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和
[摘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教师来说特别重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笔者总结出一些自己的经验,具体从课前准备、专心听讲、动脑多思、质疑问难、认真写作业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榜样;强化养成;生活情境;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养成关键在小学阶段,一旦形成特别难改变。数学学习习惯的好和坏,不但对学生的成绩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其以后的数学学习能力、性格发展,甚至对今后的工作都可能产生巨大而且深远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应面对的艰巨任务。
一、让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
作为一名教师,这样的情况经常遇到:当一节课下课铃声一响,总有很多学生第一时间冲出教室去操场上玩耍;当听到上课的音乐,方想起没上厕所,有时候教师在教室里要等好几分钟,学生才跚跚回到班级,然后就是在书包里翻找教材,甚至课都上到一半时还找不到这,找不到那,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学习时间,还跟不上教师讲课的思路,降低了学习知识的效率。例如,我所教过的一个学生小齐——聪明、思维快捷,就是好动,下课铃一响就马上冲出教室,去操场上玩各种活动,等到上课铃响才想起去厕所,回来后急急忙忙很久才进入学习状态,学习质量不高。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抓住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可塑性较大的特点,特意做了如下规定,帮助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
1.明确课前的准备规定
(1)将桌椅要摆放整齐;
(2)在桌子的右上角摆放本节课要用的书籍,在桌子的左上角摆放好文具;
(3)桌面上不放任何与上课无关的东西,如水杯、格尺、削笔刀、水彩笔等物品;
(4)上课之前要上好厕所、喝好水;
(5)听到上课铃声后室内要保持安静;
(6)在座位上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右手叠加放在左手上。
2.适时进行榜样教育
学生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材,在班级中树立“课前准备楷模”,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其他学生就会快速地融入到这个氛围中。
3.进行坚持不懈的训练与强化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当习惯还没有形成之前,就不可能主动地做到。我们要求学生养成某种好习惯时,需要不断强化记忆和训练,如要让学生做到物有定位,那么就需要不断地强化这个概念到学生的头脑里。同样,要让学生形成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也需要我们不断告诫学生每节课的课前要准备好,当这个概念逐渐在学生的心理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后,那么它就会变成一种好的养成习惯。例如,我们班的两名学生小博和小鹿,小博要强、学习好,小鹿学习较差,但两名同学十分要好,还是同桌。在班级每次举行活动和考试时,小博都能较好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小鹿则不行。每次活动或测试之后,我总是号召大家以小博为榜样,向他学习,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过小鹿,时间长了,坐在小博身边的小鹿默默地模仿小博,慢慢地也获得了老师的夸奖,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不可小觑。
4.及时表扬和鼓励
在学生有微小进步的时候,教师不要吝啬表扬和奖励,这样学生才会在正能量的带动下不断进步和成长。也是前面说过的小鹿同学,记得有一次班级小考,平时小鹿的成绩也就70分左右,可是这回考了81分,虽然不是很高,但是比他平时强了不少,虽然班级还有几名同学提高的辐度和他差不多,但在班级的考试总结会上我对小鹿的表扬特意多说了几句,当时的小鹿心里美滋滋的,头也比平时扬得高了一些,自信满满。果不其然,在以后的几次测试中,小鹿的数学成绩由期中测试的70分提高到了期末的95分。可见,教师的一句表扬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多么大的作用。
二、让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学生上课听课是否用心、认真,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为此要让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1.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让学生有认真听下去的动力。在准确与生动的同时,语调要高低起伏激情四溢,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一些笑话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记得我刚教学时,教一年级“认识6”的内容时,我死背教案,生搬硬套,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严肃,学习效果不好。下课后我好好地反思了一下自己,觉得是自己的语言缺少趣味,不能很好地调控课堂氛围。后来我又给另一个班的学生上这节课,创设了找学生买铅笔的情境,学生很是兴奋,很好地掌握了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2.紧扣教学目标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紧紧抓住教学目标,用简洁的话引入,让学生都能听明白,重要的、关键的、易错的地方一定要反复多说几遍,让学生倍加注意,慢慢养成上课注意听课的好习惯。
3.注意学生课堂上情绪的微小变化
教师要留意学生听课的各种表情,如果大多数学生对所讲知识反应不积极,教师就应及时调整内容和教学方式,如果有个别学生走神了,要及时运用语言或手势加以提醒。记得讲“认识6”时,讲到4+2=6时,我们班的小靖同学眉头紧锁,很是不解,这时我就走到她的身边问她,左手拿出4个手指,右边拿出2个手指,一共是几个手指?她说7个,我用自己的手指做示范,让她数一数,结果说出了6。所以,班级每个学生情绪上的微小变化,对于一节课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如果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情绪上的变化,就可能会让有的学生跟不上课堂节奏掉队。
三、让学生养成动脑多思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大脑的反复思考,才能够理解透彻和熟练运用。可以这么说,不经过深思熟滤的知识只是肤浅的、表象的知识。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和大脑的深加工,才能把教师讲授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
1.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听课时要求学生做到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思。如我前面讲一年级课程“认识6”时,刚开始时没有创设生活情境,生搬確套,强加记忆,那个班的效果就不好;反思后再教另一个班,创设了买铅笔的情境,给了学生2分钟思考的时间,再让其自己动手去验证,学生边看边做边思,结果自然生成。
2.形成抽象思维
要教会学生从题目中的图片、文字等材料中去分析、比较,进一步发展到自然生成出抽象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独立观察与引发思考能力。还以“认识6”为例,给出的材料是铅笔,与学生的生活相近,买6支铅笔时,学生拿出了2支铅笔、3支铅笔,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加以比较,引发思考,再加上2支铅笔就是7支了,7支铅笔比6支多,发现不对,可加上3支铅笔,3支比2支还多,数也应比7大,所以3支被淘汰,找小于2支的,只有1支了,一验证正好是6支,通过分析和比较,5+1=6生成。
四、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一定要养成质疑的习惯,只有对事物产生质疑,才能够产生逻辑的碰撞,才能够发现数学问题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在数学的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疑惑,有的学生成绩好善于质疑,能够通过请教老师或同学来解决自己不会的知识,有的学生遇到疑难就直接放弃了,这是不好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好习惯,首先,教师要发挥良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逐层分析教会学生怎样才能找到疑点。如讲过的“认识6”的内容,我提示学生:只有5+1=6吗?如果一名同学只有4支铅笔呢?另一名同学该加上几支呢?学生就会发现不一样,产生了疑问,接着会联想:如果拿3支铅笔呢?拿2支铅笔呢?拿1支铅笔呢?对于不同的疑问,产生不同的思考,寻求解答的办法。其次,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如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疑问,在他们没有解答以前,鼓励他们用自己的铅笔摆一摆,验证一下。
五、让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每天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对这一天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必要手段。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会使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也能够使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教师明确指出要完成作业的类型和具体要求。抓好质量关,养成书写工整,格式与步骤规范的好习惯。教师要培养学生检验答案的习惯。尤其是在数学计算题上,运用估算、验算等不同方法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在班级树立作业的榜样,对书写工整、字迹漂亮的作业一定要在班级内树立榜样,对那些敷衍抄袭的作业,要批评教育让学生按要求完成。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时间长久而又艰巨的工作。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学开始不断坚持,加强训练。在学生习惯养成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常引导,做到及时提醒,错误纠正,不断强化,严加训练,才能让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李双梅.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教學研究,2015,(13).
(责任编辑 付淑霞)