要问题,重视工作室之间的分享与交流,重视各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方向,而不在一些具体工作、细节上做过多纠缠.
(3)均衡分布.通过区域协调,从市级层面统筹各项活动,以保证数学教研在地域分布上的均衡,在密度上的均匀,在效果上的高品质.
(4)室内分组.在各工作室内部,为了提高工作室成员之间交流研讨的效率,我们特别注重分组,在小组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提倡开展做小活动,开展小组内说课、上课、评课三环节接龙教研活动,以增加学员登台表达、与小组伙伴共享共研的机会.
良好的运行机制,完整的内部结构,是保证工作室有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研修活动,是达成工作室培养目标的关键点.我们的“工作室+”区域融合联动教研模式,是在近十年的名师工作室管理机制的经验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
东莞的“莞式慕课”是东莞为了破解东莞教育目前的困境,突破教育均衡挑战的举措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优质精品资源.我们组织各工作室的核心团队,集中研发教学精品微课资源.我们统一微课资源标准,从内容设置、资源类型、字体格式等方面一一规范操作,力求使所建资源达到全覆盖、系列化、课程化、精品化.先后经过二轮的迭代,目前已开发出完整的初中数学微课资源、课后练习共321课时,实现了初中数学知识内容体系的全覆盖.
在研发这些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对教材的理解、对技术的运用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研制的过程不仅成就了众多的民办学校,而且也成就了工作室参与研修的成员,使他们的专业水平有了更大的提升.
在建设精品资源的同时,我们通过多种手段,将所建的资源应用推广于教育教学之中,使资源不仅建得好,而且用得更好,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优化资源库.每学期,各名师工作室都要分片区推进,分别开展“慧教育、慧资源、慧应用”的主题研修活动,通过双师教学、到薄弱学校上示范课、做专题讲座等形式,切实提升民办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民办学校教学质量.
各名师工作室要参与东莞“名师课堂”建设项目,利用东莞学堂网络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学生利用电脑或手机客户端在线听课并实时交流.东莞在线名师课堂旨在发挥名师价值,汇集全市优秀师资,在周末或假期开设面向初中数学学科的专题课程.
同时,我们的公办学校也在其中,承担了引领薄弱学校的同时,自身的办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参与这些工作的同时,各个名师工作室也在全市范围内发挥了更大的辐射引领作用,从而变得更有影响力.
什么是优秀教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梳理很多名师的成长路径,我们发现一个新时代的优秀教师应当包含有如下六大特质要素:热爱教育、致力于教育的情怀;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坚持不懈的学习进取心;自觉的反思写作习惯;不断产出的研究成果;较强的社交活跃度和沟通能力.我们以此作为“工作室+”区域融合联动教研模式实践中对教师的期许.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不断优化发展这种教研模式,以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