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绪明 宁家静
文莱是东南亚人口最少的国家,截至2016年,文莱人口为42.26万。其中马来人占65.7%,华人占10.3%。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汉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1]马来族是其主体民族,华族是第二大民族,华人人数相对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属于较少的。华人移民文莱史,可追溯到明朝时期。早期文莱的华文教育主要以私塾、书院为主,直到1918年才建立了第一所华校——育才学校,1922年改名为文莱中华中学,该校也是文莱现今最大的华校。[2]这是文莱近代华文教育的开端。文莱华文学校的规模虽不算大,但发展较平稳,主要集中在8所华校中。20世纪60年代,政府不再给华校提供补贴,华校数量有所减少。20世纪80年代,政府提出“双语政策”后,汉语在华校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文莱与中国各方面的合作增多,学习汉语的人数也随之有所增加。但华文教育并未纳入文莱国民教育体系,华校颁发的学历证明也未被政府所承认。文莱也是东盟十国中唯一没有开设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国家。因此分析文莱的汉语传播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对于促进汉语在文莱的发展与传播,是非常必要的。
近代以来,汉语在文莱的传播按照语言及其教育政策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英国统治阶段(1906—1959年),文莱自治阶段(1959—1983年)、文莱独立阶段(1984年至今)。
文莱 1906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英国统治阶段,政府允许开设华校,并提供部分补助。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南亚华人华侨受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影响,办学热情高涨。与此同时,民国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等一系列鼓励海外华人华社创办华校的政策,使东南亚各国华文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3]二战期间,由于日本对文莱的破坏性统治,华文教育受到严重摧残,文莱中华中学、马来奕中华中学等学校在此期间一度停办。二战结束后,文莱重新成为“英保国”,华校乘势复办。1954年,文莱政府发表了《伍德海教育调查报告书》,其中的“华文中小学教育修正政策”规定:政府有权指派学校一半董事(限于华人),并可指定学校董事会主席;课程设置须经政府批准,华文学校的课程可特别注重中华语文及文化;教育部长有权规定各校班级的种类、数目、人数,以及学费的数额,有权管理教员的任免及调动;教职员的待遇应依照公务员薪级;如本地或邻近有师资训练机构,政府当负责训练本土华人教师,或遴派赴英或英属地区学校加以训练;如学校董事会有意接受英校同等课程的中文课本,政府当无偿提供教学用具及设备;政府选派马来语教师教授日用马来语;政府教育咨询委员会应有华人代表;对拒绝上列条件的华校,政府不能给予津贴。此外,从1956年起,政府每年补助华校的经费,最高不得超过其常年经费的半数。[4]920世纪50年代,华校的数量一度达到了120多所。此阶段的华文学校教学媒介语为汉语,除马来语、英语课程外,基本用汉语授课。
1959年文莱获得自治权。同年政府颁布了第一部也是至今唯一的一部宪法,其第82条规定以马来语为官方语言。自1956年1月,文莱政府实施华校津贴制度,规定行政经费、教职工薪资、教具与仪器购置费及大规模修建费用,政府与华校董事会各承担一半。同时免费供应学生午餐,不过两年后取消午餐改为茶点。但该津贴制度于1969年停止。[4]9得益于政府的津贴制度,许多华校在此阶段扩大了规模,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政府停止发放津贴补助后,一些华校办学开始出现困难,马来奕中华学校不得不通过减少教师薪金来维持学校运转。1973年,文莱教育部依据《1972年文莱教育报告书》要求华文学校将小学或小学部,转变为国民小学,并规定马来语为中小学教学媒介语,实行9年教育制度。[5]
1984年文莱独立后收回了教育主管权,开始创办高等教育学校,并颁布了《文莱1984年教育政策》,即双语教育政策,规定小学必须将马来语和英语作为必修课,汉语可作为教学语言;中学大部分课程必须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6]自此,汉语教学在华校中的地位由第一语言教学变为第二语言教学。双语政策实施之后,文莱华校生的课程安排、教学媒介语,特别是华文课程的课时总数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莱人少国富,政府对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甚至包括留学费用,但私立学校的费用仍需自己负担。
直到1991年中国政府与文莱正式建交,文莱的汉语学习人数才有所增加,华文教育事业也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近些年来,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文莱出现了“汉语热”。
文莱并未把华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至今也未成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但近年来,中文两国的交往日益频繁,文莱政府开始重视汉语教学,施行了在国民中学开设汉语选修课的政策,并已着手组织教师编写汉语选修课的教学大纲。文莱的汉语教育平台或传播媒介主要有:
在现代华文教育施行之前,文莱甚至整个东南亚的华人教育模式都是以私塾和义学为主。这一时期的华文教育虽然只处于萌芽状态,但同样担当了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也对日后文莱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战后,由于文莱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迅速发展,华人华侨的数量也迅速增长,这也是文莱华校快速发展的时期。
文莱华人办学历史较早,但截至目前仅8所华校,且都是中学或小学层次的私立学校。[7]2308所华校分别是文莱中华中学(也称为婆罗乃中华中学,拥有小学部,位于斯里巴加湾市)、马来奕中华中学、诗里亚中正学校等3所中学;都东中华学校、九汀中华学校、那威中华学校、淡布廊培育小学、双溪岭中岭小学等5所小学。
文莱中华中学是建校最早、规模最大的非营利性私立华校,最开始只有几十人,现有在校生3 000余人,教职工240余人。学校设有幼儿园、小学部和中学部,不仅接收华裔学生,也接收非华裔学生。[6]中华学校虽未得到政府的拨款,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与支持,苏丹还亲自主持了学校的80周年和90周年的校庆。2010年,学生将汉语水平考试(HSK)作为小、初、高毕业班的必考科目。2012年,与中国燕京文化专科学校缔结为姐妹学校。[7]231马来奕中华中学是文莱第二大华校,1931年创校之初仅40余人,发展到现在已近1 000人,是一所拥有幼儿班、小学和初中的学校。2013年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缔结为姐妹学校。
文莱中小学华校教育具有以下办学特点:
1.三语并重
华文学校在教育上实行汉语、马来语和英语等三语并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五育并修的方针政策。早期华校采用的课本多为上海书局、商务印书馆、集成出版社以及中国台湾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教师多聘自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台湾等地,以汉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文莱独立后颁布新的教育政策,文莱华文教育的使命不只是传承中华文化,也开始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出路问题。[8]由于文莱在正式场合都使用马来语或者英语,华校结合国家教育政策,对自身的教育方针进行调整,增加了马来语和英语在课程中的比重。
2.宗教色彩浓厚
大多数文莱人包括王室成员都信奉伊斯兰教,文莱政府也支持和维护伊斯兰教的统治地位。1984年颁布的新政策规定,所有学校都必须加强伊斯兰教的教育课程。文莱每年都举办不同年龄层次、男女分别的古兰经朗读比赛。自1974年起,文莱教育部就规定每周周五不上课,以便信奉伊斯兰教的师生参加朝拜。
3.越来越多的非华裔子弟就读华校
越来越多的非华裔子弟进入华校就读,且大多数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汉语教育。这些非华裔子弟之所以会选择到华校来学习,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华校教学质量过硬,赢得了文莱非华人族群的信赖。[9]同时,家长们也来越认识到,学习汉语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益。
文莱的高校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第一所大学,也是文莱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文莱达鲁萨兰大学建于1985年,2001年成立了语言中心,主要是教英语,但也开设了其他语言选修课,其中包括汉语。[10]但除文莱达鲁萨兰大学外,其他3所高校(文莱理工大学、拉希达护理学院、文莱古兰经学院)都没有开设中文专业,或者汉语选修课。
文莱的华人数量较少,并没有独立创办中文报刊,中文报纸由国外进口。目前有三家马来西亚的中文日报《联合日报》、《诗华日报》和《星洲日报》设有文莱新闻版。《联合日报》是2004年《美里日报》与《中华日报》合并的产物,每日发行量逾4万份,现为文莱境内销量最大的中文报。《星洲日报》创刊于1929年,一直为马来的华人社会服务,现在也在文莱发行。这些中文报刊的发行既给华人华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也是华人互相联系的纽带。
文莱广播电台创建于1957年,拥有两个广播网,一个用马来语和方言进行广播,另一个用英语和汉语进行广播,其中英语和汉语的广播时长分别为7小时和5.5小时。自2001年起,广播电台还推出了网上广播。目前,文莱的广播电台以5个频段向国内外播出,其中广播二套为精选频道,采用英语和汉语等语种,以休闲娱乐节目为主。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和沿线国家,以及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创造了大量机会。“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语言铺路搭桥,汉语传播在“语言铺路”中正在并越来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给汉语的境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中国和文莱在经济贸易、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合作逐渐增多,汉语在文莱的传播也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
2014年文莱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签署合作备忘录,随后共同搭建了“文莱—广西经济走廊”,意在利用双方各自优势资源,推动双方在种养业、食品与药品生产加工、交通物流、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强两地互联互通建设。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4年中资企业在文莱新签合同额达1 541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 822万美元。近年来中方承建的大型工程有文莱德里赛—鲁木高速公路、乌鲁—都东水坝、文莱大摩拉岛大桥等,[11]2018年5月29日,文莱首座跨海大桥文莱大摩拉岛大桥通车。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双边贸易额达10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其中,中国出口6.5亿美元,同比增长26.8%;进口3.5亿美元,同比增长58.8%。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当年中国对文莱直接投资流量7 136万美元。截至2017年末,中国对文莱直接投资存量2.21亿美元。[12]42大量、频繁、高额的经贸往来必然带来人文交流,语通才能心通,无论是经贸还是人文交流,都需要大量的语言人才,这为文莱的汉语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目前中文双方的主要合作方式是邀请文莱政府官员及专业技术人员赴华参加多边援外培训班或研讨会,以及我国向文莱派遣青年志愿者。2012年12月,由商务部和团中央共同派出的第一期23名青年志愿者抵文,在文莱大学、体育学校等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服务。2015年8月,第二期10名青年志愿者抵文,在文莱大学的医学、会计、中文等学科领域从事辅助教学、科研等工作。2016年,中文两国首次开展双边援外培训合作,由福建省外经贸干部培训学院同文莱公务员学院合作承办一期“文莱国家公务员研修班”,同文莱财政部合作组织一期“文莱人力资源管理研修班”。2017年,同文莱初级资源与旅游部合作组织第一个在文莱执行的中文双边人力资源合作培训班“文莱杂交水稻增产技术支持海外培训班”。[12]44为了更好地满足文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支持中国企业对文莱的经贸合作,未来双方会继续加大合作力度,扩大合作规模。受训人员汉语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受训效果,因而,对各领域精通汉语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大,对汉语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必将促进汉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013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文莱,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决定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加强海上合作。2015年底建成的东盟经济共同体(AEC)形成一个6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商品、资本、人员在东盟各国的自由流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在2018年有了重大进展。文莱作为上述各类自贸区成员,经济发展空间得到极大扩展。2017年9月,文莱苏丹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后,两国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清真食品、农渔业、数字经济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了合作,并签署了两国“一带一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12]4政府间合作为文莱的汉语传播夯实了政策基础。
王建勤曾指出,语言传播不是通过语言本身来传播的,语言传播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顺势而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机遇面前,汉语国际传播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与产业合作相结合,借力发展。[13]为了两国合作项目能顺利开展,汉语的作用不可小觑,“一带一路”建设给文莱汉语传播带来了新机遇。不仅给精通汉语的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工作待遇,还提升了汉语在文莱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促使文莱政府出台更多政策以提高汉语的传播速度和质量。
“一带一路”建设在给文莱的汉语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这种挑战更加凸显了文莱的汉语传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汉语教育仍未纳入文莱国民教育体系,华校数量较少,且其他学校也很少开设汉语选修课,大多数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在学校里接受汉语教育的机会。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已开设有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开设数量多的国家如泰国已达36所,而文莱至今1所也没有。面对“一带一路”框架内中文间广泛合作带来的对汉语人才旺盛的需求,文莱的汉语教育任重而道远。
中文合作开展的基础建设工程数量较大,难度颇高。要顺利完成这些合作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人力上,不仅需要文莱有精通汉语的人才,还需要中国精通马来语的人才。随着中文合作项目的推进和增加,汉语复合型人才数量将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
文莱的教育经费一直占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的10%以上,官办学校的一切费用均由政府拨款,自1969年政府停止对华校提供津贴补助之后,华校的办学经费完全依靠自己解决。华校的经费来源除了依靠学生学费之外,其他部分是油田公司、社会团体及慈善人士尤其是华人华侨的热心捐助。文莱中华中学的校舍是社会人士捐建的。马来奕中华中学还曾通过酌减教师薪金等办法来应对津贴不足的困境。由于社会各界捐助的资金来源不够稳定,导致各个华校在修建新校舍、更新教学设备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方面常常陷于无计可施的困境。
目前文莱华校使用的华文教材来源主要有三:一是海外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教材——《中文》(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组织编写);二是由新加坡教育部编写的《华文》系列教材;三是由新加坡和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的《学华文step by step》系列教材。虽然针对华裔和非华裔学生使用不同的教材,但是这些教材和文莱华文教学情况无法紧密切合。[14]《华文》系列教材是根据2002年新加坡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华文课程标准》而编写出版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华裔学生,以及部分华文水平较高的非华裔学生。教材内容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但这套系列教材词汇量大、课文长,不能符合目前文莱华裔学生水平较新加坡华裔学生水平普遍偏低的现实;《中文》系列教材主要是为西方文化背景学生编写的,供非华裔学生使用的,而文莱学生为东方文化背景,对书中的文化知识内容也难以产生共鸣;《学华文step by step》系列教材目标人群是华文水平较差的高中华裔学生。可见,文莱目前急需一套适应自身情况的本土化汉语教材,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缺乏已明显影响着汉语在文莱的传播。
文莱华校的师资一般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南部的移民,其中马来西亚教师占大多数。[15]据中国汉办志愿者文安东2014年的调查显示:文莱华文教师总量较少,本土专业教师匮乏,马来西亚的华文教师有许多非中文相关专业出身,华校教师整体学历偏低,且老龄化严重;没有来自政府的拨款资助,华校教师薪金待遇提升困难,年轻华文教师流动性较大;还有一些年长教师仍在用繁体字教学,导致一些学生对简体字、繁体字产生混淆。[14]有些学历高的教师又缺乏汉语教学的专业训练与教学实践。
在当今的东南亚社会,英语仍具有压倒性优势。[16]文莱中华中学和马来奕中华中学是文莱最大的华校,学生人数较多,但其他华校,尤其是乡村华校,人数日愈减少。一是由于年轻一代华人倾向于向城市发展,二是年轻一代华人出于政治、经济、就业等利益因素考虑,不再让子女上华校,而是让子女到英校或者本土政府学校就读。2010年文莱开设了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除文莱中华学校将其设置为毕业班必考科目外,其他华校报考人数少。如第二大华校马来奕中华中学总共1 000多名学生,2014年却仅有14名学生报考HSK。[13]学生对HSK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反映了华校对HSK的宣传力度不到位,一方面也体现出文莱社会对华文的重视度不够。
文莱华校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没有来自政府的经费支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文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合作交流都不断增加,对精通汉语的人才需求与日俱增,虽然文莱政府已逐渐认识到汉语教育对开展中文经贸合作的重要性,但还未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鉴于此,文莱华文教育界应积极主动争取文莱政府的经费补助,可提出华校专题项目经费申请或者活动经费申请等;华校应尽可能地去争取已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中文两国的地方政府捐资助学,如通过签订人才合作协议,将华校毕业生送到中国合作城市留学,同时协助中国和文莱各自的地方政府开展一些合作活动;华校还可以通过为企业活动提供人才服务,争取中文合资企业的捐款。
华校要多开展文化活动,借此来促进当地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可。如文莱中华学校自1996年以来举办的“华文周”活动,就利用中国特色节假日(如春节等)搞文化活动,如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等,邀请学生家长、政府官员、社会团体及各界人士参加,这样既可共享节日氛围,还可借此加深其对中国文化特色的了解,进而宣传华文教育。
华校可积极寻求与中国学校的合作,与中国的中小学结成姊妹校,通过互动交流,既可以借鉴中国学校的教学与管理经验,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又可通过夏令营冬令营活动,让两国孩子在一起互相深入交流学习,建立和增进异国友谊,从而,让文莱的孩子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喜欢中国,由对人、对物、对文化的好奇和喜爱,转化为对中国和汉语的喜欢。这些孩子回到国内,就是华校的活广告。
缺乏本土汉语教材已成为文莱汉语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文莱是个富裕的国家,教育经费充足。华校可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寻求合作机会共同编写符合文莱国情、历史、社会现状等情况的汉语教材。
本土化的关键在于:“要符合本土学习者的需求,贴近本土人的思维、文化、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使教材有本土元素和地方特色。”[17]组建专家团队,由当地教师与中国专家一起编写汉语教材,这样既能发挥本土教师熟悉当地生活、思维习惯的优势,又能保证使用地道汉语,从而共同开发出符合文莱国情,兼顾文莱学生兴趣和爱好的本土化教材。华校是这项工作的主体单位。编写本土汉语教材时还要注意:(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编写和选用教材的原则是:交际性、针对性和系统性[18];(2)照顾华裔学生与非华裔学生将汉语作为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的不同特点;(3)教材要针对文莱学生的特点,关注其心态和情感价值观;(4)可参考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教材,但不能完全照搬,要与国情、学习体制等相符;(5)综合性教材的形式要多样化。
师资是华文教育的“三教”问题之一,教师水平对华文教育的影响不可小觑。培养高素质的本土教师才是解决师资问题的根本途径。自2009年起,中国汉办开始向文莱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此举虽能从一定程度上给当地华校带去新鲜的血液,但从长远看,以专业化的方式进行师范教育、定向培养本土学历生并将其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才是解决海外汉语师资问题的必由之路。针对文莱华校师资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文莱本土教师培养可采用如下应对方法:(1)鼓励当地学生参加HSK考试或到中国留学进修,从中选拔一批优秀者充实到汉语教师队伍中,同时文莱政府的政策也要对留学后回国任教人员有所倾斜;(2)选派在职教师在假期到中国进修学习、参加研讨会等;(3)华校联合起来举办在职教师研习班;(4)参加汉语远程网络培训。在职教师除了要学习语言知识外,还要定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
东盟十国现除文莱外,其他国家均已建有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华校应加强与中国官方或民间教育机构、社团的联系,同时积极申请在华校建立孔子课堂,未来条件成熟可促成孔子学院的建立。借此既能得到汉办更多的资源共享与资助,也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度,同时吸引家长将孩子送到华校就读。
华校要发展壮大,必须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来完善和发展自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人文往来增加,汉语学习在沿线国家也逐渐升温,汉语教学的资源也日益丰富。随着华校非华裔学生的增多,华校也要更加努力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既要积极参加东南亚国家举办的汉语教学或华文教育研讨会,寻求区域合作,借鉴东盟其他国家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同时还可依托中国支持,通过与中国侨办合作,向国家汉办申请志愿者支援、教材捐赠,以及共享各种汉语教学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等途径,凸显其在汉语母语教育方面的优势,以谋求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进一步提升。
文莱的华人数量在东南亚较少,华文教育的发展也不如其他东盟国家快,但文莱从未出现过大规模排华事件,政府也未直接反对华校的开办与发展,文莱的华文教育总体而言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迅猛发展,文莱对华文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升,文莱政府将会给予华文教育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文莱华校、华人社团应该抓住这历史机遇,积极寻求中国政府及各界人士的支持,与文莱政府密切合作,本着传承汉语母语文化,服务文莱政府和社会,把文莱的汉语教育和汉语传播事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